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编辑:悠悠
海天曾被一众消费者称之为酱油界的“茅台”,同时也是调味品行业的风向标,可如今短短十年的时间过去,海天的处境似乎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
作为老牌产品,口碑无疑是海天最拿得出手的招牌。但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横行的时代,任何一个品牌稍微有一些风吹草动,就会被消费者下封杀令,海天也毫不例外。

在商业风波与落后的时代发展中,海天深陷其中苦苦挣扎,不仅损失了接近五千亿的天价市值,甚至连天价广告费都犹如石沉大海一般。
这次海天是否能够扭转僵局,再次挽回消费者的心?

2018年至今,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海天的市值以每年一千亿的速度在流失。这个数额足以震惊整个业内,当年产业的龙头老大,如今几乎成为了行业的“笑话”。
海天之所以会在行业内呈现高开低走的局势,广告的投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前几年各大品牌的广告追求的是露出率,在观众面前展现的机会越多也就意味着被记住的可能性越大。海天也正是运用了这样的战略,在2018年以前根植老百姓心中,成了家家户户都认可的国民品牌,那时候拥有“钞能力”的海天可谓是独占了调料界的半边天。

2018年随着互联网行业不断兴起,许多行业都涌现出了很多的后起之秀,海天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时代的淘汰品。
但是曾经身居高位的海天又怎么甘心让自己成为行业的垫脚石,于是海天故技重施,想要在新兴互联网时代依靠“钞能力”挽回自己曾经的地位,却没曾想狂撒31亿天价广告费,效果微乎其微。

以海天酱油举例,虽然海天酱油砸下了天价广告费,但是在同行业内不断有后起之秀涌上来,无论从价格还是品质上相比较与海天酱油来说都更加实惠,因此消费者经过不断的对比,最终还是被价格实惠品质更好的同类型产品吸引走了。
在这场广告战亏得血本无归后,海天决定从根本寻找问题。关注到消费者对于品质和性价比的需求,海天决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和研发之中。
就在海天以为自己能够靠“真诚”打动消费者的时候,互联网上突然兴起的一个视频再次给海天判下了“死刑”。

事情的起因是网络平台上有一位短视频博主辛吉飞,专门打假各种科技与狠活的产品,因此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喜欢,认为此视频博主不赚烂钱,还能避雷科技产品。
去年辛吉飞发布了一条有关勾兑酱油的短视频,他在视频中直言:“50克盐,50克味精……兑点真酱油,吃了头发掉光光。”

该视频一经发出,很多网友瞬间就坐不住了,纷纷猜测辛吉飞手中的酱油是哪个品牌。就在网友们都在深挖视频背后的产品时,该视频被经过二次加工贴上了海天的招牌,成了海天的黑料。
很多不明所以的网友在看到二次加工的视频后,纷纷将矛头对准海天,都认为海天的产品中掺杂了大量的科技与狠活。
一时间海天的官网立刻沦陷,网友们纷纷开始扒开海天配料表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有网友指出国内外版本的海天酱油添加剂不同,国外的添加剂几乎为0,而国内的却一种比一种多。
很多网友认为海天媚外,糊弄国内消费者。并且在官网无添加剂的生抽比有添加剂的贵上那么一点,很多人都表示明明添加的更多,凭什么更贵?这不就是在贩卖所谓的“健康税”吗?
与此同时关于海天添加剂有害人体的流言层出不穷,很多网友都表示坐等海天官方的解释。不过还是有很多网友十分理智的表示相信海天,毕竟是国民信赖的老品牌一定会给出合适的解释。

但是万万没想到海天不仅没有对自己的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进行官方的解释与道歉声明,反而发布了一封律师函,表示要将那些造谣的博主告上法庭。
此事一出网友们立刻就认为海天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对食品添加剂一事心虚了,所以才想要通过律师函来混淆视听。
这件事情不仅没有让添加剂一事告一段落,反而再次点燃了消费者的怒火,直接导致海天的股份再创新低。

海天此次的公关事件直接导致海天股价爆跌380亿,在经历了股价暴跌后海天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马发布了解释声明。
关于添加剂一事,并非“双标”行为,而是因为海外对于添加剂的管控并不严格,因此并没有将所有的添加剂都罗列出来,国内的标准不一样,因此消费者出现了误解。
关于国内外添加剂一事,消费者对于海天的解释早已经不在乎了。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于消费者的态度,如今迟来的解释和道歉在消费者看来这一切都是徒劳。

海天的公关失败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海天来说广告投入无效无所谓,消费者误会无所谓,归咎到地还是大品牌认为消费者对于自己的依赖度太过于自信了。
海天认为无论事态发展到什么地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只要事情一过去,一切都会不了了之,到那时候消费者自然而然还会再次投入到他们的消费圈中。
不过这一次海天似乎低估了消费者抵制的决心,随着事态渐渐平息,海天的经济并没有回暖的趋势,这迫使海天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商业策略。

随着国民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预制菜的出现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比起那些味道惊艳的小餐馆,忙碌的工作者似乎更需要简单美味的调料包,能够轻松的解决一日三餐。
消费者的需求让原本处于悬崖边的海天看到了新的希望,预制菜调料成了新的突破口。

餐饮的发展带动了很多调味料品牌的发展,在别的产业链经济不断下降的同时,调味料行业的经济却呈现出了相反的趋势,可在这其中并没有海天的影子。
相反,海天虽然没有在调味品行业做出什么惊人的成绩,但是它的年总营业额却不比其它的同行低,仔细看能够发现海天几乎百分之六十的资金都来自于餐饮行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确定海天逐渐开始拓展新的业务。

或许海天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消费者逐渐开始将它淘汰,因此才开始急于发展新的业务。不过说到底多元化的发展确实给海天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
海天的“挣扎”不仅只是在复合调味料上,它还尝试与茅台推出联明款冰淇淋,虽然风头盛极一时,但当网友的好奇心被消磨以后,产品也随着热度一同被判了“死刑”。
虽然如今的海天在同行业内的日子并不好过,但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今年海天的营业额依然力压同行,达到了177亿左右的高度。

希望未来海天能够保持这种创新的态度,用产品说服消费者。同时也希望各行各业能够互相监督,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有梦
最坏的调味品,添加剂太多
用户12xxx89
海天我绕着走的。
上帝没儿子
海天估计都卖给预制菜场去,商店似乎没人卖!
碧野
味精加得太多。。。不知道是谁打了个不加味精的广告
传正量AAA1
内外双标,何止海天?报警试试
丑石
确实听说美日不用标注每种添加剂
雨和阳光之间
化工成品!
路人
先将添加剂问题解释清楚再说
用户10xxx23
海天盛筵那种酱油[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