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九大唯一和毛主席平起平坐的人,后为民弃官,晚年甘做锅炉工

沛儿阅览趣事 2024-12-12 03:30:00

“小人物,大历史”的说法放在此人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本是农民出身,后来经过努力成为炼钢工人,但却在中共“九大”和“十大”中当选中央委员。

在投票当中,他的票数和毛主席一样,都是全票当选。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晚年的他却选择为民弃官,做一名普通的锅炉工。那么此人是谁呢?

“九大”中获得和毛主席一样的票数

1968年10月,中央决定召开“九大”,远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北满特钢厂长突然收到一个好消息:“你们厂获得一个去北京参加‘九大’的代表名额。”

正当厂长思索该派谁去的时候,他又发现一个关键的点——代表名额是有要求的。首先必须要是炼钢工人,其次他的党龄要达到7年以上。厂长将事先想好的人选排除在外,随后开始认真思考有谁符合这两个条件。

突然厂长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王白旦,他不仅是炼钢工人,党龄更是将近10年。于是他连忙找到王白旦:“王白旦同志,我要交给你一项重要任务,这个任务有且只有你能完成。”

王白旦放下手中的工具,在衣摆处擦了擦手,问道:“不知道是什么任务?”厂长笑着说:“这可是件好事,厂里决定让你去北京参加‘九大’。”王白旦有些受宠若惊:“厂长我能行吗?我担心自己会出错,要不还是让其他人去吧?”

厂长摇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是老党员了,更何况厂里就你一个能满足这个条件,你就不要推辞了,好好准备准备吧!”

1969年4月,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当王白旦坐在椅子上的那一刻,他才有种真实的感觉。当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缓缓走进会场,王白旦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晚回到住处,王白旦和同住一室的“铁人”王进喜有同样的感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他们。能被选为‘九大’代表并不能说明自己有什么本事,只能说明这是党对他们的培养和关心。”

不久后,会议进入到选举阶段,令王白旦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被选为中央委员候选人。4月24日,他正式当选中央委员,最重要的是和毛主席通票——全票通过。

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当天,王白旦投完票从毛主席和周恩来面前路过。周恩来叫住了他,并向毛主席介绍说:“主席,这位就是北满钢厂的炼钢工人王白旦。”

毛主席笑着站起来,伸手道:“我知道你,你是工人代表嘛!”王白旦连忙将手心里的汗擦了擦,然后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说:“主席您好,我是王白旦。”毛主席点点头,问他:“你今年多大了?”

王白旦笑着说:“我今年33岁。”毛主席风趣地说:“今年才30多岁,还很年青嘛!”

那么王白旦是谁呢?为何能当选中央委员?并和毛主席获得一样的票数?

为何会出现平票的结果?

王白旦,1935年出生在河北井陉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父亲从祖上接过的20亩田地,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还过得下去。

由于王白旦家地处太行山区,他的父母接受了共产党的教育,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因此当王白旦到了读书的年纪,便省吃俭用供他读书。

1948年,随着收成越来越差,王白旦家里险些揭不开锅。这天他放学回家,见母亲一脸愁容地坐在家门口,便问道:“妈你怎么了?为啥不开心?”母亲看了眼王白旦,说:“娃啊,咱家没钱了,可能供不了你读书了。”

王白旦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他当即说:“没事,读不了就不读了,我还想回来帮帮你和爸呢!”就这样,仅读了3年私塾的王白旦被迫辍学回家。

1949年太行山区开始土改运动,王白旦知道后非常高兴,积极参加儿童团还成为团长,并带领小伙伴们站岗、查路条等等。同年6月,随着解放区的不断发展,王白旦所在的学校不收钱也能读书了,于是他又回到学校读书。

1951年,王白旦刚毕业就来到山西太原,不久后被分配到钢铁厂当一名普通的炼钢工人。炼钢的工作又苦又累,普通人是承受不住的,更别说年仅16岁的王白旦。

不过王白旦深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就算再苦再累他也要坚持下去。经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从一名学徒转为正式工人。1954年11月,他因工作优秀被吸收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9年9月,王白旦加入共产党,他曾在入党志愿书中这样写道:“我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党和人民,为国家贡献。”王白旦是这样说,同样也是这样做的。1960年12月,他通过一步步努力,从炉长助手晋升为炉长。

1965年,王白旦积极带领工人们学习《鞍钢宪法》,将苏联专家提出的“用沙合粘土堵出钢口”的办法改进为“用矽砖砌出钢口”,不仅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还令生产率提高了2到3倍。

期间,王白旦率领工人们解决了几年都没能攻克的烧结炉床难关,在保证钢的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他和全炉的同志们一起创造出专属他们自己的炼炮钢操作规程,令我国生产的炮钢质量远远大于苏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67年4月,王白旦因在工作中表现优秀,且对党忠诚,所以倍选为车间革委会副主任。但他并没有因为职务的提升就骄傲自满,反而谨记毛主席提出的“既要当官又要当老百姓”的指示。他没有要办公室,也没有要秘书协助工作,始终处于炼钢第一线,亲力亲为。

1968年,王白旦获得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工人代表。不久后,他因为符合条件获得去北京参加“九大”的名额。在投票期间,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次中央委员中,应当选几个从基层上来的工人。”

正是这句话,其他人纷纷将票投给王白旦。本以为王白旦会自谦,将自己的票投给其他人,谁曾想他也将票投给自己,这才出现和毛主席平票的结果。

为民弃官,晚年当锅炉工

当中央委员后,王白旦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在眼里。在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发现他这个名字念白了不好听,便说:“王白旦同志,你这个名字需要改一改啊。”陈伯达思考一番后说:“不如把‘旦’字下面加一竖,叫王白早吧?”

1970年,王白旦的名字又被毛主席的妻子改成王百得。后来在“十大”上,他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80年6月,王百得被调离领导岗位,后来黑龙江省委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另给他安排职务,要么去别的地方当官。

谁曾想王百得毫不犹豫地说:“我不想当官,也不想当什么领导,我还想回炼钢厂,当一名炼钢工人。”于是在王百得的强烈要求下,他重新回到炼钢一线,当一名默默无闻的锅炉工。

1989年,王百得早已打好退休报告,等待领导批准。没想到的是因为设备老旧,没有青年人来接手,他只能继续工作。由于此时的王百得已经不属于编内职工了,所以只有100元补差费,其余的加班费、奖金等待遇都和他无关,对此王百得没有一丝怨言。

直到1994年,王百得才正式迎来退休。2005年12月15日,王百得因病去世……

0 阅读:46
沛儿阅览趣事

沛儿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