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以“颦颦”赠林黛玉,不想二字概括一生,未来让他追悔莫及

胡翻红楼说 2024-08-29 13:36:37

林黛玉初来荣国府,与贾宝玉初见便大吃一惊,暗道这人好生熟悉。两个人的三生三世情缘也由此正式展开。

不提神话故事,贾宝玉和林黛玉彼时虽说一个八岁一个七岁,却也是一见如故,并不生疏。

贾宝玉更是自来熟,上来便给林黛玉取了一个“表字”。

(第三回)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表字”对应“尊名”,是古人常见的“名、字”分离。

比如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就是名海字如海。贾政也是字存周。“字”被作为对“名”的进一步解释。

古人称呼也有规矩。长辈和平辈大多不称其名,而用其字、号。

像贾雨村,姓贾、名化、字时飞、号雨村。贾政作为长辈称他“时飞”或者“雨村”都可。而同辈中居长者,也可以“时飞”“雨村”称之。但年幼或者自认位卑者,就要在字号之后,加一个“兄”以示恭敬。关系不熟则称姓加兄不称名字。

林黛玉名“黛玉”,开始说是乳名。但古代女子往往不取学名,乳名也就成了名字。

贾宝玉问她“尊名”,也就是“黛玉”二字。又问她有没有“表字”,黛玉如实回答说没有。

于是贾宝玉就发挥他的学识,从林黛玉的“黛玉”衍生出“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再由“黛”而及“眉”。

若是直用“眉”字则不美。他见林黛玉的形状:

(第三回)“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黛玉风姿更胜“西子捧心”之美。而“颦”字本源于西施,再联系黛玉之貌、之情、之病,由眉梢眼角的情态,“颦”可谓活脱脱便画出了她的精神。

“颦颦”二字堪称是对“黛”字的进一步褒扬和诠释,实为绝妙。

所以,贾宝玉给林黛玉取这个字,她也非常愿意。日后薛宝钗便常称呼她颦儿,脂砚斋也称之为颦卿。

但“颦颦”二字,曹雪芹可不止赋予它如此意思。读书人要明白《红楼梦》中的名字,都包含了丰富的伏笔和线索。

首先,贾宝玉送给林黛玉的这个“颦颦”,颦字由眉到眼,要契合“还泪”之说。

而林黛玉之泪,源于贾宝玉之情。由泪而病,导致林黛玉最终泪尽而亡的结局。

“颦”字也是林黛玉一生的写照。

其次,“颦”字对应的是西施,也在影射林黛玉的人生和结局。

王夫人深怨林黛玉,便借骂晴雯病西施之口,表明她对林黛玉和宝黛姻缘的坚决反对。

王夫人的反对,更让林黛玉最受煎熬和折磨的精神压力,因此而“颦”也是一个重要伏笔。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不要忽略了“西施”对林黛玉的关键影响。

最后,林黛玉与西施。

林黛玉被称“病如西子胜三分”,又被王夫人讽刺“病西施”,她自己也创作了《五美吟·西施》,加上贾宝玉给她取的“颦颦”二字……西施无疑对林黛玉来说至关重要。

西施的故事世人耳熟能详,她本是越国一个浣纱女。因越国与吴国争霸失败,不得已越王勾践做了人质,采用范蠡的主意,送美女于吴王夫差,西施因此而入吴宫成了吴王妃子。

民间传说西施本与范蠡挚爱,却为了家国不得已委身吴王。而日后越国击败吴国,西施却已身死。

西施的故事与林黛玉极为契合,就在于她被迫入吴宫为吴王妃子的经历,揭开了林黛玉的真实结局。

林黛玉作《五美吟》感叹自身,从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和红拂五人,全都是夹在两国之间为人妃妾的女子。

而《五美吟》之前就是“群芳夜宴掣花签”,为众人之姻缘签。

林黛玉的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又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与西施入吴宫的历经几乎一样。显然不是巧合。

贾探春给林黛玉取名潇湘妃子,也是娥皇女英姐妹同嫁舜帝的典故。

林黛玉为“妃”,从西施、王昭君和潇湘妃子三人的经历和典故被证实。

而贾宝玉也说黛玉日后做了“一品夫人”后“病老归西”。一品夫人就是帝王妃的品级。

群芳夜宴掣花签,林黛玉得了芙蓉花签的“昭君出塞”故事伏笔,随后就有了《五美吟》的祭祀,可见二者相辅相成,既注定林黛玉为妃妾,也注定她要离开贾府,被迫与贾探春二女同嫁异国为王妃,并很快泪尽而亡。

“颦颦”将林黛玉的命运指向重点,借西施的典故,还原出林黛玉的人生和结局,是非常重要的线索。不多赘述了。

胡翻红楼,翻出一个真正的真相

0 阅读:2

胡翻红楼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