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月鸟语
记得第一次看《紧急救援》还是2020年年初,过年之前一次路演,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紧急救援》是第一部开放路演点映的片子。
在近几年的春节档每家片方都在比谁捂得更紧的时候,提前开放观影的电影反而显得更加自信。《紧急救援》应该是今年春节档提前开放看片场次最多的片子之一。
林超贤是现在为数不多还在持续高产的香港导演,也是国内为数不多能把主旋律片拍出自己风格的香港导演之一。其他导演比如徐克的《智取威虎山》、陈可辛的《夺冠》也是把主旋律拍出了自己的风格。
年初看完《紧急救援》走出影厅第一时间就把片子推荐给了家人和朋友,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在巨幕厅和IMAX厅观看的动作电影,相比之前的《红海行动》和《湄公河行动》,《紧急救援》在动作戏和视觉规模做了更多尝试。
除此之外,和之前几部作品密集的动作戏相比本片还加入了不少感情戏和合家欢文戏,从这部分文戏可以看出,《紧急救援》在创作初期就瞄准了春节档。记得我在看完《红海行动》后说,没有加入感情线是这个片子高明的地方,林超贤避开了自己的偏弱的技能,把优点发挥到极致。
《紧急救援》里的文戏可以说是林超贤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的一次尝试,之前的《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题材均是犯罪&军事题材,主角的动机可以直接上升到国家层面,而《紧急救援》则是救援题材的灾难片,主角的动机则和人物背后的情感和经历有关。所以本片情感线的加入,让主角在很多极限环境下做出的事情就变得合理多了。
《紧急救援》的核心在救援两个字上,也是第一次把海上救援队这个职业带到大众视野里面。救援队和消防队比较相似,都是和死神博弈和内心博弈的职业,每次救援现场他们所面临的都是一个一个陌生的面孔,有时候为了救出别人可能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在本片的剧作上,导演在这部分做出的一些探讨是非常难得的。
本片的动作戏依然是林超贤的招牌,内地的很多导演拍主旋律,基本都是按照传统的主旋律模板去拍摄,反而香港这批导演来内地拍主旋律,每个导演都拍出了自己的风格,不管是制作还是内容上的可看性,都要高几个级别,这一点其实跟香港和内地电影传承环境以及导演的认知有关系。
今年在海南电影节看了一部纪录片,叫《龙虎武师》。比较宏观的呈现了看香港动作片发展史,其实从这批香港导演身上你能发现一个共同点,即匠人精神,徐克,陈可辛,林超贤,邱礼涛等这批北上导演在内地拍的几部片子,每部片子不管在制作还是内容上做的都很稳,得益于他们扎实的基础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职业道德。
在《紧急救援》里,林超贤在动作戏和视觉部分做了很多升级。但在类型片创作上的结构都是相似的,对比林超贤这最近的三部片可以发现结构的共同点,在130多分钟里总共四次大困难和N次小困难,且困难一次一次的在升级,对主角的考验越来越大,主角必须做出一次又一次的抉择,最后通过最后一场戏来成就主角的英雄光环。
《紧急救援》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超出了大部分观众对灾难片的心里预期,一般情况灾难片最多三场灾难,第三场就是经费花的最多的地方,但《紧急救援》第三场的视觉呈现和灾难级别已经比大部分灾难片的最后一幕还要大,当你以为第三场结束就没有了的时候,后面还有更视觉呈现更庞大的第四幕在等着你。以这次灾难片的视觉呈现一定要选一个IMAX或者巨幕厅来观看,会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之前看过一篇彭于晏的专访,才比较全面的了解清楚《紧急救援》幕后的很多故事,在国内大部分导演都在比谁用的特效最多,谁的特效最好的时候,林超贤还在很多大场面上坚持实拍,彭于晏也为此吃了不少苦头。正是因为如此,在片中,演员在面对危险时候的所呈现出的恐惧感才更加真实,更加令人信服。关于实拍这一点在诺兰的所有电影里也可以看到实景拍摄和棚拍的区别,再厉害的演员在面对棚拍和实景的时候状态也是有细微差别的。所以看《紧急救援》的时候是可以实拍所带来的沉浸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关于本片的剧作,编剧团队还是在类型片上做了不少功课,但是如果仔细的去拉片看细节,还是能发现很多地方在类型上做的比《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少了点力量少了点技巧,编剧在部分动作戏和情感戏的情节推动和情节选择上少点功力。
但宏观的来看全片,最大的亮点还是在视觉呈现和演员身上。彭于晏本质上是上天赏饭吃的人,但他又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两者叠加产生的效果就是不可估量的。而实景加特效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正如在上面讲的,一定要在巨幕厅和IMAX厅观看才能体验到的沉浸感,在普通小厅是无法感知的。
本片用四场大的灾难推进,完成了主角高谦的英雄高光时刻。最喜欢的其实还是第四场戏,深渊所带来的恐惧和寂静是可怕的,但是也可以让你思维回到起点,去想明白为什么要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这个其实也是导演想要和观众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