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是国家的,而且是禁钓,为什么渔业公司可以收钱允许钓鱼?

陈纪玩转三农 2025-02-21 12:42:50

近期,一则发生在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景区的钓鱼纠纷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位名叫王宇的钓友在邛海钓翘嘴红鲌时被“罚”500元,可收款的一方居然是西昌邛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这件事引起了好多的疑问。

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邛海的水产资源是国家的,而且全市天然的水域全都不让没经过批准就去钓鱼。那么,为何西昌邛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能够收取费用允许部分人钓鱼呢?

据了解,此前邛海渔业历经多次改革,如今由国资公司接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该公司承担着保护邛海各项规定、渔业资源和生态的重任,并且在这上面投入了好多的钱和精力。

为了控制邛海翘嘴红鲌的数量来保持水域的生态平衡,公司弄出了路亚垂钓生态治理的项目,钓友买了年卡或者日卡,就能在特定的区域和时间里钓鱼。

然而,这一做法看似合理,却也引发了争议。一方面,国有资源本应受到严格保护,禁止一切未经批准的垂钓行为。但渔业公司通过售卖垂钓卡的方式,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开了口子”,让人不禁质疑这种商业行为是否与国有资源保护的初衷相符。

从生态保护这个方面来说,虽说控制翘嘴红鲌的数量也许能让水域生态平衡保持住,可开放垂钓会不会带来新的生态麻烦呢?就像,钓友的活动会不会给其他水里的生物和水域环境带来不好的间接影响?另外,怎么保证钓到的鱼能被好好处理,不会引发病毒感染和把水体给破坏了?

从管理和法律层面分析,渔业公司作为企业,本身不具备执法权。其收取的所谓“资源损害赔偿费”,在法律依据和程序上也存在模糊之处。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和严格的监管机制,这种收费很容易被质疑为“乱收费”。

此外,对于钓友来说,信息的不透明和标识的不明确也带来了困扰。像王宇这样的钓友可能并不清楚具体的规定和收费标准,导致在垂钓过程中产生误解和纠纷。而渔业公司在推广垂钓项目时,是否充分履行了告知义务,也值得商榷。

还有,即使渔业公司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邛海生态,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因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国有资源的长远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总而言之,在国有资源保护和商业开发之间,需要找到一个科学、合理、合法的平衡点。对于西昌邛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的做法,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明确其权利和义务,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生态保护的要求。

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钓友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好邛海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在资源保护的大前提下,任何商业行为都应当谨慎行事,遵循科学规律和法律规范,以实现国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对于邛海的垂钓问题,我们期待能够有一个更加清晰、合理、合法的解决方案。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0 阅读:6
陈纪玩转三农

陈纪玩转三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