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跟中国耍横却踢到钢板,新总统找上驻叙大使“求饶”?

寄琴聊聊 2025-02-24 17:58:08

大马士革总统府的会客厅里,叙利亚新任总统朱拉尼与中国驻叙大使的会面持续了整整两小时。这场被西方媒体冠以"求饶式会见"的外交互动,折射出中东地缘政治剧变下的微妙博弈。

2024年末巴沙尔政权的崩塌,并未给叙利亚带来和平曙光。以"沙姆解放组织"(HTS)为核心的武装联盟,凭借伊德利卜省的军事胜利入主大马士革。这个脱胎于"基地"组织分支的极端团体,在十年内战中完成了从恐怖组织到执政力量的"华丽转身"。

历史档案记载着该组织的血腥轨迹:2015年德鲁兹教徒屠杀事件中,超过400名平民倒在宗教法庭的裁决下;伊德利卜街头至今仍可见强制性别隔离的告示牌。更令国际社会警觉的是,该政权与"东伊运"等跨国恐怖网络的深度勾连——卫星图像显示,位于阿勒颇北部的军事基地内,涉疆恐怖分子正接受特种作战训练。

面对叙利亚新政权的"漂白"尝试,北京展现出清晰的战略定力。中国外交部近期连续三次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挫败了某些国家解除对HTS制裁的提议。这种坚定姿态源于惨痛教训:情报显示,2017年乌鲁木齐暴恐事件的策划者,正是从叙利亚恐怖训练营潜回境内。

中国驻叙大使在会谈中传递的信息明确而直接:大马士革若继续庇护恐怖组织,将失去参与"一带一路"中东走廊建设的资格。此言绝非虚张声势——中国企业在叙承建的工业新城项目已全面停工,价值47亿美元的重建合约正被重新评估。

朱拉尼政权的"去极端化"表演充满矛盾性。一方面在媒体前高调击毙ISIS头目,另一方面却在军队高层安插极端分子。这种双重游戏正在引发严重后果:

经济层面,叙利亚镑在过去三个月贬值63%,面粉价格暴涨引发多个城市骚乱;安全领域,3.5万名外籍圣战者的安置问题如同定时炸弹;外交困境更令其举步维艰,除个别海湾国家试探性接触外,国际社会普遍保持沉默。

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蕴含着超越反恐的战略考量。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能源走廊,叙利亚占据着"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北京深知,唯有铲除恐怖主义温床,才能保障中吉乌铁路等跨境项目的安全推进。

当前局势令人想起2015年的也门撤侨——当时中国海军护卫舰接回613名公民,展现的不仅是军事投射能力,更是维护海外利益的决心。如今在叙利亚,这种决心正转化为对国际反恐秩序的有力维护。

大马士革的黄昏中,总统府穹顶上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叙利亚的未来,取决于新政权的选择:是继续在恐怖主义泥潭中沉沦,还是抓住历史机遇开启真正的重建。北京的立场已然明确——反恐没有中间地带,和平不能与魔鬼交易。

0 阅读:14
寄琴聊聊

寄琴聊聊

五星闪耀皆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