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考虑未来可能发起的“武统”行动时,或许都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战争对能源的消耗极大,如果中国大陆发起行动时,美国进行石油能源封锁,中国该如何突围?
(美国航母)
考虑到中国平时依赖进口的能源有不少都来自于中东,经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而马六甲海峡正是美国的势力范围,那么如此一来,中国必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其实不必过于担心,中国有的是办法,突破美国的围追堵截。
(马六甲海峡)
速战速决,降低能源消耗第一个办法就是虎突猛进,速战速决,减少对于能源的消耗。
其实这一点,以目前两岸之间的军事实力对比来看,中国军队都能轻松做到这一点。
(中国军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考虑到台岛是一个岛屿,岛屿的经济安全严重依赖对外运输,所以只要打掉岛屿的海空力量,获得相应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切掉岛屿赖以为生的交通通道,就能让台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从而大大缩短战争的时间,减少能源的消耗。
(中国大陆海军随时可以切断台岛的海上生命线)
这一点,和当年二战美军消灭日本IJN(旧日本帝国海军),围困日本本岛,逼迫日本投降,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考虑到海战中实力对比对战争进程的重要影响,现在单独从两岸之间的军事实力对比来看,中国大陆解决岛内海空力量的进程,可能比当年美国海军对付IJN还要轻松愉快。
毕竟,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国海军和IJN的战斗力差距,相对并不悬殊。
而现在大陆军队,早已形成了对岛内武装的降维打击。
(中国大陆已经形成了对岛内武装的降维打击)
当岛内还在使用四代战机如F16时,中国大陆空军已经装备了歼20和歼35这样的五代战机。
当岛内还在使用基德级职业那个的老旧型号驱逐舰时,中国大陆已经有了足以和美国伯克级抗衡的万吨大驱055。
而且除了055以外,中国大陆还有航母、战略核动力潜艇这样的大杀器,这对于还在使用二战时期美制潜艇的岛内武装来说,可谓是碾压般的存在。
(中国大陆的核潜艇)
而考虑到海空作战高度依赖装备的现状,或许在战役打响的一开始,中国大陆取得胜利,就只是时间问题。
而如果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说不定国内为这场战斗准备的能源还没用完,岛内就已经飘扬起了胜利的红旗。
(中国海军)
多元化进口,打破单一依赖第二个办法是多元化能源进口,降低对单一渠道的依赖。
马六甲海峡进口的能源,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固然极为重要,但中国人一向明白“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基于这样的认知,中国一直都在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
(中国的油轮)
就比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该港口由于巴基斯坦运营能力低下,目前已被租赁给中国使用,并逐渐成为了中国能源进口的重要节点。
从中东运输出境的能源,可以选择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上岸,随后通过高效安全的陆路运输网络,穿越巴基斯坦内地,经由中巴边境,直接输送到中国的新疆地区,为中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了一条稳定的陆上通道。
(瓜达尔港)
与此同时,伴随着俄乌战争的进行,俄罗斯对中亚地区的控制力有所变化,这也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且地理位置与中国相邻,是天然的能源合作伙伴。中国可以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通过管道运输等方式,直接从中亚地区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进一步减少对马六甲海峡能源通道的依赖。
(中亚地区能源储备非常丰富)
而俄罗斯,也有望成为了中国获取新能源的另一个窗口。
伴随着中俄贸易的持续深入,中国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通过管道运输、铁路运输以及海运等多种方式,从俄罗斯进口更多的能源。
此外,伊朗和阿富汗也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
伴随着一带一路的进行,从伊朗出口的能源,完全可以通过过境阿富汗的方式,输送到中国内地。
考虑到伊朗已经和中国签署了多项协议,以及中伊两国的发展不断深化,未来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伊朗能源储备也十分丰富)
加强替代与储备,提升自给能力第三,加强替代能源,加强国内能源生产和储备,提高自给自足能力。
这一步,主要是着眼于民用和生产领域的能源保障,确保在军事行动期间国内能源市场的稳定。
考虑到军事装备普遍采用化石燃料,而中国国内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石油等关键化石燃料产量相对较少的现状,这一步甚至尤为关键。
(飞豹战斗机)
未来,如果中国对台岛进行军事行动,国内的化石燃料必将更加集中于军队使用。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中国势必要积极寻找替代能源,才能满足国内的生产生活消费的正常运转。
就比如生产所需的电能,当化石燃料供应紧张时,依赖化石燃料的火力发电设施产能必将进一步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加速推进核能、水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民用和生产领域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供应。
(风力发电)
此外,中国还可以加大国内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勘探和开发力度,提高国内能源的自给率,增加国内能源产量,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同时,加强能源储备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中国可以建立完善的能源储备体系,储备一定数量的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清洁能源,以应对突发事件和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
所以,不要过于担心,美国在中国大陆“攻台”时的能源封锁,中国有的是办法可以突出重围。
参考资料:
1、新浪财经《中国每10度发电中有4度清洁能源 联合国点赞中国新能源发展》
2、环球网《港媒:掌控瓜达尔港是中国能源博弈的一张王牌》
3、国际能源网《瓜达尔港启用 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