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喜欢金钱,但富人和穷人对金钱的态度却各不相同。
真正的富有的人,大都懂得尊重金钱、善待金钱,而另一些人却仇富、拜金,或者当守财奴、以及将金钱用于过分享乐等等。
也许大家并不知道,其实,你对金钱的态度,决定了金钱对你的态度。
如果你尊重金钱,金钱也尊重你什么是尊重金钱呢?
曾仕强教授用一句话将它概括为——“当省不用,当用不省。”
一个人过分地买衣服、化妆品、奢侈品,就没有做到“当省不用”;
相反,一些人只能别人请自己吃饭,自己请别人吃一次饭,心肝肺都是痛的,就没有做到“当用不省”。
以上都是不尊重金钱的表现。
那怎么做才能尊重金钱?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李嘉诚不小心把一枚硬币掉到了水沟里。
虽然李嘉诚是富翁中的富翁,虽然只是一枚硬币,他还是请工人把它打捞了出来,事后给了工人100元的打捞费用。
这就是真正尊重金钱的表现,一来即使1元钱都没有浪费,二来将100元付给工人也是在帮助工人,是在做善事。
李嘉诚是这样,比尔·盖羡也是这样。
有一次,比尔和一位朋友一起去希尔顿饭店开会,因为迟到了几分钟,所以找不到停车位。
朋友建议说,干脆将车停放在饭店的贵客车位得了,比尔不同意。
朋友说,没关系啊,停车费我可以付,比尔还是不同意——贵客车位需要多付12美元,他认为那是超值收费。
所以,就算是几美元钱,比尔·盖羡也一定要把它花在正当的地方,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由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真正富有的人,他们不会因为钱特别少或者钱是别人的,就乱花或者浪费。
他们真正地尊重金钱,因此也得到了金钱的尊重。
如果你善待金钱,金钱也善待你有人有了钱去行善,有人有了钱就成了守财奴或者去作恶。
用金钱去行善,就是善待金钱。
春秋时期的范蠡,每次做生意发了财,就把财富统统捐给贫穷困苦的人,再从小生意做起。
结果他越布施钱越多,应了李白《将进酒》里的那句“千金散尽还复来”。
相反地,也有人越想守财越守不住。
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写过一本《保富法》,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姓周的商人,做开钱庄的生意,财富有几百万银两之巨。
有一次,钱庄的主管因某地发生水患,将钱庄的银子捐了五百两去赈灾。
结果,周姓老板把主管狠狠骂了一顿,声称他留住财产只有两个字——“积财”,只要钱进了他的口袋,就不能给它再流出去。
但他却并不懂得,金钱像水一样,是要流动的,积财伤道。
这个周姓商人去世之后,子孙很快把他的钱全败光了。
做守财奴下场尚且如此,拿金钱去作恶就更不可取。只有善待金钱的人,才会被金钱善待。
如果你合理赚钱,钱也会合理对你对于一个希望富有的人来说,不仅花钱时需要有正确的态度,赚钱时一样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孔子曾告诫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汉朝时的东莱太守杨震,为官非常清廉。
有一次,他举荐读书人王密做昌邑令。
王密很感谢杨震,就在晚上带了一些黄金去送给他。
杨震就对王密讲:“我这么理解你,举荐你当官。你怎么这么不理解我,要送我黄金?”
王密说:“这个只是我一点心意,绝对没有人知道。”
杨震急了:“怎么会没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也知。”
王密听完就很惭愧。
据历史记载,因为杨震非常清廉,他的子孙就兴旺发达,很多都做到了三公的位置,享受高官厚䘵。
曾仕强教授也说过:“有些人是以财发身,有些人是以身发财。”
什么是以财发身?当一个人合理赚钱的时候,他的身体、婚姻家庭等等各方面都越来越好,就是以财发身。
相反,如果一个人赚钱的方式不合理,就是以身发财。以身发财的人,在短暂地发财之后,金钱反而会为他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甚至灾祸。
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用“取之有道”的方式赚取金钱的时候,金钱才会合理地对待我们。
为什么有的人一心想赚钱,也活得很辛苦,但钱就是各种不够用,经常为钱发愁。而有的人,就算还没有达到财富自由,但也始终衣食无忧?
正是由于人们有着不同的财富观,对金钱的态度不同。
态度错误的人,难免被钱财所困扰;态度正确的人,钱财愿意为他铺路。
你到底可以赚多少钱,拥有多少财富,其实你可以自己说了算。
因为——你对金钱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于金钱对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