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这个称号是对历史上某位帝王卓越成就的一种赞誉,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谁可以被称为“千古一帝”。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价值观下,人们对于“千古一帝”的定义和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本篇文章整理罗列了中国历史上几位杰出帝王的历史功绩伟大成就,那么谁才是你心目中的“千古一帝”呢?
1、秦始皇(嬴政):
生卒年:公元前238-公元前210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共在位37年。
秦始皇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的伟大壮举,将一个中国的理念深深的刻在了中华文明这片大地上,也深深印记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统一六国:秦始皇完成了对中国六国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地统一了全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范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基本政治制度。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秦始皇下令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国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
军事扩张和防御: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扩展了国家的疆域,并着手修建万里长城以防外族侵扰,这一雄伟工程至今仍是中国的象征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秦始皇时期修建了长城、郑国渠等大型水利工程,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法律和行政体系:秦始皇推行严格的法律体系,强化了法治观念。他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行政体系,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文化建设:秦始皇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文字系统,方便了人民的交流和沟通。他还修建了许多宏伟的文化建筑,如兵马俑、阿房宫等,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
土地私有制:秦始皇承认土地私有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汉武帝(刘彻):
生卒年: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共在位54年。
汉武帝
西汉时期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时期被认为是汉朝的鼎盛时期之一,汉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他的政策和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实力达到了高峰,汉朝的声威远播国外,外人称中国为“汉”,称汉朝的人为“汉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汉族。
政治改革: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通过实施“推恩令”等政策,巧妙地解决了同姓诸侯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他还建立了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军事扩张:汉武帝积极对抗匈奴,通过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的军事行动,有效地抵御了匈奴的侵扰,并扩大了汉朝的疆域。他还征服了闽越、东瓯、南越和卫氏朝鲜,经营西南夷,并在其地设置郡县。
经济改革:汉武帝推行币制改革,通过六次币制改革,发行三官五铢,解决了私铸、盗铸问题,稳定了金融秩序,并将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管辖。此外,他还推行盐铁等官营,使国家掌握了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利润。
文化成就:汉武帝重用文人贤士,重视文化建设,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他还创立乐府官署,掌管俗乐,收集民间歌辞入乐,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对外交流: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水利工程:汉武帝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还治理了黄河,减少了水灾。
儒学推崇: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用新儒家的进取思想政策,推崇儒术,使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法律制度:汉武帝继承并加强了法制,削弱王侯的政策,采取激励和逼迫相结合的方法,将留在京城的王侯都遣回其封地,让他们远离中央权力
3、唐太宗(李世民):
生卒年:公元 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9月4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共在位23年。
唐太宗
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以文治武功著称,开创了贞观之治,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成就,使唐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之一。
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励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这一时期,社会秩序良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安定,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太平治世。
开疆拓土:唐太宗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民族政策: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主要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科举制度:唐太宗完善并发展了科举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化、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
文化发展:唐太宗大力奖励学术,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在长安设国子监,鼓励四方君长遣子弟到来留学。他的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廉政建设:唐太宗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
制度完善:唐太宗在位时,完善并发展了隋朝和唐高祖时建立的制度,包括府兵制、均田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并颁行了《大唐律》。
用人唯才:唐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
4、宋太祖(赵匡胤):
生卒年:公元927年3月21日-公元976年11月14日。
在位时间:公元960年2月4日-公元976年11月14日,共在位16年。
宋太祖
北宋的开国皇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推行文治政策,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中华文明文化经济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对于宋朝的赞誉后世有这样一句话:“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中国四大发明,其中三个诞生于宋朝。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赵匡胤最大的历史功绩之一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这一举措结束了长达近两百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推行“以文治国”的政策:赵匡胤奉行“文以靖国”的理念,果断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等举措,推动了文化的空前繁盛。这一系列措施使宋代成为文人的乐园,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
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了地方藩镇的权力,将军事、财政等大权收归中央。他还设立了特务机构,加强对势力的打压,有效地稳定了国家政局。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赵匡胤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得北宋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还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减轻赋税、兴修水利、推广良种等,有效地改善了民生。
开疆拓土,巩固国防:赵匡胤在位期间,积极开疆拓土,巩固国防。他先后平定了南汉、北汉等割据势力,使北宋的疆域不断扩大。同时,他还加强了边防建设,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地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
制定政策,影响深远:宋太祖为宋朝制定了其他一些政策,如减刑罚、兴学校、重文官、轻武将、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的人,不抑兼并及把所有游惰失业的人召募为军队加以严格管制的养兵政策等等。这些政策有些也成了对宋朝影响深远的基本国策
5、成吉思汗(铁木真):
生卒年:公元1162年5月31日-公元1227年8月25日
在位时间:公元1206年-1227年8月25日,共在位17年。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铁木真)是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领袖和军事统帅,他的影响力和历史地位是无可争议的,同时也是极具争议性的一位帝王,关于他是否算得上“千古一帝”,这取决于评价的标准和角度。元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军事成就: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上的众多部落,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帝国,并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战争,其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是历史上罕见的。
帝国规模: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的蒙古帝国是历史上面积最大的连续帝国之一,覆盖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的蒙古帝国在最为辉煌时期,其版图面积超过4500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是当下中国版图的4倍有余,占当时整个全球人类的五分之四还多,成吉思汗的征服范围极其广泛,他的帝国在当时是空前绝后的,不仅在地理上,更在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和经济交流:成吉思汗的征服行动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开辟了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作用。
政治制度:成吉思汗在统治期间,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对蒙古帝国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争议性:尽管成吉思汗有着卓越的成就,但他的征服过程中伴随着大规模的杀戮和破坏,这也使得他的历史形象具有争议性。关于成吉思汗在征战中造成的死亡人数,有以下几个数据点:
中原地区死亡人数:在1211年至1234年中原的死亡人数达到了3000万,这个数据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3000万人口可能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
花剌子模地区死亡人数:1220年至1222年蒙古入侵花剌子模时的750万死难者。
中亚死亡人数:有报道称成吉思汗在中亚杀了有1500万人。
全球死亡人数估计:有不完全统计显示,成吉思汗造成的死亡人数大约有两亿左右,包括金国、南宋和西夏的一亿五千万,以及中亚、欧洲等国家的九千万左右。
这些数字显示了成吉思汗征服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大规模人口损失。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可能存在争议,因为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历史记载和估计,而且当时的人口统计学并不发达。因此,具体的死亡人数可能永远无法得到精确的验证。
6、洪武帝(朱元璋)
生卒年:公元1328年10月21日-公元1398年6月24日,
在位时间: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6月24日,共在位31年。
洪武帝
结束元朝统治,统一全国:朱元璋经过多年的征战,削平群雄,结束了蒙元的统治,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崭新而强大的国家,恢复了汉民族在传统中国疆域内丧失已久的政权。
恢复民族自尊心:朱元璋的统治恢复乃至极大地增强了汉族(也包括同被压迫的同为炎黄子孙的许多其他民族)的民族地位和民族自信心,修复并光大了已经大伤元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政治制度的改进与创新:朱元璋以强力手段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进与创新,这种改进一方面固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和稳定政治权力格局,但在主观和客观上也在一定乃至相当的程度上完善了封建制度,促进了政治制度的进步。
经济政策的实施: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借鉴汉初经验,实行轻税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为天下百姓的利益精心谋划与勤奋工作,使生活在明初的平民百姓在生灵涂炭的战火之后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大力整治官场,打击贪官污吏:朱元璋大力整治官场,打击和处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其反腐反贪的坚强决心和铁血手段既矫正、震慑了洪武一朝和有明一代,也为后世书写了官员应该怎样为官的准则。
重视农业发展:朱元璋出身农民,深知农业对于国家稳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他大力推行土地政策,分配土地给农民,减轻税赋,鼓励农业生产。在他的努力下,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明朝初期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文化教育的提倡:朱元璋重视文化传承,提倡儒学,修建学校,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这些措施提高了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人才素质。
强化专制皇权统治:朱元璋在位期间强化专制皇权统治,创建了锦衣卫特务机构专为皇权监视众臣服务,滥用刑罚,屠戮功臣,功过毁誉参半
7、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生卒年:公元1654年5月4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
在位时间: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共在位61年。
康熙
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达到最大,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
强化皇权:康熙帝亲政后,通过设立南书房等措施,削弱了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及外朝内阁的权力,强化了皇权。
颁布圣谕:康熙帝颁布了一系列圣谕,以规范官员行为和提高行政效率。
军事成就: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成功平定了由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个藩王发起的三藩之乱,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收复台湾: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授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克台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康熙帝通过军事行动平定了西北准噶尔部的叛乱,确保了西北地区的安宁与稳定。
外交成就:签订《尼布楚条约》:康熙帝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文化和科技成就:编纂《康熙字典》:康熙帝重视文化教育,亲自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
绘制《康熙皇舆全览图》:康熙帝用科学方法和西方仪器绘制全国地图,被称为当时世界地理学的最高成就。
经济发展:减轻农民赋税:康熙帝推行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赋税的政策,鼓励农业生产。
社会秩序:社会安定:康熙帝的统治下,社会秩序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气象。
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为清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看完以上七位帝王的功绩成就,你认为谁才是你心目中的“千古一帝”呢?
突突突
纪念嬴政开创中华首次大一统,为后世皇帝留下榜样和威慑给的称号,别有点功绩就千古一帝
小发发
千古一帝必须是我政哥[得瑟]
用户10xxx53 回复 12-02 17:39
他算个蛋,胡亥才是千古第一,杨广是兆古一帝[doge][doge]
爱无能
我个人3个人选,嬴政,刘邦,杨坚
用户10xxx60 回复 12-08 19:32
唐宗啊
用户10xxx60 回复 12-07 13:38
那不是一个级别嬴政第一没得选择。千古一帝。必须说明只有嬴政。李二两个选择。嬴政特别。李二能力
123道之缘圆与道
现在很多人为了哗众取宠,就各种翻案,或者各种怪论。论千古一帝,只有秦始皇和李世民,论历史功绩秦始皇第一,论个人能力还当属李世民,而且论大唐实力,万邦来朝,称天可汗。并不是吹出来,也不可否认的。
心雨 回复 12-13 08:08
亚洲州长[赞]
陌陌陌陌陌生人丶 回复 12-24 21:57
说实话李二凤真不如刘小猪。刘小猪把周边打的哭哭啼啼汉亡了周边异族也没声音。二凤太飘了,周边小弟一拍马屁把技术什么多流出去了。然后没几十年小弟弄的李唐天子9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