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玩“贷中贷”:南京前首富袁亚非断臂求生?

华祥明 2024-08-02 21:58:31

文|商小叔

出品|华祥名财经全媒体

自从陷入债务危机以来,三胞集团和其创始人袁亚非一样,都陷入持续的舆论纷争中。“南京前首富”和“沦为老赖”、“破产了”的前后反差之下,到处是吃瓜群众对时代更替的无限唏嘘与感慨。

有意思的是,就在外界持续关注三胞集团的债务重组计划进展和公司旗下包含健康、消费、科技三大部分在内的业务能否纾解其债务之困时,本应低调渡过这段“尴尬期”的三胞集团,却又因旗下小贷业务再次引发关注。

近期,根据新浪财经转载新经济观察团报道显示,一款名为“捷融小贷”的金融产品,卷入关于“贷中贷”、违规收集信息、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质疑。而在捷融小贷的背后,正是三胞集团。

自身还深陷债务泥潭无法自拔,却能够继续为用户提供贷款,莫非是三胞集团又有钱了?

涉及多重质疑

事实上,并非三胞集团有钱给别人做贷款,而是捷融小贷压根就不是放款方,他只是一个贷款中间平台。

据报道,在媒体小编使用一款名叫“捷融”的小额贷款产品时,发现其存在有多重问题。

比如在点击该产品“公积金用户优享”的借款申请单时,页面显示助贷机构和资金来源都是南京市天下捷融互联网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捷融小贷”)。但在填写了基本收入、公积金缴纳情况、借款需求后,小编收到的却是开头为“蓝色快车”的短信。

此后经过电话沟通才知道,电话联系小编的人隶属于“中财金联”,是一家贷款中介机构,主要服务北京地区53家银行,对借款人不收费,但是贷款成功之后将从银行获得返点。另外,“蓝色快车”代表的是渠道。①

也就是说,虽然用户是通过捷融小贷进行贷款,显示的相关机构信息也是捷融小贷公司,但捷融小贷并不是放款方,只是将用户个人信息收集后“匹配”给了贷款中介。

由此,媒体通过进一步挖掘发现,捷融小贷的《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条款》存在十分“简单粗暴”的情况,用户一旦在页面上提交相关信息,即视为“您同意本协议的全部内容”,同意捷融小贷以以下目的或原因自行或委托、安排第三方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和/或处理(这些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捷融小贷的经销商、广告服务商、数据监测合作方、客户服务商、数据分析服务商等)。①

值得注意的是,捷融小贷并未列出所谓第三方的任何一个具体名称。这也意味着,如果第三方存在信息侵权问题,用户的维权对象将成为一个问题。

此外,类似捷融小贷这类“贷中贷”的情况,一方面用户的个人信息存在被线下贷款中介泄露、被违法交易或被滥用的风险,另一方面在多层营销嵌套下,最终会推高借款成本,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悉,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贷款类APP和贷款中介是监管整治重点。特别是在倒卖客户信息、上游数据提供方也被纳入整治链条的背景下,捷融小贷所存在的这些问题难免会存在隐患。

而深究捷融小贷的背景,三胞集团是最大股东。企查查数据显示,捷融小贷有三家股东,其中三胞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4%,苏州柯利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徐宏持股6%。

同时,大股东三胞集团有股权冻结和股权出质的情况。2018年7月,三胞集团向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质了捷融小贷的股权,出质数额为22200。另外,其法定代表人王翔也已被限制高消费。

还需注意的是,成立于2016年8月的捷融小贷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3亿元,而按照《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于经营网络小贷业务最低10亿元实缴资本的规定,捷融小贷暂未满足。

债务危机待解

那么,捷融小贷到底有没有问题?其涉及的多项质疑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呢?

相信随着媒体的曝光,相关监管机构会很快给出答案。只是在此过程中,如若捷融小贷真的存在问题,对大股东三胞集团而言无异于再添“重锤”,因为三胞集团早已处于自身难保的境地。

作为一家拥有宏图高科(600122.SH)、南京新百(600682.SH)、富通电科(新三板837438)等多家上市公司,以及宏图三胞、广州金鹏、安康通、以色列纳塔力(Natali)、美国丹瑞(Dendreon)等大量国内外重点企业的集团,自2018年7月爆发债务危机、袁亚非成为被执行人、股权遭冻结、受到高消费限制以来,三胞集团遭遇了长期的危机,一直到现在仍然未能走出来。

去年2月底,主业为经营3C线下连锁卖场的宏图三胞被南京中院受理了破产清算,一代人的电脑城记忆就此“陨落”。

要知道,曾经作为南京招牌之一的宏图三胞,一度门店遍布大江南北。创始人袁亚非财富也多次登上南京首富的宝座。早在2006年底的时候,宏图三胞的门店数量就曾达到589家,但在2022年三季度末,宏图三胞旗下所有3C零售连锁业务实体门店被曝全部关闭,直至破产。②

去年6月,宏图高科宣布退市;今年6月末的最新公告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末,三胞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内有息债务余额为313.2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有193.87亿元,占比超过六成,信用类债券总额为67.56亿元,已逾期49.86亿元。②

能够看到,虽然宏图三胞和宏图高科只是三胞集团海量业务版图中的一部分,公司也正在积极推行债务重组计划,并在4月时宣布其《重组协议》签署比例已达67%。但债务压顶之际,公司前景仍然称得上是风雨飘摇。

不可否认,庞大的商业版图可以帮三胞集团“撇清”旗下宏图三胞破产清算、宏图高科退市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债务暴雷与大量债务待偿还的事实也证明,自宏图三胞出现问题以来,三胞集团遭遇的是“伤筋动骨”,想要解决流动性危机,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不管如何,类似捷融小贷这样的金融业务,都不该、也不能成为三胞集团纾困的抓手。

成也杠杆、败也杠杆的袁亚非,此前正是凭借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段才走向商业巅峰。如今,在国家去杠杆政策下,三胞集团解决债务危机只能靠实打实的业务。而在舆论端,小贷平台也颇为敏感,在三胞集团努力解决债务危机期间,他需要爱惜其本就遭受重创的羽毛,不能再陷入违法违规放贷的漩涡。

大健康才是未来出路?

在袁亚非意气风发的年代,三胞集团也曾在金融领域布局众多,带领公司涉足零售、地产、金融、大健康等多个产业。回过头看,这些投资帮助三胞集团走向巅峰,也早早埋下如今危机的隐患。

聚焦在金融业务,其实早在2018年,公司就开始逐步淡化金融业务的重要性。从此前的消费、健康和金融三大战略,到唯一重点保留的大健康业务,三胞集团未来可能的出路已逐渐显现出来。③

至于原本应该被淡化的金融业务为何到今天还能被媒体揪出“小辫子”的原因,外界无从知晓。不过可以肯定,三胞集团此前频繁的金融布局,仍然在“淡化”中低调发展。

公开报道显示,除了捷融小贷,三胞集团在金融布局上还对外投资了幸福人寿保险、天下金服控股、紫金信托、江苏汇通担保投资、江苏高淳武家嘴富登村镇银行、南京建宁紫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

此外,子公司宏图高科曾对外投资天下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市宏图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锦泰期货有限公司、恒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等金融公司。③

然而,在原本的多元化战略早已被证明失败的背景下,即便公司想要通过一些像捷融小贷这样的金融产品“回血”,也大概率无法掀起大风浪。

更何况,在行业中缺乏存在感的捷融小贷还先行为三胞集团带来负面口碑。公司的金融之路,至少在明面上已逼近死胡同。

种种迹象表明,三胞集团未来的业务重点是大健康业务。

近年来,三胞集团在大健康转型之路上动作频频,袁亚非也多次对外表态对大健康产业的重视。今年6月,三胞集团旗下三个重点大健康产业项目刚刚落地南京江北新区。

但考虑到大健康业务与此前的零售业务一样,都需要较长的投入周期,三胞集团能否在债务危机中守住大健康的“希望”,需要时间检验。④

好消息是,相比于金融产业,大健康产业毕竟是实业投资,且受到资本看好。去杠杆形势下,是三胞集团的一条稳健发展之路。只是,曾经以“激进加杠杆”著称的袁亚非,能在这条稳健之路上再创辉煌吗?

注:

2024.07.10,新浪财经,《三胞集团旗下捷融小贷:信息共享“开盲盒”,用户被导流给线下贷款中介》2024.04.01,金融界,《三胞集团:债务重组进展》2018.08.28,第一财经,《独家 | 短贷长投陷困局,三胞集团断臂自救》2023.03.16,野马财经,《千亿三胞集团“被破产”,南京前首富“杠杆游戏”能否继续?
0 阅读:497

华祥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