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竹瓦公社农民取土,挖出一批3000年前的西周窖藏国宝!

汉武帝的夜光杯 2024-07-30 16:46:35

彭州竹瓦乡,这片静谧地镶嵌于成都平原腹地,成灌铁路如一条时代的纽带,轻轻绕过其南缘,而青白江区则以北望的姿态,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宁静与深邃。在这片看似平凡无奇的土地上,历史的尘埃之下,却潜藏着一段段未被时光遗忘的神秘往事,等待着有心人的发掘与解读。

1959年的那个冬日,寒风凛冽,却也未能阻挡住历史的脚步。在兴修水利、铺设成灌铁路的浩大工程中,新繁县民工大队的辛勤身影在彭县(今彭州)东郊的竹瓦街(今竹瓦乡)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次不经意的挖掘,竟意外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一个大陶缸重见天日,其内所藏的21件铜器,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静静地诉说着古代文明的辉煌与沧桑。这批铜器,包括8件精美的容器与13件锋利的兵器,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铸造技艺,更成为了研究西周时期社会生活、文化习俗乃至军事力量的珍贵实物资料。

竹瓦文物挖掘出土

岁月流转,转眼已是二十余年后的1980年。竹瓦街已更名为竹瓦公社,这片土地再次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它的不凡。2月14日,公社七大队四队的社员在取砖瓦土时,无意间触碰到了历史的脉搏,又一批青铜器破土而出,仿佛是对过往岁月的又一次深情回望。老一辈人的记忆中,1959年的那次发现依旧鲜活,他们迅速将这一消息上报,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川博物院迅速响应,派遣了一支由考古发掘专家与研究人员组成的队伍,携手彭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奔赴现场。经过细致的勘探与发掘,这批青铜器被确认出土于竹瓦街北约1公里处,紧邻成灌铁路,且与1959年发现的西周青铜器窖藏地点仅相隔25米之遥,这一发现无疑为研究该地区的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实物证据。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批青铜器被精心放置于一个巨大的陶缸之中,陶缸虽已破碎,但其制作工艺之精湛、纹饰之繁复,仍能让人感受到古人的匠心独运。陶缸里装着19件器物,4件铜罍、15件兵器。缸内所藏的铜器,尤其是那件人面牛纹大铜罍,以其独特的造型、复杂的纹饰和厚重的历史感,成为了此次发掘的亮点。

罍是盛酒器,《诗·周南·卷耳》记载:“我姑酌彼金罍”。金罍指的就是就是铜罍。

1980年出土的牛纹铜罍

牛纹铜罍,这一件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青铜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成为了巴蜀地区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生动见证。其通高达79厘米,口径为26.5厘米。

此器造型之别致,令人叹为观止。覆豆形盖的设计,既实用又富有美感,顶部盘曲的蟠龙仿佛正欲腾空而起,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动感和生命力。而龙头则巧妙地化身为把手,以浓眉大眼的人头形象呈现,这种人与兽的巧妙结合,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非凡创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神秘力量的崇拜与敬畏。四周饰以饕餮纹,更添几分神秘与威严。

盖盘上,四头跪牛两两相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正在进行一场古老而神圣的仪式。直口、方唇、高颈的设计,使得整个器身显得挺拔而有力,圆腹下部内收,圈足稳固,既符合力学原理,又兼顾了审美需求。颈肩及圈足上各饰弦纹二周,简洁而不失庄重,肩部再次饰以四牛,与盖盘上的跪牛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器双身共一牛首耳的设计,以及双耳间浮雕羊头的间隔,这种独特的造型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铸造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动物图腾的崇拜与融合。腹下饰一牛头小鼻,更是点睛之笔,使得整个器物在庄重之中又不失活泼与灵动。

值得一提的是,从牛角等造型特点看,所饰之牛,都有一对弯曲的牛角,当为四川地区耕田的水牛形象。由于该罍装饰的牛纹较多,因而也有人将该罍称作牛纹罍的。

此次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西周时期四川地区青铜文化的认识,也为我们揭开了一段段尘封的历史记忆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彭州竹瓦乡,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等待着更多人去探寻、去解读、去传承。

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牛纹铜罍不仅被赋予了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更成为了四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和学者前来观赏与研究。它不仅是巴蜀青铜器的代表,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璀璨明珠,永远闪耀着智慧与美的光芒。

0 阅读:64

汉武帝的夜光杯

简介:初从文,后挖土,现写文章!所有文章都来源于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