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癸卯年,岁星在大火之次,二月逢闰,是农历年中时间最长的年份。岁星的力量为卯木,二月建卯,正是卯木之力最强旺的时候,今年的卯月有什么特点?降雨多吗?今年是“社在春分头,天地缺黑土”,有什么说法?
春社的来历
天有四象,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中间以应龙为长。应龙头枕张宿和星宿,尾挂柳宿和井宿,身靠太微垣三台,位于四象之中,五行属土,也叫黄龙。应龙飞,则群星跟随,其特点就是可大可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书云:应龙,头枕星张,尾挂柳井,体映三台,司四季,司中岳,司中土,司江、河、淮、汉、济之水,司黄帝,司倮虫三百六十。司就是掌管的意思,应龙管四象,居于天之中,有了中间点为参照物,才有了东南西北的方位概念。
中间属土,就为太极点,中间管八方,应龙管四象,土生木火金水为四象,四象归一就是土。土中可以长出树木,木能生火,土中可以挖出金属,也可以流出水源。木腐金锈,水干火灭之后都是土,所以土生万物,也是万物之库。
然而土地广阔,不能遍祭,于是人们封土立社,以祭拜土地。最初的“土”字就是“社”的本字,其形状就是地面上的一堆土。土中可以长出五谷,因此大地和五谷就是万里江山,社为土地,稷为谷神,社稷就是天下,所以: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
当然最初的祭拜土地之日并不是固定的,《社赋序》说:汉在二月丙午日,魏在二月丁未日,晋朝一月酉日为社。到了宋朝时期,社日就被固定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因为戊为天干之土。
春社祭拜土地,以祈求五谷丰登。秋社向土地汇报收成,谓之“春祈秋报”。所以春社日要比秋社日更加隆重,最初只有春社而没有秋社。
为什么社日在第五个戊日?
立春为岁首,是木气取代冬水的开始,木为少阳,所以立春就是少阳生发的开始,少阳生发则万物生长。然而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地,因此立春后的五个戊日分别代表着五方之土,也就是东西南北中,木火土金水,合成了天下之土,为五方之土。
如今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就是明清时期皇帝祭土的地方,也被称为“王社”,与太庙相对,一左一右,体现了“左祖右社”的思想。而“王社”就是以五色之土来代替天下之土,也就是: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间黄土,取五行齐全之意。
虽然万物都出于土,但万物的生长都是在地球表面的大气中进行的,所以大气的变化决定着五谷的收成。气分阴和阳,再分为五行,四季的交替就是五行之气的交替,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所生之地就为土,于是土居于四季之中。因此春社日不仅是祭土之日,更重要的是以五色之土来判断年景。
今年何时为春社?
今年正月十四立春,正月十九是甲寅月的戊戌日,正月二十九是甲寅月的戊申日,二月初十是甲寅月的戊午日,二月二十是乙卯月的戊辰日,二月三十是乙卯月的戊寅日,那一天就是今年的春社日。这五个戊日就组成了今年的春社之土。
其中戊戌为纯土,戊申为金土,戊午为火土,戊辰为纯土,戊寅为木土,也就是说在这五个戊日之中,缺少了戊子之水。水为黑色,所以今年的春社缺少了黑色之土,也就是缺少了水的力量。其中辰土和戌土相对,一个水库,一个火库,一个天门,一个地户。
水为阴中之阴,火为阳中之阳,水为冬寒,火为夏热,彼此相对,则寒暑相争,将春季的温暖之气覆盖了。社土中缺水,也就意味着寒暑交替之前,大地中的水气较少,春社之前降雨也会比较少,而社在寅木日,刮风比较多。
今年的二月三十也就是二月的晦日,那一天正是春分节气交节的时间,此时太阳黄经到达零度,重新开始。戊土居于天干之中,寅木为四季之首,以天干之中配地支之首,就为天赦日,是为天地合德之辰,阴阳相济之地,是上天赦免万物之时。
今年二月三卯,春社缺黑土,又在春分天赦日,所以寒气不过春分,春分之前风多雨少,双土相对,土地不宁。俗话说“先社后分,米谷倒墩”,“先分后社,米谷倒借”,“春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
今年春分当天就是社日,不前也不后,居于二月的晦日,喜忧参半,还好被上天赦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