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蚯蚓饵料,山区养殖场实测,养殖床建设,密度控制莫超标
在山区养殖黄鳝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项目,黄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它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山区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像南方的山区可能比较湿热,北方的山区则相对干冷。就拿湖北西部山区来说,这里的地形复杂,有很多山地和溪流,适合养殖黄鳝。当地有个养殖户老李,他之前养过鸡,但觉得收益不太稳定。后来看到黄鳝的市场前景不错,就想尝试养黄鳝。
在养殖黄鳝的过程中,饵料是很关键的一环。蚯蚓是比较常用的饵料。蚯蚓富含蛋白质,是黄鳝喜爱的食物。我见过山东一位养殖户分享,他说蚯蚓的种类也有区别。比如大平二号蚯蚓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在饵料里占比可以达到60%。还有赤子爱胜蚓,肉质比较细腻,占饵料30%。另外那种体型比较粗大的环毛蚓占10%。不同蚯蚓品种的营养成分有点不一样,要根据黄鳝不同生长阶段来选择。
可是,养殖黄鳝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老李刚开始养殖的时候,就吃了不少苦头。最大的问题就是养殖床建设没搞好。他的养殖床密度控制超标了。一开始他觉得多放几条黄鳝能多赚些钱,就把池塘里的养殖密度设置得比较高。结果呢,黄鳝的活动空间小了,水质也变得很差。因为密度太大,黄鳝产生的排泄物太多,池塘里的氧气也被消耗得很快。没出两个月,黄鳝就开始生病,死亡率特别高。
这让我想到在另一个地方,湖南西部山区的一个养殖场。那里的养殖户王哥就吸取了这样的教训。他在建设养殖床的时候,先考察了当地的地形。他发现那里土壤比较疏松,排水较好。他就合理规划养殖床的大小和密度。根据不同的养殖季节调整养殖密度。在黄鳝生长初期,密度可以稍微高一点,大概每平方米放养6到8条。随着黄鳝慢慢长大,在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就要把密度降下来,每平方米放养4到5条。到了半年以后,每平方米就放养2到3条。
养殖床的建设材料也有讲究。有老板说,用塑料管道来搭建部分养殖床很不错。塑料管道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水质,又能给黄鳝提供一个类似自然环境中洞穴的结构,让黄鳝有安全感。还有些地区,像江西南部山区,有的养殖户会采用稻田和池塘结合的方式。在稻田里种一些水生植物,像菖蒲这种,菖蒲是一种既可以净化水质,又能为黄鳝提供一定遮蔽的地方。还有菱角这种水生植物,在夏季长的时候,它的叶子能把阳光遮挡一部分,降低水温,对黄鳝生长有利。
除了密度问题,养殖环境的温度控制也很重要。就像广东北部的山区,这里的气候相对来说比较温暖,一年中比较适合黄鳝生长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冬天偶尔也会降温,这时候就需要做好保暖措施。有的养殖户会采用在养殖池里增加水深的办法,让水体下面保持一定的温度。而像在山西的一些山区,冬天的时候气温很低,黄鳝就要进入冬眠状态。这时候养殖户就要给黄鳝创造一个合适的冬眠环境,比如在养殖池底铺一些厚厚的落叶。
说到饵料投喂,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老李刚开始投喂蚯蚓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经验。他每天投喂的量差不多,也不管黄鳝吃不吃得完。后来发现这样做不对。在春季和夏季,黄鳝的食欲比较好,活动也比较频繁,这个时候每天可以多投喂一些,像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到了秋季,黄鳝为了过冬要积累能量,这个时候除了蚯蚓,还可以投喂一些小鱼小虾之类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但投喂的量要根据黄鳝的体重来调整。一般来说,每天每条黄鳝投喂它的体重1%到3%左右。冬季黄鳝冬眠的时候,就很少投喂或者不投喂了。
养殖黄鳝还涉及到水质的管理。水质不好会影响黄鳝的生长和健康。江西有个养殖户提到,他们那里的水比较硬,他就会定期用一些石灰来调节水质的酸碱度。还有一种水葫芦,这种植物在水里长得很快,如果不控制也会影响水质。有些地方的养殖户会定期打捞水葫芦。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溶氧量的充足是非常关键的。在夏季气温高的时候,黄鳝的耗氧量大,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增氧设备来增加水中的氧气。
从养殖周期来说,正常情况下养一茬黄鳝,如果养殖技术得当,从引进苗种到出栏大概需要6到8个月的时间。但是在山区,因为地形复杂,养殖环境多样,这个周期可能会有所变化。比如在云贵高原的一些山区,海拔比较高,温度相对较低,黄鳝的生长速度就会慢一些,养殖周期可能就会延长到8到12个月。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在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四川西部山区的养殖户说,黄鳝容易患上一些肠炎之类的疾病。这和养殖的环境、饵料的质量都有关系。如果养殖密度太大,水质不好,就容易滋生细菌。在预防疾病方面,除了控制好养殖密度和水质,还可以在饵料里添加一些中草药。比如,金银花这种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草药,加到饵料里可以增强黄鳝的免疫力。
在养殖技术方面,南北方也存在一些差异。在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黄鳝生长的速度可能会快一些。而北方的一些山区,由于气候寒冷的季节比较长,黄鳝的生长速度会慢一点。在广东南部山区的养殖场,那里的黄鳝养殖主要靠雨水收集系统来补充水源,而且养殖池的建造会考虑到排水和防晒。而在东北的山区,黄鳝养殖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冬季如何在保证黄鳝安全冬眠的同时,降低养殖成本。
另外,在山区养殖黄鳝,还得考虑防止黄鳝逃逸。江西一个山区养殖场的老板说,他发现有些黄鳝会钻泥巴里逃走。他就在养殖池的四周做了加固,用了一些比较细密的防护网。而且在一些小沟沟的地方也做了处理,防止黄鳝顺着小水沟溜走。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像老李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一开始他看着黄鳝养殖好像挺简单的,真正做起来才发现有这么多细节需要把控。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养殖条件,在养殖黄鳝的时候,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养殖策略。那么问题来了,在山区养殖黄鳝,你认为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素外,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