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春意正浓,昆明市民踏青祭扫、亲近自然的热情高涨。然而,随着气温回升、风力增大,森林火险等级持续攀升,防火形势严峻。在这背后,有一群人默默筑起“防火墙”,用行动守护着春城的绿水青山——他们就是昆明森林消防队员和无数基层防火工作者。

今年清明,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在重点火险区、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等地开展专项行动,通过携装巡护、设卡检查、火源治理等方式,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五华区对涉林区域实行全域封山管理,所有入山人员必须实名登记、扫描“防火码”,严禁携带火种;红云街道每天派出20人专业队伍在长虫山等重点区域巡查,杜绝一切野外用火行为。全市还启用2103个防火检查卡点,12923名护林员全员上岗,形成“山头有人守、路口有人查”的严密防线。

昆明市依托“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视频监控等手段,实现90%以上林地的火情烟雾识别覆盖。例如,东川区拖布卡镇在松坪防火卡点安装智能摄像头,实时监控林区动态;安宁市则通过无人机对电力线路、林缘地带进行高频次巡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科技的加持,让防火工作从“人防”向“技防”升级,效率大幅提升。

“进山不带火,入林不吸烟”——这样的标语在昆明各林区随处可见。消防部门联合社区开展“敲门行动”,通过案例警示、宣传单发放、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将防火知识送到千家万户。西山区碧鸡街道在进山道路悬挂千余条横幅,用真实火灾案例警醒群众;五华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火案专题,以案释法,让防火意识深入人心。同时,文明祭祀理念被大力倡导,鲜花祭扫、网络追思逐渐成为新风尚。

昆明各级扑火队伍实行24小时待命,专业装备和物资提前布防到重点区域。例如,拖布卡镇在防火卡点储备风力灭火机、防火服等物资,确保“一分钟响应、三分钟出动”。森林消防总队还在安宁、玉龙雪山等8处重点区域驻防396人,形成“保住重点、辐射周边”的救援网络。此外,全省布防的11架消防直升机随时待命,仅一季度已处置多起违规用火,空中巡护面积覆盖云南80%国土。

昆明的清明防火防线,是无数人用脚步丈量山林、用科技紧盯隐患、用责任筑牢的屏障。但防火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更需要每位市民的参与。文明祭扫、遵守规定、主动监督——每一份微小的努力,都是对春城绿色家园的珍视。这个春天,让我们共同守护昆明的“森”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