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德堂本《西游记》写的是卯二姐,这个本子从康熙年间初刻至乾隆年间的刻本,也都是“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云栈洞,洞里原有个卯二姐”。世德堂本是真本,自初刻几经重刻,基本上保留了原文原貌,只是乾隆本加了夹批。
然而,不知是哪个版本,或者是看错误读,猪八戒的前妻却变成了“卵二姐”。我曾见过一个版本,是在“卯二姐”上做了圈去的标记,旁边加了个“卵”字。因此,现在仍有版本作“卵二姐”的。这样改对吗?卯二姐、卵二姐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有何寓意呢?

四大名著以及诸多明代与清初文学作品用的是“诗禅”笔法,这类作品划归“诗禅”体裁。以前的文章中讲过,明代嘉靖时李开先专门解释过“诗禅”,大致意思是以灯谜隐语讲不能讲的话,写不能写的文章。《红楼梦》说“诗禅”是假语隐真事,假是假借的假,借助谐音、释义、拆字、转注、引典等等训诂法,隐写不能明写的历史。
《西游记》是古代诗禅小说中优秀的名著,每一个人物、地名、故事都是用隐语的手法隐藏大明“西游”历史,从大明太祖一直隐写到康熙元年南明灭亡。福陵山就涵盖了从大明太祖到崇祯十一年的历史,怎么回事呢?
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写的是观音菩萨奉了如来佛祖法旨,去大唐长安寻访取经人。观音与徒弟木叉一路东行,先至流沙河点化沙僧,然后遇到了一个野彘。这个野彘便是被打下凡界的天蓬元帅,下凡之后有个名字叫做猪刚鬣。《礼记·曲礼》:“豕曰剛鬣”,豕即石,花果山大石化猴,石猴即朱猴,《三国志通俗演义》谐音为诸侯。
猪刚鬣讲了自己的来历,观音问他这座山叫什么山,猪刚鬣说这座山叫做福临山。以诗禅之语看福陵山,其实是谐音“福临”,也就是顺治章皇帝。章皇帝是大明太祖之孙朱高炽的帝号,而在顺治之祖谥号是太祖高皇帝,祖母皇太后是孝慈高皇后,父皇太极是太宗文皇帝,全部效仿大明。

前面的文章中讲过,《清实录》中记载大清世家,其祖是因佛库伦公主吞食朱果而降世。朱果是邾国的谐音,也就是大明得姓之先祖,七绝山的柿子就是朱果,邾国又称邾子国,也就是朱紫国。大清吞朱果,盗用大明谥号,寓意他们也是中原皇帝正统。这段历史,也是《石头记》“清更封”的寓意,清,朖也,朖,明也,明即清,清即明。因而是“清明涕送江边望”,写的是南明时期“双悬日月照乾坤”。
福临生于崇祯七年(1368年),这一年是农历戊寅年。所谓“淫丧天香楼”、“虎兔相逢大梦归”其中就包括了这一“寅”。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乙酉,西),大明太祖“闻雨降而喜形于色”驾崩于西宫。如此,大明太祖便“西游”了。洪武三十一年是农历戊寅年,当然也是“虎兔相逢大梦归”、“淫丧天香楼”了。
女娲补天“积芦灰以止淫水”,淫水即洪水,天香,是朱元璋出世的隐写。四大名著都有女娲补天,都有天香,也都有“淫丧天香楼”、“虎兔相逢大梦归”。
因此,福陵山猪刚鬣就隐写了大明太祖驾崩到崇祯十一年的历史。从大明建立到崇祯十一年,共是二百七十年,孙悟空所借龙宫兵器的重量、金池长老的寿数、心经的字数都是二百七十。

猪刚鬣说: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云栈洞。洞里原有个卯二姐,他见我有些武艺,招我做了家长,又唤做倒猃门。不上一年,他死了,将一洞的家当,尽归我受用。”
老猪讲的这番话,其中隐含了大明太祖定鼎金陵的历史。云,“从雨,云象云回转形。凡云之属皆从云。云,古文省雨。”四大名著借用了《说文解字》中的这句有关“云”的注解,隐写大明国号出自吴回祝融。又隐写了“闻雨降而喜形于色”,大明太祖驾崩的历史,在《水浒传》中就是及时雨。
《水浒传》是真正意义上的章回小说,以“回”为目录,就是写的大明因吴回而得国号,朱元璋自称吴国公、吴王,因而有“武行者夜走蜈蚣岭”。《西游记》中的蜈蚣精,也是此喻,雄鸡昴日星官的母亲毗蓝婆便是一只母鸡。这些情节与人物,都是写的大明太祖。
朱元璋称吴王,因有张士诚称吴王在先,是西吴王,朱元璋因而是东吴王。东吴王本是三国孙权,后称帝,史称东吴,定鼎建业,也就是南京。朱元璋哪里看得起偏安一隅的孙权?因而,原本定好的“吴”国号,便改“有天下”之国号为大明,既保留了“吴”又避免做孙权。
由此,朱元璋特地移走宝志禅师墓,把自己葬在了这里。《水浒传》二龙山宝珠寺写的就是大明孝陵,宋江“睡死人床”寓意大明太祖葬在了宝志禅师的莹穴之中。

朱元璋睡了死人床,除了看中这里的地名“独龙冈”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独龙冈的案山是孙权陵墓所在之梅花山。案山即陵墓的门户,朱元璋以孙权为“蒋门神”,蒋即蒋山即钟山,也是蒋州(南京)。孙权属狗,所以,猪刚鬣就做了卯二姐的“倒门猃”,猃,长嘴狗。
倒门,是倒插门女婿的意思。这一笔,写的是大明成祖,也就是太宗文皇帝。朱棣封燕王,藩地在玄武之女宿烛地,因此,四大名著中的“女”、比如《西游记》中的姹女、《石头记》中的闺阁等等,所有的“女”以及与“女”有关的字,都是隐写的大明燕藩与大明新都。
燕藩谋逆夺位,便迁都于“女”,大明便做了“女婿”,也是“倒门猃”。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建诸子”,大明因此爆发了靖难之役,四大名著都是,大明封藩必将导致诸侯之乱,大明必亡于封建,也就是“封建必亡”。
洪武三年是农历庚戌年,属狗。

第一回书写石猴出世:“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日月即“明”,灵通即另外三部名著中的“通灵”。靈,指的是巫事,巫谐音乌。靈的本字是雨下三口,三口之下是“玉”字,许慎因而说是“以玉事神”。朱元璋之“璋”就是玉,通灵宝玉指的是朱元璋。灵,又指古代龙、凤、龟、麟四灵,这四灵都与朱元璋家有关,洪武帝属龙,出生在凤阳,龟,指的是以玄武大帝转世自称的朱棣,麟是朱元璋说的“五色麒麟”,指的是朱家五德字辈。
这块仙石孕育仙胞,产一“石卵”,此石卵既是卵二姐,也就是石猴孙悟空。以此而言,改卯二姐为卵二姐的那位恐怕是读懂了《西游记》,至少是照应了前后文本,不然,卯二姐没有出处。
但是,若说是卵二姐,就应当取代“二”,因为,卯二姐之“卯二”就是“卵”。改得固然没错,但却只讲到了大明太祖,石猴出世就是写的大明诞生。戊申(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建大明,定鼎金陵,也就是石卵化石猴。若以石猴日后的故事看,则又隐喻了所有的大明皇帝,直至大明化“空”。

如意金箍棒之“如意”取自武则天的一个年号,武则天名“曌”,就是明空。《石头记》中的空空道人,也是此喻,书中当然也有“如意”。“孙悟空”本是朱元璋叔父悟空法师的尊号,悟空法师也曾到西天取经,取回的是贝叶真经,《石头记》妙玉便因“贝叶经文”、“观音遗迹”来到了长“安”。观音,在《水浒传》、《西游记》、《石头记》中就是泗州大圣朱元璋。
若以“石卵”写猪刚鬣之前妻,就不能称“二姐”,“卯二姐”才是正解。姐,女且,且即祖,女且指的就是大明成祖。朱棣是大明五德之第二辈,封在女地迁都女地,嘉靖祧庙而为大明二祖,故是“卯二姐”。
大明西游所经之地,都是隐写的朱明藩地,其中倒换关文之十大藩郡,就是洪武三年所封之十大藩王,这其中,包括《石头记》作者石涛所写的靖江王。
孙悟空一路降妖除魔,此等妖魔都是《水浒传》洪太尉误走的妖魔,寓意大明封藩就是放出了妖魔,大明因此“驾鹤西游”。大明朱猴之乱固因太祖封建诸子,而挑起大明朱猴之乱的魁首便是“卯二姐”。

卯二姐即嫦娥,这是后话,要讲到天竺(天朱)国时才能揭秘其中的真意,这里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