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的匡衡,艰难地成为了丞相,而后被人弹劾冤枉吗

肖邦青史谈 2021-10-15 13:40:14

匡衡是汉元帝时期的丞相,然而他最有名的事是凿壁借光。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因此他凿壁借隔壁邻居家的灯光来学习,经过艰苦的努力,他终于考取了官职,进入了仕途。

他的仕途一路顺风,很得汉元帝的赏识,最后做到了丞相,然而到了汉成帝时,他却被罢免了官职。一个人如此有能力才学的人,为什么会最后被罢免呢?其原因有两点。

1、为官的风格

匡衡的为官风格偏软,并不是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他向汉元帝进谏时都是引用《诗经》来说明道理,而且他弘扬儒家的礼让之风,所以他的这个风格反而是得罪了一些大臣,遭到了弹劾。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汉元帝重用宦官石显,导致了石显专权乱政,可是匡衡却没有能及时劝谏汉元帝,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宦官的专权。

由于汉元帝宠信石显,匡衡也就没有直接弹劾石显,而是等到汉成帝即位后,才弹劾了石显。这样一来,王尊不满意了,他认为匡衡与石显是一伙的,于是上奏弹劾匡衡要将匡衡治罪。

可是汉成帝看在匡衡是老臣的份上,给了匡衡面子,没有治罪匡衡,反而将王尊贬出了朝廷。

虽然汉成帝如此处理平息了弹劾事件,但是匡衡与大臣们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也动摇了匡衡为官的根基。

2、朝臣对匡衡不满

石显的事件虽然结束了,但是朝臣认为王尊受处罚是冤枉的,因此他们都怨恨匡衡。由于匡衡受到汉成帝的器重,因此匡衡在汉成帝即位后,仍然是丞相。

这使得大臣们很不满意,于是有人再次弹劾匡衡非法扩大封地,经查确实有其事。于是汉成帝罢免了匡衡的官职,把他贬为了庶人。

其实这件事并非匡衡有意所为,而是他的封地的地图标示有误造成的。但是匡衡与其他大臣之间的矛盾很深,也就没有人出来为他辩解,所以最后匡衡只好告老还乡。

“匡衡被贬”很委屈,也可以说不委屈。首先,石显受汉元帝器重,因此匡衡知道弹劾石显并不会成功,甚至还会受到石显的迫害,所以匡衡就默认了石显的专权。

然而到了汉成帝即位后,匡衡就弹劾了石显,结果弹劾成功。从这一点来看匡衡是有智慧的,他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能成功。

其次,汉元帝想保匡衡没错,但是因此贬黜王尊,也大可不必。汉朝几代皇帝的做法,也给臣子们造成了,匡衡受恩宠的错觉,使匡衡成为了众矢之的。

最后,匡衡缺乏与其他大臣的沟通,以至于误会越来越深。如果事后匡衡及时与其他人沟通,或者在王尊被贬时,替王尊求情,也许事情不至于到最后一步。因此匡衡被人弹劾也有他自身的问题。

由此可见,我们被一个人误解,有可能是别人的误解,如果我们被大多数人误解,那我们就一定会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毕竟众叛亲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受到众人冤枉时,我们当多从自身找原因,及时纠正自己的言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汉书·匡张孔马传》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52
肖邦青史谈

肖邦青史谈

了解古人的故事,增长我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