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将迎来“关键一周”。
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险!险!险!
李在明因为一念之差错失了良机,而尹锡悦已经瞅准机会。
看来韩国的这场总统之争,谁都别想赢。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沉默了许久的人物,又要登上舞台了。

他就是韩德洙。
而他的出现,又将给本来已经十分混乱的韩国局面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又为何说李在明“晚了一步”,他犹豫了什么?
此外,尹锡悦弹劾案不仅有两个“结果选项”,另外一个大家可能没有想到。
耐心看完,希望本文能解答您心中的疑惑!
韩国又传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韩德洙弹劾案将于当地时间3月24日上午10时宣布判决结果。
我们知道,他是因为拒绝任命国会方提名的3名宪院成员才被弹劾的。
当然了,他还有辅助或者默许尹锡悦发动内“乱”的嫌疑。

所以韩德洙弹劾案的结果,很可能与尹锡悦案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标尺”,来分析后者的结局。
这就产生了两种可能。
其一,弹劾没有获得通过,他将立即复职,再次成为代总统,崔相穆也就随之卸任。
是不是很有趣?
其二,他被弹劾下台,这也就意味着尹锡悦大概率难以善终。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晚了一步”指的是李在明弹劾崔相穆的事儿。
如果24日宪院宣布韩德洙复职,那他显然也不会任命马恩赫,更不会向李在明低头。
此外,尹锡悦案也可能会在下周公布结果。
而让崔相穆下台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到弹劾通过的时候,尹锡悦是去是留早已经见分晓。

也就是说,宪院“8人制”基本已经成为定局,马恩赫挤不进去了。
不仅如此,这还与李在明本人的大选资格密切相关。
如果他早点选择弹劾,那么案子不至于拖延至今,马恩赫的加入还可以增加尹锡悦下台的可能性。
可他犹豫了,给了对手一个机会。
当地时间3月26日,李在明涉嫌违反大选有关规定的二审结果也将宣布。
如果维持一审的判决,他将获“刑”1年,缓期2年执行。
当然了,他不会真的去坐“牢”,因为缓期其实就是给他操作的空间,还可以保释、假释,或者监外执行等,以他在韩国的资源、人脉、关系和影响力,不可能做不到这一点。

然而,这将使他失去参与新一届总统大选的资格,这才是他最担心的,因为一旦尹锡悦下台,提前大选就会到来。
而弹劾案宣判的日期已经近在眼前,李在明本人却掉了链子。
试想:如果他当初早点推动对崔相穆的弹劾的话,事情还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吗?
况且,尹锡悦难道坐着等待结果吗?
显然不会。
他一定会瞅准时机下手。
就像李在明团队的人揭发他一样,他也会找人四处搜罗李在明的不“法”行为,并作为证据提交给判决机构。
这就增加了李在明案成立的可能性。

至少对于韩国“执党”来说,这么做很有必要,因为李在明的支持度实在太高,而他们推出的人选不具备竞争力,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定然会输掉大选,这毫无悬念。
所以他们要想方设法地让李在明失去大选资格,才能与“野党”一战。
也就是说,韩国乱局又增加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尹、李二人谁也笑不到最后,谁都别想赢。
尹锡悦危、李在明险,两虎相争,也可能是在为别人铺路。
在这“关键一周”,许多疑问将会得到答案,但不管结局如何,韩国终将有一“变”。

通过尹锡悦事件,韩国人已经充分认识到“总统之制”的不足。
例如,“执党”人士吴世勋就曾提议“改制”。
李在明显然也有这样的想法。
不改不行,不变也不行。
韩国人的心中早已萌生了一个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任总统,没有几个是得到善终的?
所以无论是谁上台,韩国都将有一“变”。

而今李在明已经穿上防“弹”背心,看来是到最后时刻了。
那么大家认为尹锡悦下台的可能性有几分?
李在明又是否会再次与总统之位擦肩而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