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状元的两首七绝,襟怀宽广,颇有诗圣杜甫的遗风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9-21 05:07:23

诗歌抒写心声,传达深情,反映了作者的主张和立场。面对同一种景物,有人喜欢从正面描写,有人则愿意从侧面烘托;有人只是泛泛而谈,有人却可以层层深入。

诗人不仅要有扎实功底、富于想象,而且还需具备仁者情怀、宽广胸襟,才能让笔墨中流淌真情,文字间讴歌壮美。下面分享清代状元的两首七绝,襟怀宽广,颇有诗圣杜甫的遗风。

汝宁夜雪

清 · 陈沆

卷地风声到枕边,夜深寒逼汝南天。

拥衾莫叹风尘苦,多少饥鸿雪里眠。

陈沆是清代诗人,状元才子,曾被名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他34岁时考中进士一甲第一名,此后便进入翰林院,后来又当过主考官、以及四川道监察御史。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羁旅途中,反映了作者在河南汝南时的切身感受,令人赞赏不已。

白天时阴云密布,令人倍感压抑。到了上半夜时,气温变得极其寒冷,更有凛冽的寒风,不断地从门窗的缝隙里侵入,并在枕边呼呼作响,让才子辗转难眠。

“卷地”二字,描绘了北风呼啸,大地上宛如奔腾着千军万马,又似风神在狂啸,整个大地都在震颤。一个“逼”字,刻画出寒意袭人,冷清的客房、很薄的被子,显得那般凄凉,诗人虽然蜷缩成一团,身体却还是直打哆嗦。

诗人此时忽然想到,自己毕竟可以拥衾而眠,比起那些在冰天雪地里无家可归的人们,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要知道大雪纷飞的日子,即使路有冻死骨,却依然有人醉生梦死,只顾安逸和享受,根本不会想到雪中送炭。

饥鸿,是指那些忍饥挨饿、背井离乡的百姓。正如杜甫所言,人事多错迕,到处潜悲辛。作者没有一味地悲叹羁旅艰辛、风尘之苦,而是设身处地地为那些“饥鸿”考虑,即使自己客旅他乡,无能为力,也算是具有仁爱之心了。

喜得舍弟书

言多慰藉翻成愧,看到平安可当归。

一事传来消息好,江乡稻比去年肥。

陈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很小就被世人惊叹为天才。他博学多识,同情平民百姓们的艰苦生活,其很多诗篇就反映了百姓们的疾苦,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题目中的舍弟,是古人对亲弟弟的谦称。“喜得”二字,说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难以畅通,人在宦途,身不由己,可谓家书抵万金。

弟弟在家书中写了一些安慰哥哥的话语,估计是不想让他分心。哥哥当然知道家人是报喜不报忧,心中反而由刚开始的极其喜悦,转为一种深深的愧疚。

多年以来,诗人一直在外奔波,无法在双亲面前尽孝,也无形中加重了弟弟的负担。好在书信中报道一切平安,诗人一颗悬着的心,忽然就安定了下来,也相当于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第三句又显得非常开心,因为弟弟告诉了他一件好事情。读到这里,如果不知下文,大家或许会有不同猜测,可能是弟弟喜得贵子,可能是父母病体痊愈,以及其它各种好消息。

不过诗人最关心的事情,可能与大家的想象出入很大,“江乡稻比去年肥”,这一句既显得大喜过望,又彰显出诗人对乡亲们的关心,并由衷地高兴田地里取得了大丰收。

仁爱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精神和行为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人从小受到熏陶,认为恻隐、羞恶、恭敬以及是非之心,应该人皆有之,也会秉持仁者爱人的良好风气。全诗一波三折,情感真挚,文字朴实,细腻地刻画出一位状元才子的宽广胸襟,颇有诗圣杜甫的遗风。

0 阅读:68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