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10月27日,一阵急促的枪声在缅甸北部的山谷间回荡,标志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
这是果敢同盟军携手德昂民族解放军、阿拉干军向缅甸政府发起的军事行动,远在云南的边民甚至能够捕捉到这波动的余波。
在冲突爆发的第一时刻,中国便积极呼吁各方降下武器,坐回谈判桌前,期望以和平对话取代火药的硝烟,以保障区域的安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7日便对此事件发表了停火的呼吁)。
但缅甸政府对于这一刻突然紧张起来的缅北形势似乎手足无措,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周过后的缅北并未迎来期待中的平静,反而连带着中国领土都遭受了波及。面对这一状况,中国再次采取了行动,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在11月3日踏上了缅甸的土地,带着对于缅北局势的关切与讨论再度与缅甸政府展开了对话。农融明确表示,中国“要求”缅甸政府采取切实行动,协同中国确保边境的稳固,并保障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缅北之乱,本是一片常年不息的枪炮之声,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或许是意外之事,但对于那些熟知该地区纷争的人士来说,这无非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次惊涛骇浪。缅甸自从摆脱殖民束缚、宣布独立后,这里便诞生了数十支民族武装,如今,仍有十余支大小不一的力量在此地活动,它们大多对缅甸政府抱有敌意,虽多次签订停火协议,但武装对抗的火花却是时常迸发。
缅北的动荡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历史长河与现实交汇的必然产物。缅甸是个由多个民族共生的国家,统计上有135个官方认定的民族。在缅北,克钦族、掸族等众多民族群体共存,它们与主体民族缅族之间,文化与语言的鸿沟由来已久。缅甸政府对于这些差异的处理手法颇为笨拙,以至于将民族差异转化为了冲突与对立的火种。
在缅甸建国之初,国父昂山将军就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与缅北地区的领袖们签定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彬龙协议”,承诺了缅北的
联盟军在1027行动中显露出筹谋周详的战略布局,不同于以往零星冲突的小规模行动,他们这次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军事组织和行动规模,对缅甸政权造成了沉重打击。行动伊始,同盟军便从边境地带发起攻势,迅速掐断了缅甸政府军的援军通路,使其陷入了被动。面对同盟军猛烈的攻击,政府军节节败退,一些关键城镇更是不战自陷。
中国方面早已预见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不断呼吁缅北地区各方停止冲突,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然而,缅甸政府对于缅北的冲突处理显然力不从心,局势仍然紧张中国的立场也随着形势逐渐坚定,从最初的“呼吁”,到11月2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的“敦促”,再到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在11月3日至5日访问缅甸期间,用词已转变为强烈的“要求”农融明确要求缅方协助中国维护边境稳定,确保中国边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对于缅甸的内政虽不干涉,但战火影响中国民众安全的问题,中国不可能再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