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选择题40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流星现象
【答案】1.D
【解析】1.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故选D。
2.地球的形状是( )
A.一个圆
B.一个平面
C.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D.一个正方体
【答案】2.C
【解析】2.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了现代借助现代测量仪器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C。
3.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答案】3.D
【解析】3.连接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是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是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西,长度不相等(与赤道距离相同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故选D。
4.在地球仪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答案】4.C
【解析】4.地球上的纬度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越来越大,但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选C。
5.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
A.0°纬线
B.南北纬23.5°纬线
C.南北纬66.5°纬线
D.南北纬90°纬线
【答案】5.A
【解析】5.纬线长度不相同,其中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0°纬线即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故选A。
6.赤道是( ):
A.形状是半圆形的
B.是所有纬线中最短的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答案】6.C
【解析】6.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赤道的形状是圆形,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还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故选C。
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
A.20°N、20°E
B.20°S、20°E
C.20°N、20°W
D.20°S、20°W
8.图中③地位于④地的(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答案】7.C 8.D
【解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7.依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地经纬度是20°N、20°W.依据题意.故选C.
8.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③位于④地的东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D.
9.地图三要素是指:( )
A.图名、比例尺、注记
B.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C.地图名称、比例尺、方向
D.地图名称、方向、注记
【答案】9.B
【解析】9.地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B符合题意。
10.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当我们在公园游览时,需要寻找景点,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 )
A.公园导游图
B.城市地形图
C.城市政区图
D.气候分布图
【答案】10.A
【解析】10.地图的家族非常庞大,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不同的地图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城市地形图、城市政区图和气候分布图不能显示公园各景点的位置,导游图是景区景点的一种引导标识,是对景点景物相关来历、典故的综合介绍,当我们在公园游览时,需要寻找景点,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公园导游图。故选:A。
11.有比例尺为①1:100000,②1:1000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比例尺较大
B.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较详细
C.②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D.若其中一幅是校园平面图,最适用的是①图
【答案】11.B
【解析】1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题干中的选项,②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最小,地理事物最详细;①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地理事物简单;故AC错误、B正确。要画一幅校园平面图,就用较大的比例尺,②图适宜,故D错误。故选:B。
12.某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
A.3千米
B.30千米
C.6千米
D.60千米
【答案】12.D
【解析】12.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如某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60千米,故选D。
13.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A.济南市地图
B.山东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答案】13.A
【解析】13.图幅大小相等,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题中济南市地图的范围最小,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A符合题意。
14.下列图例中,通常用于表示铁路的是( )
A.
B.C.D.【答案】14.C
【解析】14.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
从图中看出,A表示水库;B表示长城;C表示铁路;D表示国界。故选:C。
15.亚洲地图、中国地图、湖南省地图、株洲市区图,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则其比例尺最小的是( )
A.株洲市区图
B.湖南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亚洲地图
【答案】15.D
【解析】15.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相同图幅的情况下,实际范围越大的比例尺越小,以上四幅地图中,亚洲地图的比例尺最小,故选D。
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比例尺如下,据此回答下面16-17小题。
甲图 1:18 000 乙图 二十七万分之一
丙图 丁图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
16.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17.量得甲图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
A.0.54米
B.54米
C.540米
D.5400米
【答案】16.D17.C
【解析】16.甲图比例尺为 1:18 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0.18千米 ;乙图 二十七万分之一,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7千米;丙图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千米;丁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比例尺越小,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大,所以丁图比例尺最小,D正确。故选D。
17.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如甲图的比例尺是1:18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0.18千米,若量得甲图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540米,C正确。故选C。
读下图,完成下列18-19题。
18.甲地的海拔是( )
A.500米
B.1500米
C.1000米
D.2000米
19.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A.0米
B.500米
C.1000米
D.1500米
【答案】18.B 19.C
【解析】18.甲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甲的绝对高度,又称甲的海拔。从图中可知,甲的海拔是1500米,故选B。
19.从图中可知,甲的海拔是1500米,乙的海拔是500米。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甲的海拔-一乙的海拔=1000米。
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图中A点与B点间的相对高度是( )
A.200米
B.800米
C.1000米
D.1200米
21.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B.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C.高原、平原、盆地、山地
D.平原、高原、盆地、山地
【答案】20.B 21.D
【解析】20.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由两地的海拔相减,由图可知,图中A地的海拔是1000米,B地是200米,所以两地相对高度是800米,故选 B。
21.由图可知,甲地地势平坦,海拔低,属于平原地形;乙地海拔高、内部平坦,是高原地形;丙地是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丁地是海拔高、地势陡峭的山地,故选D。
22.下面四幅图表示的地形依次正确的是( )
A.丘陵 平原 山地 盆地
B.山地 平原 丘陵 盆地
C.丘陵 高原 山地 盆地
D.山地 平原 山地 高原
【答案】22.B
【解析】22.由图可知,图中A是地势陡峭的山地,B是地势平坦,海拔低的平原,C是有一定坡度的丘陵,D是周围高、中间低的盆地,故选B。
读图,所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23-25小题。
23.图中的等高距( )
A.120米
B.100米
C.10米
D.20米
24.从图中可知道,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是( )
A.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B.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无关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D.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2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高凸出,可以判定为( )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盆地
【答案】23.C 24.D 25.B
【解析】23.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米。故选C。
24.读图观察可知,在等高线地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破环的地方等高线稀疏,所以正确的是D。
25.读图可知,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故选B。
26.我国是一个( )
A.没有海域的内陆国家
B.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C.岛屿众多的群岛国家
D.海陆兼备的沿海大国
【答案】26.D
【解析】26.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既不是内陆国家,也不是岛国,更没有独占一块大陆,故选D.
27.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A.省、县、镇
B.省、镇、乡
C.省会、特别行政区、街道
D.直辖市、省会、镇
【答案】27.A
【解析】27.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省(直辖市、自治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故选A。
28.据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4日报道,在前一天举行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以高票赢得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的换届选举,与俄罗斯、古巴等国成功当选。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答案】28.A
【解析】28.从半球位置看,我国全部位于西经20度以东的东半球,全部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故选A。
29.关于我国的自然环境,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B.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自然环境差异大
C.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季风气候显著
D.陆上邻国众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答案】29.A
【解析】29.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A正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且地形复杂多样,造成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故B错误;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亚欧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的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所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与我国国土面积无关,故C错误;我国陆上邻国多与资源丰富无关,故D错误。故选A。
30.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
A.俄罗斯、美国
B.加拿大、美国
C.俄罗斯、加拿大
D.美国、巴西
【答案】30.C
【解析】30.根据我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进行分析解答。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C正确。故选C。
读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下列31-32题。
31.上图中,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湖北-鄂-武汉
B.②-山东-鲁-长沙
C.③-云南-云-成都
D.④-广东-粤-福州
32.小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家乡所在的省区可能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31.A 32.D
【解析】31.图中①是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是武汉,②是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是济南,③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省会是昆明,④是广东省,简称是粤,省会是广州,故选A。
32.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份有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故有两次直射的是云南和广东,故选D。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读图,完成下面33-34小题。
33.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确是( )
A.①﹣﹣甘
B.②﹣﹣琼
C.③﹣﹣滇
D.④﹣﹣贵
34.图中④是云南过桥米线商标。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蒙自过桥米线传统技艺 2015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出我国( )
A.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B.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D.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答案】33.A 34.C
【解析】33.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甘肃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回族,甘肃省简称甘,所以A正确;②中的省区轮廓是台湾省,简称台,故B不正确;重庆市简称渝,故C不正确;④所属的省区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根据题意选A。
34.北方地区的主食是面食,故A不正确;地方美食也是人文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故B不正确;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正确;保护古老技艺是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3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下列情况不容易爆发疫情的是( )
A.海鲜市场人员密集,人员流动大
B.冬季人体免疫力下降,且遇上春节返乡潮
C.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D.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员流动小
【答案】35.D
【解析】35.新冠病毒容易在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地区传染,如海鲜市场人员密集,人员流动大;冬季人体免疫力下降,且遇上春节返乡潮和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都容易爆发疫情,而山区地形崎岖,人员流动小则不容易爆发疫情,故选D。
36.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
C.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答案】36.A
【解析】36.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突出的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7.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少、东北多
B.西南多、东北少
C.东南少、西北多
D.东南多、西北少
【答案】37.D
【解析】37.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此线以东南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北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南人口多,西北人口少。故选:D。
38.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多西部少
B.山东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之一
B.漠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D.平原、盆地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
【答案】38.C
【解析】38.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多西部少,东部人口密度大部分在50人/平方千米以上,而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都在50人/平方千米以下。故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人口密集,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故B正确。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至腾冲一线为界,故C错误。平原丘陵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利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人口密集,而高原山地地形崎岖,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人口密度小,故D正确。故答案选择C。
腾讯在TMQQ官网首页上线了“中国区域QQ同时在线分布”,实时提供QQ同时在线人数和分布,如下图。完成下列39-40小题。
39.图中大致反映出了我东南半壁人口密集,西北半壁人口稀少,与此递变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黑河一腾冲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40.根据图,下列属于同时在线人数最多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云贵高原
C.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D.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答案】39.A 40.C
【解析】39.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将(云南省)腾冲和(黑龙江省)黑河,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南北方地区分界线都是秦岭-淮河一线,故A符合题意,选A。
40.一般平原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题中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人口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同时在线人数最多的地区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故C符合题意,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