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BA的体测问题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类体测项目,如17折跑、踩线测试等,成了不少球员的“拦路虎”,尤其是网红球员杨政体测未通过的消息引发了热议。很多人开始质疑体测标准是否过于苛刻,然而,这一质疑却被老将周鹏的表现狠狠地打脸。周鹏不仅轻松通过体测,甚至还成为了体测中的标杆。这不禁让人思考,体测到底难不难?是不是职业球员训练不足才是问题的根源?
我们先来看看杨政。作为一名网红球员,他的个人魅力和流量不容忽视,但面对CBA的体测,流量无法取代体能。他未能通过体测的原因不仅仅是体力不支,更是训练强度不足。相反,周鹏作为一名35岁的老将,年纪上不占优势,但他依然凭借出色的体能储备和稳定的发挥,轻松完成了体测。这一对比,让人看到问题的实质:不是体测标准过高,而是部分球员的训练态度有问题。
体测其实并不难,至少对于那些严格要求自己的球员来说,标准是合理的。中国篮协副主席宫鲁鸣在采访中明确指出,体测项目是职业球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测试不过关,根本原因在于平时训练不够扎实。宫鲁鸣特别表扬了周鹏的表现,称他不仅顺利通过测试,而且通过得毫不费力,成为了年轻球员的榜样。这一评价无疑是对那些体测未通过球员的当头棒喝。
看看深圳男篮的情况,5名球员体测未过,这一数据让人颇为担忧。17折跑、投篮等基础项目,是篮球运动员的“入场券”,但有些年轻球员竟然栽在这些最基本的项目上。这说明了什么?不是年轻不够有力,而是训练强度不够。有些球员平时训练缺乏自律,体能储备差,到了关键时刻就原形毕露了。
周鹏的表现与这些年轻球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周鹏如今担任球员和主帅的双重身份,训练和比赛时间更为紧凑,但他依然保持了职业生涯中一贯的自律精神,保持着良好的体能状态。很多人总是以为年纪大了就该体能下降,但周鹏的表现正好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体测不过关并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你是否肯花时间去自律、去训练。
反观杨政等未通过体测的年轻球员,他们的问题显然不在于体能极限,而在于训练态度不够端正。体测只是一个标准化的门槛,真正阻挡球员通过的是他们平时缺乏自我要求。篮球是一个高强度对抗的运动项目,体能储备不够,比赛表现自然大打折扣。很多年轻球员技术华丽,但没有足够的体能支撑,到了激烈的赛场上,技术和战术都成了空谈。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体测风波不仅让球员成为焦点,媒体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部分媒体人质疑体测的标准,认为测试过于严苛,甚至有人提出应该为球员降低标准。但周鹏的表现,正是对这些质疑的有力回击。CBA体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联赛整体的竞技水平,筛选出那些具备基本身体素质的球员。无论你在场下有多大名气,能不能通过体测,才是检验你作为职业球员是否合格的最直接标准。
宫鲁鸣的言论也道出了本质:体测不过关,不是体测本身的问题,而是球员的训练质量和态度。篮球运动需要的不仅仅是球技的精湛,更重要的是充沛的体能支撑。没有体力,战术和技巧都无法发挥作用。这不仅仅是对CBA联赛的要求,也是国际赛场上所有职业球员的共识。
体测风波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篮球的深层问题。年轻球员体能欠缺的现象,绝非个别现象,而是整个中国篮球体系中存在的一大短板。相比之下,像周鹏这样依然保持高水平体能的老将,反而成为了正面的典范。年轻球员需要明白,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不只是拿到一纸合同,而是要在场上、场下都严格要求自己。球场上的短暂高光,离不开平日里漫长的辛苦训练。
从周鹏的体测表现来看,他的成功不仅来自天赋,更是来自职业生涯中无数次的自我磨砺。那些未通过体测的年轻球员,不妨好好反思,体测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通过后不去改进自己。如果一味地抱怨体测标准高,那只会让自己离职业生涯的巅峰越来越远。
向男足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