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擒获吕布时,郭嘉荀攸都在身边,为何只听刘备的意见,郭嘉等人一个都不问?

张乐说历史 2023-05-11 09:00:31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治国理念和军事策略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他一生的征战生涯中,与吕布的军事对抗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当曹操擒获吕布后,他的谋士郭嘉、荀攸等人都在场,但是曹操只听取了刘备的建议,而没有询问其他谋士的意见。这引起了许多历史学家和读者的疑问:为什么曹操不听郭嘉等谋士的意见,只听刘备一个人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曹操和刘备的关系。在那个时代,各个势力之间的联姻和交往是十分普遍的,这也是实现政治目标和增强自身实力的一种手段。曹操和刘备早在汉末时期就相识,曹操曾多次帮助过刘备。而刘备也因为曹操的帮助而对他心存感激。另外,曹操和吕布的对抗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曹操也知道吕布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对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需要寻求一个可以与之联手的盟友,而刘备显然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因此,曹操可能更愿意听从刘备的意见,以便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曹操对郭嘉、荀攸等谋士的信任程度。虽然郭嘉、荀攸等人都是曹操重用的谋士,但是曹操并不是对所有谋士都毫无保留的信任。事实上,曹操对不同的谋士有不同的看法和信任程度。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对郭嘉的评价是:“(郭嘉)计量奇绝,处变不惊,有谋略,无文辞。”而荀攸则被曹操誉为“忠臣”。这表明曹操对郭嘉、荀攸等人的信任程度是有区别的。在擒获吕布的关键时刻,曹操可能更倾向于听从刘备在曹操擒获吕布的时候采取了急攻的策略,可以说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策略。郭嘉、荀攸等人没有给出任何意见,很可能是因为他们都认为这种做法风险太高,容易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不符合长远利益。而刘备采取这种冒险的策略,则更符合他的性格和处世方式。

刘备这种冒险的做法,也可以从他的性格特点中得到一些解释。刘备是一个慷慨豁达、乐观向上的人,他从来不惧怕冒险和挑战,甚至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这种性格特点在他的历史上也得到了证明,例如在赤壁之战中,他能够在周围人的压力下保持镇静和冷静,最终成功地击败了曹操。

另外,刘备和郭嘉、荀攸等人的立场和利益也存在差异。郭嘉、荀攸等人是曹操的谋士,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曹操的安全和利益。而刘备是曹操的敌人,他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摆脱曹操的威胁,争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刘备和郭嘉、荀攸等人的利益是不同的,这也影响了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做法。总之,刘备采取急攻的策略并不是毫无道理和根据的,他的性格特点和立场利益都对此起到了推动作用。而郭嘉、荀攸等人没有给出意见,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职责和立场与刘备不同,对此持谨慎和保守的态度。

1 阅读:287

评论列表

翌影弧心

翌影弧心

3
2023-06-02 09:46

刘备借刀杀人可曹操又何尝不是这个想法。

坠星魂

坠星魂

1
2023-05-17 19:07

其实主要是找人一块背锅啊,杀吕布是肯定的,问题是以什么罪名杀吕布。拉着刘备一块,哪怕最后也是私刑,以正统论也是吕布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