导语:今春三月下“桃花雪”,是异象吗?有啥预兆?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咋说。
导语:3月16日河南多地下起了暴雪,“三月桃花雪”在网上刷屏了,那么这是不是正常的现象?有啥预兆?
在我们的认知中,寒冬腊月下雪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如今早已经“数九”结束了(3月13日“出九”),老话说“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正常来说这个时候已经天气暖和,但是在我国河南西部地区却下起了大雪、暴雪,因降雪河南对部分交通实施管制,有网友戏称是不是“窦娥冤”?是不是天气出现了异常?
现代是讲科学的社会,一些带节奏的话我们可不要信,可以明确的说“三月下桃花雪”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我家在云南曲靖,在我的印象中:桃花盛开时下大雪已经发生很多次,像去年在2月23号我们云南还下了大雪,当时我还拍视频记录了下来。
这次河南下“桃花雪”的原因是什么?下雪是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后,又重新落到地面上的过程,下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降温(寒潮),二是饱和的水汽量,也就是说如果空气过于干燥那么则不容易降雪。据统计,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下雪最大、最多的节气不是小雪、大雪,也不是小寒和大寒,而是“雨水”节气,小寒和大寒节气虽然天气冷,但是空气干燥,雨水节气暖空气频繁北上,而冷空气也不甘示弱,当冷暖空气交汇时就容易出现降雨和降雪。
如今正处于惊蛰节气,是油菜和桃花盛开的时候,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早春的天气乍暖还寒,常常有寒潮(倒春寒)入侵。河南这两天的降雪正是较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造成的,降水相态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就会形成雪,可以说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并不是啥异象。
打开天气预报,这两天在我国南方的广大地区(贵州、云南东部、湖南、四川盆地、重庆、江西中北部、陕西南部、广西西北部)都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这充分说明冷暖空气在持续交汇,因此局部地区出现降雪就很正常了。
农谚说“过了谷雨不下霜,过了清明不下雪”。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对于我国黄河以南的地区来说,清明是“终雪”的象征,而谷雨是“终霜”的象征,可以说清明前下雪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在我国民间有“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谷雨种大田”等说法,谷雨后土壤墒情稳定,非常适合春播。
那么“三月下桃花雪”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对后期天气的变化有什么预兆?看农谚咋说此时小麦正处于拔节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大,下雪可以改善土壤墒情,对冬小麦的生长非常有利,可以有效的防止春旱,有利于接下来的春耕和春种。虽然降雪了,当时气温依然稳定在0℃以上,对小麦造成的冻害可能有轻微影响,但总体是利大于弊。此次降雪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地方政府组织了“飞机和地面一体化的人工增雨雪作业”,其目的就是为了缓解旱情。
当然这次降雪会给进入花期的果树造成不利影响,果树容易落花落果。为了预防农作物受冻或者促进受冻的农作物快速恢复生长,在农业生产上我们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来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可以有效的降低损失。
那么“三月下桃花雪”,对后期的天气有什么影响?看农谚咋说。
农谚说“三月桃花雪,清明少有倒春寒”。这句农谚的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如果三月出现下雪的天气,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到了清明节气发生倒春寒的概率就很低。一般来说,倒春寒到来的时间越晚,对农作物的危害就越大;清明时节正是秧苗的生长期以及春玉米的播种期,一旦出现倒春寒就会导致幼苗受冻,就会导致未出土的种子出现烂种,就会导致果树大量落果,可以说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因此“4月份出现倒春寒”是农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三月份如果出现降雪,一般来说降雪后气温会快速回升,气温会趋于平稳。
聪明的小伙伴不难发现,去年冬至的时间在腊月二十九,可以说冬至到来的时间非常晚,这也意味着冬天去得会比较晚,再加上今年是闰二月,即有两个农历二月,同样意味着冷天去得会比较晚,因此2023年发生倒春寒的概率很大。像这次河南下雪,就属于典型的倒春寒天气。
总结,今年三月我国河南多地下桃花雪,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天气现象,并不是什么异象,我们要科学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