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艺用了4个字来形容何家文:图懒省事。
其实,这真的就是何家文一生的真实写照。
何家六姊妹中最漂亮最乖巧的,就是何家文。
大姐何家丽结婚后,正好那时全国恢复高考,何家丽极力主张何家文去参加高考,这样就会有一个更好的前程。
那时何常胜已经给家文找另一份工作,何家父母希望家文能够工作,好为家里减轻负担。
何家丽好不容易说服了父母,并且给家文拿来了许多复习参考资料。
结果她以0.5分之差落榜。
何家丽一看,好多练习册的题目家文都没有做,她鼓励家文再复习一年继续参加高考。
可是家文却拒绝了,欢天喜地上班去了。
隔壁的张秋芳,考上了医学院,之后成为了一名医生。
即便日后汤为民过世了,她依然可以凭借一己之力为自己和儿子撑起一片天地。
可是何家文却更愿意过安逸的生活,按部就班地去了父亲安排好的单位上班。
因为她的漂亮,上门求亲的人都踏破了门槛,区长的儿子死心塌地爱上了她,她不想去高攀,而是看上了老实忠厚的陈卫国。
当然,她的婚恋观还是挺清醒的。
她知道高攀的婚姻太辛苦,还不如嫁给各方面都般配的陈卫国,最关键的是他爱自己胜过自己爱他。
原著中,难怪老太太会如此评价何家文:
“一个是,眼睛长到了天上;另一个是,主意太大。”
婚后,陈卫国待她极好,就连婆婆也对她呵护有加,尤其是家文怀孕后,更是将她宠上了天。
因为陈家的大哥大嫂没有生育。
这也势必引起了大哥大嫂的嫉妒之心。
何家文当然也非常享受这种被关爱和被呵护。
后来因为给家文治病,陈卫国掏空了家底,他自己有病就只能硬扛着。
婆婆去世没多久,陈卫国也因病去世了。
34岁的何家文似乎用尽了一生的好运气,独自带着儿子光明艰难度过了6年。
后来她下岗了,还被陈卫国的哥哥嫂子赶出了陈家。
虽然她已经40岁了,依然还漂亮年轻。
她二婚了,嫁给了比她大10岁的老范,电厂的工会主席,他是丧偶,有儿有女,为人老实。
在婚前家文就提出,到时老范的工资要拿出三分之一给她家用,之后还要负担陈光明的大学费用。
老范一口答应了,作为对老范的回报。
何家文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要帮着照顾老范的孩子们,之后还帮着带老范的孙辈。
不难看出,何家文和老范的婚姻就是各取所需的合作方式的婚姻。
何家文心里肯定是有怨言的,只好一再地对儿子陈光明宣泄:“我这可都是为了你呀!”
陈光明其实才是最受伤害的那个,因为母亲的家已经不是他的家了,他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可怜人。
光明开始的时候一周回家一次,到了后来,一年不回去几次。
其实仅有回去的几次,也是何家文的强烈要求下的,她这么做并非是因为想儿子了,而是让儿子给她在范家面前给自己最后一点体面而已。
虽然在老范和家文的新家给他留了一间房,可是何家文却一再叮嘱:
“不允在房间里贴墙纸,不允许在房间里钉钉子。”
原来这不是陈光明的家,而是给他暂住的一间房子而已。
母亲早已经成为了老范家的人了。
何家文这一辈子先甜后苦,前半辈子,找到了一个爱她胜过爱自己的人,所以她过得恣意幸福甜蜜,而后半辈子她嫁给了只爱自己的男人,她注定过得艰辛。
其实,最苦的还是她儿子光明,母亲再嫁了,从此他却失去了一个家,成为了一个有妈的孤儿。
女人,终究还是要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