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党的追求,必然换来日本式通缩

林风小木 2024-10-29 16:13:01

工业党不是新鲜事,其实是以生产为纲的现代版,是基于那种生产就是好的农业传统思维,在工业化时代的残余。

如果是在农业时代,就算生产出来的粮食吃不完,放在仓库里面烂掉,也是好的,至少我心里是不慌的。

但这样的思维在工业时代则完全行不通,工业时代生产的复杂性,远远不是你拿着锄头和一点农家肥种的一点地,需要很多行业和人群分工,才能实现最终的产品。如果大量的产品挤压在仓库里面卖不出去,将会影响大量人群的就业和生存。

生产就是好的,在生产力不足的农业时代或许是对的,但是工业时代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时候,这个逻辑就有问题了。先不说那些不能吃的钢铁重化,就连牛奶这些东西,在大萧条的时候,一样会倒入大海。

为啥呢?生产出来的东西,必须是销售以后才能完成闭环。什么叫工业革命呢?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这样的意义,那就是生产力的增加是指数级的,人口的增加是加法,甚至在停止增长。

这就意味着生产必须跟人口的消费相妥协,否则就会引发生产过剩。

西方国家在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就反复受到生产过剩的折磨,直到1933年以后,以罗斯福改革为标志,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

这并不是说工业不好,而是说盲目扩大生产,无助于社会的发展,反而会引发经济危机,导致发展停滞。

罗斯福新政的重点,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那样,挖了一个坑,然后又埋上。挖坑埋坑的确是凯恩斯主义的主张,但罗斯福和后来的里根总统,都有一种天然的直觉,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罗斯福没有将财政开支投入到生产领域,而是投入了社会保障,保障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既然生产过剩的原因是生产太多,内需不振,那么政府就给人民提供社会保障,不就能解决消费问题了吗?

以大萧条为界限,美国走出了对工业党的崇拜,建立起了以消费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体现在美国的GDP计算法,是以消费法计算的。

美国在二战后开始将落后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自己专注于高附加值的产业。受美国影响,欧洲国家也纷纷建设起福利社会,将财政开支重新用于老百姓的消费。

欧美所谓的去工业化,只是去掉过剩产能,对于高附加值的产业,欧美依然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才支撑起了高福利的社会,虽然高福利依然带来一些问题,但属于吃得太饱的烦恼,好过生产过剩的危机。

但是东方国家显然没有走出对工业的崇拜,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工业党,在二战后进行了疯狂的工业化,短时期内似乎在工业产值上大胜。

日本经济在狂奔四十年后,开始发生消化不良,产能过剩的阴影终于降临,哪怕日本把全国的河流都铺上了水泥,依然解决不了产能过剩的危机。

尤其是日本工业党为了占领西方市场,在引进先进生产线的同时,还给工人发放更少的工资,企图用廉价的产品打垮西方的同类产业。在一段时间内似乎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西方国家普遍有很好的福利,就算失去了工作,消费能力却没有减少。

并且因为支付了更少的进口成本,反而有更多的钱去开发高端产业,又创造出了新的就业。

想法日本则陷入了通缩的泥潭,苦苦支撑三十年没有走出来。原因呢,日本救市跟罗斯福救市是不一样的,日本的救市是把钱重新投入生产端,去生产更多的产品,导致新一轮的降价潮,价格战又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员工的收入下降的速度还快于物价下降的速度。

罗斯福救市,是把钱发给老百姓,投入了需求端,重新恢复市场的活力。后来美国政府的救市基本上都沿着这个路子走的。20年疫情的时候,美国政府直接向老百姓发钱,刺激消费。

虽然短期内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通胀,但只要消费市场复苏后,工业企业自然开动马力,为市场补充商品,把通胀压下去。

工业党的错误,就是过分的以生产为纲,不知道工业品需要消费后才能完成闭环,大量生产的商品,会让生产端和消费端失去平衡,导致生产端的自我毁灭。

1 阅读:43

林风小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