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35万大军五路征伐西夏,连战连捷下,因一衙内满盘皆输

不辞遍唱阳春 2024-12-10 12:52:43

世人皆知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常以失败告终,却鲜有人知道,在宋神宗元丰年间,北宋曾一度距离灭亡西夏仅一步之遥。当时,宋神宗集结了空前的35万大军,分五路出击,一路高歌猛进,连战连捷。李宪烧了西夏皇宫,种谔斩获八千首级,刘昌祚更是兵临城下。可谁能想到,就在胜利唾手可得之际,一个不学无术的衙内,竟让这场旷世之战功亏一篑。这个衙内究竟是何方神圣?他又是如何让这场必胜之战变成了惨败?

一、宋神宗的雄心壮志

熙宁四年,宋神宗走进御书房,桌上摆着一份来自陕西边境的军报。这份军报上写道:"西夏骑兵日益猖獗,连续劫掠我军边境十余次。"宋神宗将军报重重地拍在案几上,对身边的大臣说:"朕要变法,要让西夏再也不敢轻视我大宋!"

当时的北宋军队积弊甚深,军中将士多是老弱病残,许多将领更是靠着关系混日子。宋神宗深知,若不改革,大宋永远也别想击败西夏。于是,他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

变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方面军制度的改革。宋神宗下令设立"将兵制",规定凡是统兵的将领,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不仅要考察武艺,更要考察兵法韬略。这一制度立刻就见效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将领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宋神宗还组建了禁军新军,这支部队装备精良,士兵待遇优厚。在边境,新军多次打败来犯的西夏骑兵,让边境百姓终于见识到了大宋军队的威风。

元丰四年春,一个绝佳的战机出现了。西夏年轻的皇帝李秉常与梁太后争权,朝廷内部四分五裂。一天,宋神宗接到密报,说李秉常愿意割让黄河以南的土地,只求宋朝出兵相助。

宋神宗立即召集朝臣商议。有大臣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西夏诡计多端,不可轻信。但宋神宗已经等待这个机会太久了,他说:"十年磨一剑,今日当用之!"

很快,一道密旨传遍边境重镇。各路统帅接到命令,立即开始调兵遣将。五路大军总计35万人,加上民夫竟达56万之众,这是北宋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宋神宗为这次战役精心布局。第一路由宦官李宪统领,率领6万大军从熙河、秦凤出击;第二路由种谔统领,带领9.3万大军从鄜延进军;第三路由王中正统领6万人马;第四路由高遵裕统领环庆军8.7万人;第五路则由刘昌祚率领5万大军从泾原出发。

为了确保粮草供应,宋神宗下令在沿途设立多个军需仓库。每支军队都配备了专门的辎重部队,负责运送粮草辎重。军中还储备了大量御寒衣物,就连热水器具都准备充足,这在当时可谓前所未有。

各路大军开拔之日,沿途百姓纷纷赶来观看。只见旌旗招展,铁骑奔腾,那气势之盛,连见惯了大场面的老人都说:"自建国以来,还从未见过如此声势浩大的军队!"

二、三位主帅的人物剖析

宋神宗这次任命的三位主帅,可谓来历各异。其中最让朝臣议论纷纷的,要数宦官李宪。当时有大臣上书反对用宦官统军,宋神宗却说:"李宪虽为宦官,但他在西北边境任职十余载,对西夏军情了如指掌。"

那么李宪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他还是熙河路副都总管时,就立下过赫赫战功。有一次,西夏骑兵突袭熙河,李宪带着五百精骑,在夜里偷袭敌军大营。他让士兵每人带上两个火把,一路上点燃后往敌营里投掷。西夏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光吓得大乱,李宪趁机杀入,一举击溃了数倍于己的敌军。

从那以后,"李宪火攻"的故事就在边境广为流传。即便是那些看不起宦官的将领,提起李宪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李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惜士兵。每次打仗前,他都要亲自检查士兵的装备,确保人人都有防寒衣物。

第二位主帅种谔,是老将种世衡的儿子。种世衡在庆历年间就以善战闻名,还留下了一部《边事备要》,记载了大量对付西夏骑兵的战术。种谔自小跟随父亲在军中长大,十五岁就能骑马射箭,二十岁时就在军中当了小将。

有一次,种谔随父出征,遇到西夏大军来袭。当时种世衡正带兵在前面迎敌,后军突然传来警报,说又有一支西夏骑兵从侧翼杀来。种谔当机立断,带领百余骑兵冲上山坡,用强弓硬弩射退了敌军,保住了大军粮草。从那以后,种世衡就常说:"吾儿谔,不在我之下!"

至于高遵裕,他是环庆军节度使高琼的孙子。高琼在太宗时期就是名将,但高遵裕能得到这个职位,主要还是靠家世。在军中,士兵都管他叫"衙内"。这个称呼可不是褒义,说的就是他仗着家世横行霸道。

朝中大臣对高遵裕的评价很不一致。支持他的人说他年轻有为,反对的人则说他骄纵任性。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他确实有几分本事。在担任陕西都监时,他曾率军击退过西夏的劫掠,还俘虏了敌军的一个重要将领。

这三位主帅能力固然各不相同,但宋神宗任命他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李宪熟悉边境情况,种谔精通战术,而高遵裕虽然年轻,却能震慑军中宗室将领。如果这三人能够精诚合作,西夏必然难逃此劫。

不过,在行军前夕却发生了一件趣事。种谔去拜访李宪,按理说种谔是文臣之后,不该对宦官太过恭敬。可种谔不拘小节,对李宪十分尊重。李宪见状说道:"军国大事,岂能论及门第?只要能打胜仗,就是好将军!"这番话传出去后,让军中将士都对这次战事更添了几分信心。

三、野战中的惊人表现

宋军五路大军开拔后的战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向被西夏骑兵压制的宋军,这次竟然在野战中连战连胜,让西夏人尝到了前所未有的苦头。

李宪的第一战就打得异常漂亮。当时西夏派出精锐骑兵在龛谷城外设伏,准备给宋军一个迎头痛击。李宪得到斥候报告后,立即调来一千步兵,让他们扮作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前面行军。西夏骑兵果然上当,冲出来追击这支"疲军"。

就在这时,埋伏在两翼的宋军弓箭手突然射出万箭齐发。西夏骑兵阵型大乱,李宪亲自带领主力杀出,一口气追出十余里。这一仗,光是缴获的战马就有三千余匹,粮草辎重更是不计其数。

更让人惊讶的是李宪随后的表现。他不给西夏人喘息的机会,直接挥军北上,连下三城。西夏人在天都山集结大军想要阻击,李宪却绕到山后,放火烧了西夏的行宫。这一把火不仅烧掉了大量军需物资,更是严重打击了西夏军队的士气。

与此同时,种谔在米脂城外也打了一场漂亮仗。当时西夏名将梁永能集结八万大军,准备给宋军一个迎头痛击。种谔却采用了他父亲种世衡在《边事备要》中记载的一个妙计。

他先在军中放出消息说要退兵,而后夜里偷偷派出两千轻骑,绕到米脂城西南的山谷中埋伏。第二天一早,宋军果然开始撤退。梁永能见状大喜,立即派出骑兵追击。

种谔的主力走走停停,看似狼狈不堪,实则是在诱敌深入。当西夏骑兵追到预定地点时,埋伏的宋军突然杀出,同时鸣金击鼓,震得山谷轰鸣。西夏骑兵顿时乱作一团,被宋军前后夹击,斩获八千余级,活捉五千余人。

最精彩的要数刘昌祚在磨脐隘的表现。当时西夏三万大军占据隘口,居高临下。一般来说,这种地形是骑兵的克星,但刘昌祚却别出心裁,让士兵们把马鞍都卸了下来,用来当盾牌。

宋军将士手持马鞍,一步步向上推进。西夏人射出的箭矢都被马鞍挡住,等到了近处,宋军突然丢掉马鞍,拔出长刀冲杀上去。这一招完全出乎西夏人的意料,加上上坡体力消耗大,西夏军很快就抵挡不住,转身逃窜。

宋军在这一系列的野战中表现出色,不仅是因为将领们的指挥有方,更重要的是熙宁变法后的成效开始显现。新式装备的威力,严格训练带来的战斗力,优厚待遇激发出的士气,都在战场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当刘昌祚率军兵临灵州城下时,所有人都以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已经近在咫尺。

四、命运的转折点

谁能想到,就在胜利唾手可得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战局的走向。当时刘昌祚的泾原军已经抵达灵州城下,城门大开,宋军士气正盛,眼看就要攻入这座西夏重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高遵裕突然派人传来军令,命令刘昌祚立即停止进攻。这道命令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前锋部队已经冲到城门口,不得不硬生生刹住脚步。城内的西夏守军见状,赶紧关闭城门,加强防守。

这道军令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插曲。原来在刘昌祚率军抵达灵州之前,高遵裕曾向宋神宗表示,要亲自攻下灵州立功。当他得知刘昌祚的部队已经抵达城下时,立即派出快马传令。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下达停战命令后,高遵裕居然要求刘昌祚交出此前在野战中缴获的粮草物资。他的理由是:"环庆军兵力最多,消耗也最大,理应优先供应。"

这时候的战局已经完全变了味。高遵裕接管指挥权后,不顾将领们的反对,执意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进攻灵州。他命令将士们列队冲锋,结果被城头上的守军射得损失惨重。

西夏人很快就看出了端倪。他们发现宋军指挥混乱,开始频繁出城骚扰。一次夜间突袭中,西夏骑兵袭击了宋军大营,烧毁了大量粮草。高遵裕不但没有追究责任,反而责怪刘昌祚防守不力。

更糟糕的是,天气开始转冷,北风呼啸而来。高遵裕此前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拒绝了其他将领囤积过冬物资的建议。现在寒潮来袭,士兵们却连厚实的冬衣都没有。

西夏人抓住这个机会,采取了一个险招。他们在上游凿开黄河堤岸,洪水顺着地势涌向宋军大营。当时正值深夜,等宋军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营地里顿时乱作一团,粮草辎重都被冲得七零八落。

高遵裕这时候反而显得犹豫不决。他既不敢贸然撤军,又不愿继续强攻。就这样,宋军在灵州城下整整耗了十八天,既没能攻下城池,反而损失了大量兵力和物资。

最后一次机会出现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守城的西夏将领派人传话,说愿意献城投降。刘昌祚建议立即派人接应,但高遵裕疑心重重,认为这是西夏人的诡计。等到他终于同意派人前去时,城内已经增援到了新的守军。

就这样,一场本可以打出辉煌战绩的战役,因为高遵裕的优柔寡断和争功心切,最终变成了一场惨败。宋军不得不在寒风中开始漫长的撤退,而这仅仅是这场战役悲剧的开始。

五、战败的深层原因

战事结束后,御史台就高遵裕的失职问题展开调查。在审问中,一个意外的细节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原来高遵裕在灵州城下迟迟不敢进攻,竟是因为他派人打探到城中有一位相士。这位相士曾说,他看高遵裕面相,此战若强攻必有性命之忧。

如此荒唐的理由,在当时的宋朝军中却并不罕见。翻开史册,不少将领都有类似的经历。有的打仗要看黄历择日,有的要问卜算卦,更有甚者,临阵还要祭神求佑。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宋朝用人制度的弊病。

当时的宋朝军队,将领来源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世袭的军职子弟,一类是通过科举出身的文官,还有一类是宦官出身的统帅。这三类人各有各的问题。

世袭的将领如高遵裕,仗着家世显赫,常常目中无人。他们从小锦衣玉食,根本不知民间疾苦。一旦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保全自己。在灵州之战中,高遵裕宁可放弃大好战机,也要保住自己的性命,这种心态在当时的世家子弟中极为普遍。

文官出身的将领更是问题多多。他们擅长背诵兵书,却不懂实战。有个典型的例子,就发生在这次征讨西夏之前。一位文官将领在战场上遇到敌军冲锋,不是下令迎战,而是翻开随身携带的《孙子兵法》查找对策。结果等他找到相关章节时,部队已经被敌人冲散了。

至于宦官统帅,虽然也有像李宪这样的能将,但大多数都是靠巴结皇帝上位的。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不敢担责任,遇事只求保全自己。这次西征中,如果不是李宪恰好是个特例,战况可能会更糟。

宋朝的另一个弊病是处罚太轻。当年高遵裕因为这场失败,按律应该处斩。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被贬为普通官员,不久后又复了原职。这种处罚的轻重失当,直接导致将领们没有责任感,甚至把战场当作建功立业的游戏。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军制。宋朝实行"文官治军",一个将领能不能升迁,往往取决于他写的奏章好不好看,而不是他的实战能力如何。这导致很多将领把精力都放在了修辞造句上,根本不去研究军事。

这种种问题在这场西征中暴露无遗。当五路大军开拔时,朝廷上下都以为胜券在握。可实际情况是,这支庞大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却像是一个得了重病的巨人,外表强壮,内里虚弱。当高遵裕在灵州城下优柔寡断时,他的背后其实站着无数个同样的宋朝将领。

0 阅读:48
不辞遍唱阳春

不辞遍唱阳春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