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药材有很多,尤其是偏远的山区地带,聚集了海量珍贵的野生药材,平原地区一般种植的比较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山区人员比较少,药材很少人特意去采摘,因此,很多珍贵的药材都可以在田埂、山丘、小树林边缘或者是在小路旁边,都可以随意可见,而平原地区人员相对比较密集,很自然发现了药材都会在自己的意识下挖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少药材在平原地区由于生长环境的条件下不适应生长,当然,也有很珍贵的药材对环境要求不高的。
比如说:甘草;这种药材不仅仅只是珍贵,而且在人们的生活日常中很常见也很常用,这个药材对生长环境要求并不高,平原地区也适合生长,所以它的分布地区很广,它具有抗旱耐寒的特性,在各省各地均有它的分布,目前有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如此,很多人认为它并不那么珍贵,也有很多地方直到目前还是那么随处可见,这么认为的人就错了,它被国家归纳了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如果要采集、出售或者收购甘草都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才可以进行。
即便如此说到甘草这个名字很多人只是听说过,但是对它的认知和了解它的人并不多,它被誉为“众药之王”的称号,有着历史悠久的记载,起初于古代南朝的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记载在他的《名医别录》中,之后甘草又载于《尔雅》一书,在汉朝的药典《神农本草经》中也有记载,并且将它列为上品,不知何时甘草又有了“国老”的称号,民间说的“十方九草”说的草就是甘草,意思就是十个方子都有甘草配在其中,也代表了甘草的珍贵和重要性。
甘草属于一种豆科草本植物,别名又叫甜草根、也有地方称甜根子、甜草、甜草苗等,地方不同叫法也不一样,它主要分布在陕西、广东、广西、甘肃、贵州青海、福建、新疆等地区;喜欢生长在山丘、田埂、荒地和沙丘等地方,野生的甘草对气候和环境都要求不高,和其他杂草没什么区别,能见太阳的茂密草丛中也能见到它的身影,甘草能长到1米左右,仿佛它们之间争抢着太阳,而甘草更胜一筹挺拔在杂草中,要注意的是树林阴暗潮湿的地方不适合干草生长。
甘草的特征懂的人很容易分辨,它枝干有细小的白色绒毛,叶柄相对而生、叶片小呈椭圆形,分开对齐排列在枝干中,它开的花呈紫色,或紫中带红,它结的果实像家里种的豆子般的豆荚,豆荚上面长着有红色的绒毛,捏起来有点软绵绵的,拿起闻会有股味道,秋季成熟后晒干留取种子来年春天种植,通常在冬季甘草上部分会枯萎,采挖他的根茎部分晒干后切片做药材,用于煲汤使用,在农村如果种地辛苦,感觉疲惫、四肢无力、或者平时痰多且咳嗽用甘草煲老母鸡吃有不错的效果。
野生的甘草由于以前过多的人采挖,所以目前比较稀缺,也是这个原因被录入了二级保护植物的列表中,我记得小时候干草到处都是,在菜园里种菜时影响菜成长还会把它当杂草清除,长辈们也经常把整株的甘草用于和番薯藤、米糠或吃不完的南瓜、冬瓜、番薯等之类的蔬菜煮熟喂猪、喂鸭、喂鸡等家禽,这样它们才能不容易生病,肥肥胖胖健健康康成长,而现在不同以往了,也发现了确实野生的甘草很少,恢复以前的状态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