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经济形势下行,各大公司开始实施收缩性战略。连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也不得不加入裁员大潮中,包括游戏业务、手机百度等盈利性偏弱的部门都在实行员工优化。
职场机遇瞬息万变,工作的意义也在被重构,不同的职场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的职场生存状况。内卷的能否一卷到底,躺平的到底有没有躺赢?近日,职场社交平台旗下的脉脉人才智库发布的《告别氪金时代人才吸引力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全方位记录了2021年的职场生态,也被认为是一份升职打怪最权威攻略。
八成人不享受躺平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基于不同的价值观,职场人的表现也有霄壤之别。“躺平”上榜2021年度网络十大流行语榜单。与之相对应的热词,则是“内卷”。
躺平指的是不再鸡血沸腾,不再积极努力、渴求成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有说法称,社会存在内卷现象或许是年轻人想要躺平的关键内因。身处基层的年轻职场人内心抗拒无效竞争,却被迫置身其中。他们用“躺平”来暂时逃离,心中却仍然感到焦虑。
脉脉创始人、CEO林凡指出,新冠疫情、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新技术周期、新的人口趋势交叠,构成了当下社会的焦虑底色。而焦虑在当代年轻人、中产阶层、精英人群之中的感知尤为显著。
一方面,多数职场人没有躺平的资本,另一方面“躺平一时爽,蹉跎枉断肠”,放弃积极进取带来的是后续无尽的尴尬。
脉脉报告显示,大部分职场人选择不 “ 享受躺平 ” 。选择“ 不躺平 ”和“ 躺平有时会焦虑 ”的职场人比例相当,分别为32.4%和33.6%。“享受躺平”的职场人较少,仅占比21%。
工作年限越长,越选择不躺平,已参加工作十年以上的受访职场 人 ,4 7 % 的 选 择“ 不 躺 平 ”。
中年人不躺平,有人是因为职业渐入佳境,有人出于“中坚力量”责任感,还有人是因为生活压力。
与之对应,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有33%选择“享受躺平”, 而在十年以上职场人中,这一比例仅占15.4%。
综合分析《报告》的数据可以发现,绝大部分人是在“享受躺平”与“主动内卷”这两种相对极端的状态之间纠结、 讨论与左冲右突着。
不难看出,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越发显现。2021年,选择读博、考研、MBA学习等“充电方式”被推崇。
有说法称,朋友圈炫富的最高境界不是豪车、名表和各种大LOGO,而是名校的通知书。可见,终身教育已成为职场人标配。
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对于职场人深造的态度也被扭转。之前的用人单位担心,充电学习与工作冲突。而如今用人单位不仅更倾向于选择有自我驱动能力,能做到终身学习的员工,还会为其提供学习的机会。
脉脉报告数据显示,“持续学习”是职场人公认的职业成功最关键 因素,其次是“机遇运气 ”和“ 人 脉 资 源 ”。职场人认为对职业成功影响最小的因素是“家庭背景 ”。
对于职业教育的反思在2021年成为热点。政府政策层面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而“职业教育”培训类的公司也正在兴起,但是,当下职场人所需要的学习,并非只是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
职场人最想学习的是“个人软实力”, 而对“文史哲通识教育”学习需求最低。
数据显示,53.8%的受访职场人希望提升外语 、心理知识 、谈判与沟通 、领导力等软性技能,47.7%的人想提升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能力。
当代职场人不再“唯学历论”,受访职场人普遍认为“ 职 场 经 验 ”比“ 学历文凭”更加重要。
新经济赛道提供职场新动力2021年在政策性引导下,多行业遭遇黑天鹅,职场人对于行业的选择变得更加谨慎。
2021年,新经济的不少领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变化,首先,2021年互联网大厂依然是避风港,人才净流入的TOP3企业是新“BAT”组合。这里的新BAT是指字节(ByteDance),阿里(Alibaba)和腾讯(Tencent)。其中字节在人才招聘方面尤其“凶猛”。
因此2021年的新经济公司人才流入Top榜,上半年和下半年有明显分化。
字节跳动继续成为引才王者。由于组织架构调整和降本提效策略的实施,快手下半年人才流入趋势减弱。
其次,从新经济领域来看,教培行业受“双减”影响,上半年和下半年出现分水岭式变化。上半年大量引才的K12类在线教育公司下半年从Top20榜单消失,但职业教育公司开课吧崛起。
但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芯片产业支撑了今年的就业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更是今年的机遇之王。下一个“BAT”或将在新经济领域产生。新能源汽车公司2021年下半年强势引才。
就此来看,择业择行需谨慎,不仅要重视薪酬福利、公司名气等,还要考虑宏观经济形式、产业政策走向等;而对于职场人而言,反内卷不意味着要躺平,唯有日日精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职场中不断破局。林凡在演讲中提出“新的制度规则、新的世代人群、新的专业技能正在形成,少数人的淘金时代正在结束,多数人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