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装修的时候,可能都没咋留意厨房水槽,就觉着它不过是个盛水洗菜的简单容器。
但真要过日子了,才知道这水槽在日常生活里可太关键了。就拿我家来说,之前选对了水槽的时候,每次洗碗、洗菜啥的,那叫一个顺手,整个厨房用起来都特得劲儿,使用体验 “蹭蹭” 往上涨。

可要是不小心选错了,麻烦事就一桩接一桩。堵个水、溅个水出来,收拾起来都能把人烦死。
如今,有6种厨房水槽越来越不流行了,等你看完它们那些让人头疼的缺点,自然就懂为啥大家都不爱用了。
1、不锈钢双水槽
以前,不锈钢双水槽挺受欢迎的,大家觉得它能把洗菜、洗碗的功能分开,看着挺合理,可现在的情况变了。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三代同堂,厨房里的锅具尺寸也越来越大,很多家庭都有那种大口径的炒锅。
用不锈钢双槽水槽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双槽的单侧空间常常不够大,炒锅放进去都费劲,更别说好好清洗了,稍微动一下,水花就溅得到处都是。

而且,双槽中间有个固定的隔板,在清洗一些长条形菜板时,特别不方便,根本没法把案板完全浸泡在水槽里来洗。

现在越来越多人都习惯于使用单槽,再配上一个沥水篮。
这样使用起来更灵活,洗蔬菜的时候,把沥水篮放进去,洗完直接提出来就行;洗锅的时候,把隔板啥的都拿掉,整个水槽空间都能利用起来,方便多了。

2、陶瓷材质水槽
曾经有一段时间,陶瓷水槽曾经因为外观好看,受到过不少人的喜欢,但后来人们发现它的缺点实在太多了。

首先,陶瓷的硬度低,锅碗瓢盆不小心碰撞一下,就容易出现裂纹。

而且,油污一旦渗进陶瓷釉面,就很难清理,时间长了还会发黄。
还有,陶瓷水槽边缘一般都是直角设计,这地方特别容易藏污纳垢,每次清理都得费好大劲。

在现在的厨房装修中,大家更看重耐用性,陶瓷水槽显然不太符合要求。
相比之下,石英石或者纳米涂层不锈钢材质的水槽,更结实耐用,也更好打理。

陶瓷水槽除非是那种特别复古风格的装修,或许还能派上用场,一般家庭使用,实在是中看不中用。
3、带内置沥水架的水槽
带内置沥水架的水槽,设计初衷是好的,想着能方便沥水,但实际用起来,问题也是一大堆。

内嵌式沥水架占了主槽不少空间,导致洗菜、洗碗的时候互相干扰,施展不开。
而且,沥水区经常有积水,时间长了容易滋生细菌,对健康不利。金属支架还容易和餐具摩擦,留下划痕。

现在大家更倾向于使用外置折叠沥水架,需要的时候,把它展开挂在水槽边缘,就能用来晾干餐具;不用的时候,收起来就行,还能腾出空间给主槽使用。

推荐大家选硅胶材质可伸缩的款式,既实用又不影响正常洗刷。
4、深度不足18cm的浅水槽
浅水槽,也就是深度小于18cm的水槽,现在基本没人用了。为啥呢?因为它溅水太严重了。

洗碗的时候,手臂稍微动一下,就容易碰到槽壁,水就溅出来了。
经过实测,水深在20-25cm的时候,能有效阻隔油污飞溅。

所以现在改造厨房水槽,建议优先选大单槽,深度最好大于20cm,长度大于75cm,这样的尺寸,能同时容纳32cm的炒锅和砧板。

再搭配一个抽拉龙头,冲洗的覆盖面积能提升40%,使用起来特别方便。
5、彩色亚克力水槽
还真的有人装彩色亚克力水槽,刚装的时候看着挺好看,造型独特,颜色鲜艳,但它有多好看,就有多难用。

这种水槽特别容易显旧,尤其是从厨房窗户阳光直射的地方,很快就会褪色发白。
而且亚克力材质耐热性差,稍微放个热锅,就会留下烫痕。

现在流行的是枪灰色纳米水槽或者纯黑花岗岩材质的水槽,不仅颜值高,耐脏指数还提升了3 倍。
要是打算改造水槽,选这种深色系水槽的时候,要注意搭配浅色台面,不然整个厨房空间会显得很压抑。

6、台上盆安装方式
台上盆这种安装方式,以前很常见,因为它安装简单,直接把水槽放在台面上,用玻璃胶固定就行,但时间长了,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台上盆边缘和台面接触的地方,打胶处特别容易发霉变黑,看着就恶心。
而且,台面上有点水渍啥的,清理起来很麻烦,因为水槽边缘比台面高,水很难直接扫进水槽里。

现在流行的是台下盆或者无缝一体式设计。
就拿台下盆来说,台面和水槽的接缝往下移了大概2cm,这样用刮板就能直接把积水扫进水槽,不会留下藏污纳垢的死角。

不过要注意,改成台下盆的时候,一定要加固一下承重结构,不然水槽用久了容易脱落。

以上就是这 6 种厨房水槽不流行的原因。大家在装修或者改造厨房水槽的时候,可得多留意,别选到这些不好用的水槽,不然以后后悔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