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若楠《难哄》屡遭“性骚扰”,引发全网热议!

昏鸦的小窝 2025-02-22 22:18:50

“九集六次被骚扰,女主是‘吸渣体质’吗?”

热播剧《难哄》直接凭实力把自己“哄”上热搜,不过是以一种极其尴尬的方式。

女主温以凡(章若楠饰)从校园到职场再到街头,不是在躲咸猪手就是在逃黄谣。

网友锐评:“这哪是《难哄》,分明是《难逃》”。

剧方连夜删减争议片段,但社交平台开启疯狂输出,#性骚扰不是流量密码##难哄删除争议镜头# #难哄9集6次性骚扰# 等话题阅读量破亿。

当性骚扰成为编剧的“剧情外挂”,观众终于忍不住开麦了:“不会写戏可以不写,编剧到底想干嘛?”

一、九集六次性骚扰:是现实写照还是“狗血”堆砌?

根据网友整理的“性骚扰情节清单”,《难哄》前九集的争议设计堪称“要素过多”:

1、学生时期,黄谣开局:被同学以“开玩笑”名义造谣“私生活混乱”,惨遭言语骚扰,温以凡沉默应对。

桑延安慰温以凡,说了一句让人难以置评的话:“你说那些男生是不是喜欢你啊!”难道喜欢就可以造谣?

2、租房阶段,猥琐刷屏:第一次搬家,被合租男半夜敲门“借浴室”,温以凡光速搬家,为和桑延同居埋伏笔!

第二次暴击,新邻居直接上演“醉酒夜袭”,桑延闪现暴打猥琐男,典型的英雄救美。温以凡不被骚扰,桑延怎么装X?

3、职场环节,领导同事猥亵:在公司被上司咸猪手、同事性暗示双重侵扰,温以凡选择清者自清,仅以躲避了事,未展现有效的反抗或法律维权。

不露锋芒又忍让的温以凡,衬托桑延对她的保护是多么让人感动,仿佛天降救星。

4、街头场景,编剧强行开副本:陌生男尾随露体,温以凡“惊慌遮眼”,严重脱离现实。

网友集体吐槽的点主要集中于三点:

1、密度离大谱:九集六次的性骚扰频率,温以凡活得像个“性骚扰磁铁” ,编剧刻意制造冲突,远超现实逻辑,被质疑“为虐而虐”,沦为博取流量的工具。

2、人设崩塌:温以凡受侵害后不仅不维权,反而安慰施害者家属,被调侃“圣母光环开太大”,可能让公众误以为“容忍”是应对性骚扰的合理方式。

3、现实魔幻主义:性骚扰不报警不取证,编剧怕不是活在古早霸总文里?与现实中逐渐完善的反性骚扰机制形成割裂,建议编剧去《今日说法》进修。

二、热搜背后的集体情绪:观众到底在愤怒什么?

从“吃瓜”到“生气”的观剧体验,观众吐槽金句频出:

“女主不是在遭遇性骚扰,就是在遭遇性骚扰的路上,这剧该改名《难逃》吧?”

“建议编剧去反诈APP进修,正常人遇到这么多事,早报警800次了!”

“编剧怕是没上过班?现在公司里性骚扰监控拍到直接开除好吗!”

“把性骚扰当日常任务刷,这波热度蹭得良心不会痛吗?”

“编剧是不是以为性骚扰和便利店一样,走两步就能遇到啊?”

“现实中受害者维权艰难,电视剧里还在美化隐忍,这是给罪犯递刀子!”

女性观众尤其感到被冒犯:“看着女主反复受害,就像被迫回忆自己的创伤经历,剧方考虑过受害群体的感受吗?”

一面是现实中性骚扰的维权困境,一面是虚构角色的隐忍、圣母心,编剧的轻率处理触发公众集体情绪。

三、观众的“避雷指南”与行业的“创作迷茫”

当#性骚扰不该成为流量密码#冲上热搜榜首,折射出观众对影视剧的三大期待:

1、要真实,不要“狗血”

“我们反对的不是拍性骚扰,而是瞎拍!”

正如网友所说:“《底线》里拍职场性骚扰,从取证到立案全程专业,那才叫现实主义。”

观众渴望看到有社会价值的创作,而非消费痛点的流水线产品。

2、要力量,不要“圣母”

对比《她和她的她》中受害者艰难维权的心路历程,《难哄》女主的“以德报怨”显得格外刺眼。

年轻观众更期待“爽文式反击”:“凭什么总要受害者宽容?我们要看的是恶有恶报,《黑暗荣耀》!”

3、要警示,不要“教学”

中国传媒大学学者指出:“密集展现侵害过程却省略法律后果,可能产生‘犯罪示范’效应。”

这一点在《难哄》醉酒男入室片段中尤为明显,详细展现犯罪手法却草草收场,现实里至少三年起步,编剧法考没过吧?

观众早就不吃“虐女捧男”那套了,拒绝“蹭痛点式创作”,别把观众当韭菜割了!

结语:比“删片段”更重要的是重塑创作观

《难哄》这场争议事故,本质是行业“热搜式创作”的现世报,把性骚扰当剧情快消品,把女性痛苦当流量兴奋剂。

当观众用梗图、短视频和差评反击时,其实在喊话整个行业:“我们要看的是照亮现实的光,不是编剧硬塞的工业刀片”。

当某天影视剧中的性骚扰情节不再引发群嘲,而是成为普法课堂或维权指南,或许我们才能说:这个时代的故事,配得上观众的期待。

===========分割线===========

欢迎转发、收藏、点赞、留言!

您的肯定就是最好的支持!

若您有不同观点,我们一起讨论交流!

0 阅读:9
昏鸦的小窝

昏鸦的小窝

热门影视剧的解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