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狩猎,康熙为何连翻6晚牌子?其实,他这是在算计太子和春华

卿心君悦 2024-07-13 13:33:26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诡异的谜团——

在热河狩猎期间,为何康熙会连续翻了六晚的牌子,以至于李德全不得不冒着龙颜大怒的风险,加以阻止?

难道真相确如李德全说的那样,康熙连续翻牌子,只是因为他的心里比较烦吗?

又为何李德全阻止康熙翻牌子后,康熙会带着图里琛等人,深夜散步到妃嫔的住所冷香亭,以至于撞见了太子和郑春华之间的事。

难道康熙去冷香亭,真是一次兴之所至的偶然行为吗?

可按理来说,康熙既然已经接受了李德全的劝告,就不应该再去妃嫔的住所才对。既如此,在这其中是否存在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这篇文章要揭秘的,就是隐藏在这一谜团背后的真相。

诡异:翻了6晚牌子的康熙

涉及到太子胤礽和老九胤禟的“刑部冤狱”一案,在老八胤祀的暗中操作下,在康熙对太子的刻意维护下,这桩震惊朝野的大案,以老九被摘干洗净,太子的亲信司马尚和黄体仁一撸到底,供出太子的肖国兴被秘密监管而告终。

此案结束的第二天,一夜未眠的康熙,突然决定:

“秋草黄了,到热河去,狩猎去!”

由此,一场围绕“热河狩猎”展开的大戏拉开了帷幕。

在康熙的授意下,所有的阿哥以及十岁以上的皇孙都要随驾前往,在这其中就包括审理“刑部冤狱”有功,被康熙特旨加封为郡王的老八,以及没有被康熙处罚的太子胤礽。

可是,等到了热河,在康熙接受藩王使臣的朝拜之时,太子胤礽却没并没有现身。

过程中,藩王使臣献礼,康熙始终面带微笑,直到蒙古王公进献了一把明黄如意,言称希望当面交给太子,康熙的脸色这才瞬间沉了下来,随后说道:

“太子病了,今天不能出来了,如意朕代太子收下。”

听闻此话,在场的藩王使臣皆流露出了猜疑之色。

而当康熙接下来宣布,要另选皇子来替太子设宴招待各位使臣时,在场的诸位心里都已明了,康熙这是动了“废太子”的心。

正是因此,那天见康熙将这个“特殊”的差事交给了风头正盛的老八,一时间,老八俨然成了大家心目中新“太子”的第一候选人。

有这种想法的人,自然也包括事后听闻此事的太子胤礽。

其实,在刑部冤狱发生之前,太子就隐约意识到了康熙对他的不满,只是那时他虽然经常把“大不了被废”挂在嘴上,却并不觉得他离被废有多近。

直到这一次刑部冤狱发生,他受手下司马尚、黄体仁等的拖累牵扯其中,还被老八暗中摆了一道,随后又发生康熙不让他参加接见外藩使臣的会议,并将招待外藩使臣的差事交给了老八,他这才确定了康熙可能真要废除他的太子之位。

因此,在围场狩猎结束后,太子亲眼见证了康熙将蒙古王公送给他的那把明黄如意做为奖品,以此来暗示太子即将易位,落寞的太子当晚就去找郑春华来倾诉心中的愁苦。

然而,太子并不知道那天康熙之所以要拿明黄如意来当奖品,也并不全是在针对他;更不知道他连夜去找郑春华的举动,将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危难。

就在太子与郑春华在冷香亭互述愁肠之时,连续翻了六天牌子的康熙,又打算翻牌子了。一旁忠心耿耿的李德全,立马阻止道:

“皇上,您已经连续六天了,今儿晚上您不能再翻牌子了。”

李德全的话音刚落,挂不住脸的康熙,一把就打翻了摆有签牌的托盘。见此,李德全连忙说道:

“皇上,奴才知道您心里烦,可您的龙体,是咱大清江山的根本呐。万一龙体欠安,那怎么得了啊。”

李德全的这番话说完,康熙并没有继续发怒,而是连续感慨了两声“孤家寡人”,随后向李德全吩咐道:

“你去把德楞泰和图里琛叫来,叫他们陪朕到外面去走走。再叫园子里,割些鹿血来,那东西朕吃了挺受用的。”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在德楞泰和图里琛的陪同下,康熙竟散步到了鹿园旁的冷香亭,而这个冷香亭正是随行妃嫔们所住的地方。

到此,第一个问题出现了——

明明康熙已经听从了李德全的劝阻,要“爱惜”身体,可为何一转眼,康熙就来到了妃嫔的住所呢?

尤其是,妃嫔所住的地方就位于鹿园的附近,而康熙前脚刚吩咐完李德全叫人去割些鹿血,后脚他却到了鹿园。

难道康熙到鹿园,就是为了看一看供他喝血的鹿,究竟长什么样吗?

可问题是,若无其他的目的,又有谁会在吃了鸡蛋之后,想去看那只下蛋的鸡长个什么模样呢?而康熙若只是为了散步的话,更没有必要非来这里。

因此,康熙来这里,很有可能并不是一种偶然。

而若按此来分析的话,康熙恰好在这里撞见太子和郑春华私会的事,难道也不是一种巧合?

意外:八爷党的小动作

得益于何柱临死前的那声呼喊,太子和郑春华的私会并没有被康熙抓到现行,但何柱守在冷香亭门口放风的行为,还是间接坐实了太子与郑春华私会的事。

太子侥幸逃走之后,出人意料的是,康熙并没有向德楞泰和图里琛下达“封口令”,来掩饰这件宫廷丑闻,反倒当着张廷玉和马齐的面,下令叫李德全把太子找来。

在这期间,意外得知此事的老十四胤禵,趁机撺掇老八搞起了小动作——

围场狩猎结束之后,独自待在房间的老八,正耿耿于怀于他白天另辟蹊径活捉猎物的举动,为何没有得到康熙的认可与奖励,多年来一直跟他屁股后面打转的老十四,就鬼鬼祟祟地闯进了他的房间。

一进屋,老十四小心翼翼地从袖口掏出一张手谕递向了老八,老八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模仿太子笔迹所写的调兵手谕,当即就失去了往日的淡定。

而对于老八的反应,老十四却不以为然地说道:

“八哥,我想过了,不冒风险就成不了大事……这是我们唯一的一次机会。”

二人就该不该冒这个风险,进行了一番虚情假意的拉扯之后,最终老八同意了老十四的提议,用这封模仿的手谕,伪造了一场太子调兵逼宫的大戏。

很快,这张伪造的手谕,就在老十四的暗中操作下,传到了热河驻军的都统凌普的手中。

而凌普本就是太子的人,因此他见到这张暗含“叛逆”的调兵手谕,没有丝毫怀疑,立马就召集手下的两千兵马向行宫进驻。

最先得知此事的,是察觉到太子将要被废而上蹿下跳的老大胤禔。

老大见太子竟然做出了调兵谋反的举动,当即兴奋地去向康熙奏报。

老大奏报之时,康熙正跟张廷玉、马齐这两位上书房大臣等待太子前来认罪,陡然听闻此事,康熙连忙接过老大递过来的“太子手谕”,略一翻看,便扔下手谕,率先跑出去查看情况。

见凌普的大军竟真在包围行宫,康熙冷笑着给此事定了性:

“好哇!朕不抓他,他倒找上门来了,这是要逼宫了。”

随后,康熙有条不紊地安排起了针对“太子逼宫”的应对措施:

“德楞泰,传朕的口谕,叫阿哥们都到戒得居见朕。张廷玉,传令狼覃,进驻八大山庄……”

到此,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狼覃的特种部队作为康熙的秘密武器之一,自然可以轻易控制凌普那区区2000人的部队,但问题是,狼覃特种部队为何会在热河附近呢?

尤其是,按照剧情的演绎,康熙才下令不久,匆匆离去向狼覃传令的张廷玉,就返回了行宫,向康熙暗示他已圆满完成了任务。

这就说明,康熙在来热河狩猎之前,很可能就已经做好了某种准备,否则狼覃又岂会那么凑巧就率军在热河附近,并且还离行宫如此之近呢?

可是,康熙带诸皇子皇孙前往狩猎的地方,不是陷于战乱的西北,也非暗藏危险的边境,而是直隶所属的区域,是极其安全的地方。

而且热河本就有属地的驻军,凭借驻军足以应对突发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又是出于何种打算,才会在前往热河之前,下密令叫狼覃率特种部队驻扎在热河附近呢?

难道,康熙在前往热河之前,就意识到了会发生某种危险,这才事先做了这手防备?

可康熙又是如何意识到会有危险发生的呢?总不能康熙在前往热河之前,就意识到太子有可能会率兵逼宫吧?

真相:康熙对太子的算计

为何在热河狩猎期间,康熙要连续翻六晚的牌子?

又为何康熙会那般巧合地散步到鹿园的附近冷香亭,以至于正好撞见太子和郑春华的私会?

其实,这就是康熙的局,而这个局的目的,就是要为废除太子寻得一个合理的理由。

在“刑部冤狱”结案之前,其实康熙就已经动摇了继续维护太子的心——

如果说,老四在“江南筹款赈灾”期间,太子在背后的攻讦,只是让康熙有些质疑太子的品性。

那么在“追比国库欠款”时,太子暗中“卖官鬻爵”的行为,就已让康熙深思是否应该将大清的江山社稷,交到太子的手中。

而当“追比国库欠款”因太子不当的发言提前失败,随后又发生与太子有关的“刑部冤狱”一案,至此,康熙已基本下定了决心,要废除这个曾寄予过厚望的太子。

只是,下定决心易,具体实施却很难。

太子胤礽毕竟是在位三十多年的太子,名分早定,盘根错节,若无极其合理的理由,贸然行废太子一事,不仅可能会引发朝野动荡,还有可能会玷污康熙的圣名。

正因如此,下定决心要废除太子的康熙,才会在“刑部冤狱”结案之后,立马决定三天后去热河狩猎。

注意,康熙所选的这个地点,是极有深意的。掌管热河驻军的都统凌普,不是别人,正是太子的心腹之一。

而在热河期间,老十四之所以敢伪造太子的手谕,丝毫不担心热河的驻军以及康熙起疑,就是因为凌普是太子的人。

所以,老十四才不担心凌普接到“太子的手谕”,会怀疑里面“意图谋反”的命令;也不担心事发之后,康熙会质疑太子为何敢向凌普下达如此谋逆的命令。

而这就是康熙的第一步,给太子谋逆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康熙的第二步,则是要在这个基础上,想办法逼太子谋逆——

那么康熙是如何操作的呢?

首先,便是要当众流露出他要废除太子的信息。正是因此,康熙才会在接待外藩使臣时,不让太子参加,过程之中,不仅替太子接下了那把明黄如意,还将设宴款待使臣的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差事,交给了老八。

康熙这样做,就是要让太子意识到“被废”的危机。

随后,康熙要做的便是引爆“太子和郑春华私会”的事,逼走投无路的太子铤而走险。

到此,有人可能会问:如何证明,康熙事先就知道太子和郑春华的事?

其实,依据很简单。

第一,事发当晚,图里琛一进鹿园就开始了“尿遁”,这就说明,太子和郑春华的事在宫里有很多人都清楚。

既然有很多人都知情,康熙又岂会听不到一点风吹草动?

第二,事发当晚,太子得知郑春华有了身孕,便提出让郑春华生下这个孩子,当时郑春华说了这么一句话:

“皇上,都快一年没翻我的牌子了,这孩子,我能生下来吗?”

要知道在剧中,康熙每每出行,身边总会有郑春华伴其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若非康熙早已知情,又岂会连翻六晚牌子,就是始终不碰郑春华呢?

根据以上两点,就足以说明,康熙早就知道了太子和郑春华之间的事。

而康熙之所以要连续翻六晚的牌子,其实就是在为太子和郑春华的私会,创造一个有利条件,好让太子和郑春华误认为康熙每晚都在宠幸其他的妃嫔,以便他们敢于私会。

当太子和郑春华放松警惕之时,就是康熙突然前往冷香亭捉奸之际。

只要康熙能当众撞破太子与郑春华的事,进可以借此逼太子铤而走险,退又可以以“太子失德”为由,行废除太子之事。

这就是隐藏在康熙连续六晚翻牌子,以及他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冷香亭一事的背后真相。

此时,有人可能会问:对于这种分析推测,是否有相应的依据。

其实,依据就是康熙二次废除太子时,对太子的算计——

当时,“满朝乱敲东宫鼎”一事已结束,在康熙的推动下,胤礽重登太子之位。而太子一复立,康熙立马动身进行了最后一次南巡,由太子监国。

在那期间,太子为操控局势,将目光放在了任伯安手里的《百官行述》之上。

为了得到《百官行述》,太子背地里跟任伯安做了一笔交易——放掉任伯安的小舅子刘八女,并恢复任伯安江南巡盐道的职位。

而太子和任伯安洽谈交易的密信,鬼使神差地落到了血洗江夏镇的年羹尧手中,随后在老四的运作下,这封信又借八爷党之手,递到了康熙的手里。

康熙得到这封信,稍一迟疑,便做出了一个令张廷玉震惊的决定:下令,让张廷玉以上书房的名义,将这封信寄还给太子。

听到这个命令,张廷玉当即提醒道:

“皇上,您看,这样一来,岂不是要逼太子……”

言外之意,你这么做,不就是对太子“钓鱼执法”,在逼太子造反吗?

而康熙却对张廷玉的提醒,不以为然:

“这是朕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他天良没有丧尽,就应该放弃一切妄念,自行请罪。如果他仍要一意孤行,再干出什么天理不容的事,那么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册在后,就都怨不得朕了。”

当时康熙故意逼太子造反的手法,与这一次在热河算计太子的行径,就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而康熙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地算计太子,以行废除之事,原因就是康熙在话里提到的那样,晚年的康熙不愿留下骂名。

这也就是为何康熙第一次废除太子之后,又要复立的原因。

原本,康熙想借“热河狩猎”彻底了结太子废除一事,奈何在过程中又发生了不少变数——

其一,便是张廷玉提出了“太子手谕”是伪造的;

其二,老三胤祉当众揭露老大胤禔对太子使用了“魇镇”。

由此一来,康熙合理废除太子的行为,就变得不太合理起来,这才有了王掞当众喊出的那句令康熙恼怒不已的“不教而诛”。

而康熙正是为了避免自己留下“不教而诛”的骂名,这才在复立太子之后,又煞费心机地布下了另一个废除太子的局。

其实,对于康熙在热河狩猎中布下的这个局,剧中也给出了一定的暗示——

当时,邬思道正在给弘历“押题”,过程之中,弘历对邬思道提到的“曹操射猎”的故事,发表了一个“特殊”的看法:

“先生,我觉得这次射猎和曹操那次射猎有点儿不同,书上说,曹操带领儿子们射猎是在春天,而皇爷爷带我们出去射猎,是在秋天。春天正是万物繁衍的时候,秋天却是万物肃杀的时候……”

何为“万物肃杀”?

这其实就是在暗示康熙此行,暗含杀意,这杀意,就是针对于太子胤礽的!

卿心君悦,一部剧,一群人,一个草台戏班子!看戏!说剧!品人!观道!

1 阅读:21

卿心君悦

简介: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