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政策急转,美俄博弈下的乌克兰困局

瑞轩谈国际 2025-03-07 16:09:49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政治立场出现戏剧性转折。这位曾誓言战斗到底的领导人,在3月5日突然表态愿在特朗普主导下实现和平,与此前白宫会谈中"绝不妥协"的强硬姿态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转变不仅暴露乌克兰的战略困境,更揭示大国博弈中小国的生存之艰。

军事僵局与经济崩溃的双重压力迫使泽连斯基转向。乌军反攻行动持续14个月未能突破俄军防线,每日弹药消耗量超过北约产能的3倍。五角大楼最新评估显示,乌军155毫米炮弹库存仅能支撑27天作战。更致命的是,美国国会冻结的610亿美元军援至今未解冻,导致爱国者导弹系统配件断供,30%的防空体系陷入瘫痪。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政策成为转折关键。2月28日白宫会晤中,美国提出将军事援助与矿产协议捆绑,要求乌克兰交出扎波罗热锂矿、顿巴斯煤矿的优先开采权。尽管泽连斯基当场拒绝,但美方随即切断GPS卫星信号供应,导致乌军70%的精确制导武器失效。这种"手术刀式"制裁迫使基辅当局七天后改弦更张。

欧洲盟友的虚与委蛇加速了乌克兰的孤立。英国承诺的23亿英镑贷款附带苛刻条件——需用黑海港口99年经营权作为抵押;德国提供的18辆豹2坦克因缺乏维修配件,实际可部署数量不足5辆;法国总统马克龙虽高调宣称"不排除派兵",但国防部随即澄清"现阶段无具体计划"。这种口惠实不至的支持,使乌克兰的外交空间急剧收缩。

地缘政治的残酷性在矿产协议中暴露无遗。根据美乌秘密谈判条款,乌克兰须将境内已探明的450万吨锂矿储量(占全球8%)交由美国公司开发,收益的50%用于抵扣军事债务。这相当于将国家战略资源拱手相让,却未换取任何安全保障承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对此嘲讽:"基辅正在贱卖国土换取过期弹药。"

战场态势的恶化加剧了政治危机。哈尔科夫方向俄军突然投入T-14阿玛塔坦克群,其主动防御系统使乌军反坦克导弹命中率下降至12%。与此同时,乌克兰征兵办公室数据显示,适龄男性逃亡比例达37%,军队缺编问题触及危险临界点。这些因素叠加,导致泽连斯基支持率暴跌至历史新低,反对派在议会发动第三次不信任动议。

美俄暗流涌动的交易令局势更趋复杂。特朗普私人律师与俄驻联合国代表在纽约的秘密会晤被曝光,涉及乌克兰战后安排的利益划分。虽然白宫矢口否认,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意味深长地表示:"某些建设性对话正在取得进展。"这种大国间的默契,将乌克兰推入"棋子命运"的深渊。

历史经验警示着和平协议的脆弱性。2015年明斯克协议签署后,乌东地区冲突从未真正停息。而今特朗普推动的"速成和平",可能重演波黑战争后的势力分割——将第聂伯河以东变成永久争议区。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显示,已有630万乌克兰人流离失所,这个数字在未来协议框架下或将失去返乡权利。

泽连斯基的妥协既是求生本能,也是政治赌博。在美俄两大力量的挤压下,乌克兰的"第三条道路"已不复存在。当特朗普与普京的握手照片从利雅得传出时,基辅街头的抗议标语道出真相:"我们不在谈判桌上,我们是被交易的筹码。"这场强权游戏终局的到来,或将重塑东欧地缘格局百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