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一种句子,平时都习以为常,但是这种句子在汉语里其实是很奇怪的,这样的句子北方地区使用频率很高,南方同胞的方言里使用就比较少,这就是奇怪的“把”字句。比如:
他-把自行车-弄丢了。
我-把碗-洗了。
你觉得这种句子很奇怪吗?
为什么会有“把字句”这种东西呢?你细品,是不是很不同寻常,感觉这可能根本不是汉语的表达方式啊。
西域商人
更奇怪的是,英语和俄语中,同样有“把字句”,而且用法非常类似,英语、俄语中的by,po同样发音是“把”。
以下为对比,大家一对照就很清楚了(为了对比清晰,汉语我也用拼音写了一遍):
汉语:
汉语里的把字句
英语:
英语例1
英语例2
俄语:
(注:我把俄语的西里尔字母改成了拉丁字母,以方便阅读)
俄语例子
仔细对照汉语、英语、俄语,它们都使用“把、by、po”,意义也非常相近,这种雷同不可能是巧合,尤其是汉语,最初“把字句”产生时,把字还有实意,类似使用工具,比如“把烛夜读”,就是“手持蜡烛夜里读书”,其用法类似英文和俄文。
汉语为什么会与印欧语的语法有如此相似的地方呢?读者可在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把字句”的小历史,可以不必再继续阅读了)
把字句是怎么产生的?到现在汉语言学者们也没搞清楚,学术界有几种观点:
一是说,汉语自己演化出来的。这类学者认为古汉语的“以”字句,是把字句的前身,比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秦国不以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最终不给秦国和氏璧=秦国不把城池割给赵国,赵国也最终不会给秦国和氏璧。)
二是说,还有学者认为“把字句”是通过语法化产生的,就是最初的动词“把”演化成介词“把”。
三是说,“把字句”是由“将”和“把”虚化得来的,在连续两个动作的时候,次要位置的“把”就会虚化。比如“把烛看红妆”,看红妆是主要动作,“手把烛火”就是次要动作,最终,把字就虚化了。
现代意义上的“把字句”是从唐朝初期产生的,唐以前的“把”都是实实在在的动词。比如战国时,人们说“把臂言誓”,意思是“把着胳膊发下誓言”,把是动词。
到唐朝初期,“把字句”开始出现,但是不太多,到唐中期就已经很多了。比如“应把清风遗子孙(作者方干)”,这就是很成熟的“把字句”了。
唐朝产生“把字句”,可能与唐朝作为一个国际都市都有关,当时的首都长安有大量外国人居住,包括突厥语、印欧语(梵语、吐火罗语)、乌拉尔语、通古斯语等,大量语言的互相接触导致出现语言之间借鉴的情况。
到宋元时期,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历程,语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宋元时期的话本、曲词,把字句很普遍,比如“今看来,反把许多元气都耗却(宋朝)”、“猛然见了把头低(元朝)”,这些用法和现代已经别无二致了。
唐代,“把字句”刚产生时,与英语、俄语的“把by,po”很像,有点像“使用工具”的意思,比如“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作者姚合)”,意思是“我写的诗没人懂,应该手中持剑来阅读”,其中的“把剑看”不是“看剑”,而是“手中拿着剑来读诗”。这里的“把剑”就有工具的意思,手中拿着剑才能体会作者心中的愤懑。
宋元以后,“把字句”的使用范围扩大了,逐渐起到了宾语前置的作用,就是把宾语提前,比如“他把自行车丢了”,原句应为“他丢了自行车”,把“自行车”这个宾语提前形成把字句。
通过观察“把字句”,可以看出,汉语、英语、俄语,或者说汉语与印欧语言可能产生过强烈的互相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