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则仕:10岁背妹妹做饭,21岁从珠宝师转行演员,40岁负债千万

南红故事 2024-01-18 17:41:53

1990年,香港。财务给郑则仕打来电话,说是公司的资金周转不过来了,问郑则仕怎么办!

郑则仕撂下一句我想办法后,挂断了电话,随即便瘫软在座椅上。

他已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哪有什么办法啊!

而就在这时,桌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郑则仕拿起一听后,发现是娱乐杂志的记者打来的,记者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听说张卫健将你公司告上了法庭,要和你解约?”

郑则仕一愣,他前两天才和张卫健谈好,怎么会出现这种事?

随即,郑则仕挂断电话,给张卫健打了过去,请他过来谈一谈是什么问题让他改变了想法。

但令郑则仕没想到的是,这场谈话让他陷入了人生中最尴尬的时刻,以至于多年后他还是无法释怀。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来自于一部电影的成功。

1.

1985年,喜剧片和动作片在香港风头无两。此时,已在电影圈摸爬滚打了将近10年的郑则仕,忽然间有了一个很奇特的想法:电影除了娱乐至上之外,还能不能有一些其他的东西?

抱着这个想法,当时已34岁的郑则仕开始观察起了社会中常常被忽略的人和事物,想以此写一个剧本出来。

起初,郑则仕的剧本是毫无头绪的,不知道该以哪种人、哪方面为切入口。直到偶然在新闻上看到“低能儿”三个字时,郑则仕忽然间就有了灵感。于是,一部关于低能儿内心和生活的电影便有了雏形。

这部电影就是《何必有我》!

《何必有我》是郑则仕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二部影片。他也凭借影片中的“肥猫”一角,一夜爆红,成功拿下了第5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宝座。

“肥猫”的成功,让郑则仕瞬间跻身到了香港一线导演和演员的行列,同时也让郑则仕有了开电影公司当老板的想法。

但考虑到独自一人担的风险太大。于是,郑则仕便拉拢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将合伙开电影公司的想法说了出来,并得到了朋友的大力支持。

没过多久,郑则仕和朋友合伙开的汇川电影公司正式开业。而张卫健则成了郑则仕公司旗下的第一批签约艺人。

汇川电影公司开业后,郑则仕信心满满,一直想着要制作出一部高质量的电影,来一炮打响公司的名头。

但让郑则仕没想到是,制作仅仅只是电影公司的一个必备环节,真正要想公司盈利并且长远的走下去,靠的还是发行。可郑则仕和朋友对发行的方面是一头雾水,而这便导致刚开业不久的公司立即陷入了资金周转不足的局面。

可此时,公司制作的电影拍摄到了一半,正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而就在郑则仕为这事着急时,张卫健230万的片酬打到了公司户头。于是,郑则仕便将这笔钱挪用到了电影的拍摄上。

挪用了这笔钱之后,郑则仕便找到张卫健,告诉他因公司资金运作出现了问题,所以便先挪用了他的片酬。说完这话后,郑则仕又向张卫健打了保证,如果张卫健需要这笔钱的时候,提前几天跟他说一下,他一定想办法给张卫健筹出来。

两人就这样约定好后,结束了谈话。可令郑则仕没想到是,第三天的下午,他就接到了记者的电话,随后又收到了张卫健的律师信:信函中要求解约,并要他立即偿还片酬。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让郑则仕没有丝毫准备。

于是,他又给张卫健打了电话,请他过来谈一谈。

但又让郑则仕没想到是,来的并不是张卫健一个人,还有张卫健的两个兄弟。三人坐在郑则仕的对面,没等郑则仕说完话时,张卫健的兄弟便直接表示:不用说了,现在只说还钱。

这句话瞬间让郑则仕尴尬不已,也让他彻底说不出话来。他马上就是满40的人了,人情冷暖也见的不少,但没有一次是像这样令他这么尴尬,这么心凉的。

于是,郑则仕也没有再说什么,结束谈话后,便四处跑去跟别人借钱,最终筹到了230万,如数奉还给了张卫健。

不过,解决了张卫健的麻烦,公司资金运作的问题又凸显出来。最终,汇川电影公司破产倒闭,郑则仕不但赔上了所有的家底,还欠下了1100万的巨款。

从跑龙套到影帝,再从影帝到负债千万,这番起落让郑则仕心生灰暗,也没了像当初入行时的那份勇气。

就在这关键时刻,郑则仕的母亲给予了郑则仕极大的鼓励和安慰:“儿子,钱又不是玩赌玩掉的,生意嘛很正常,现在的生活就算再难,有以前那么难吗?”

母亲的这番话,让郑则仕愣了半晌,思绪也不禁回到了当年。

2.

1951年,广东汕头。郑则仕在这里出生没多久后,便被父母带到了香港。

到达香港后,郑则仕一家便用木板在山坡上搭建一所木屋用来安家。当时,郑则仕是家里的老大,底下有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而由于郑则仕的父母要出去务工,所以,弟弟妹妹的饮食起居都是由郑则仕照顾。

郑则仕十岁时,母亲又找了一份粘塑料花的兼职。每次。母亲将塑料花带回家后,郑则仕就和弟弟妹妹一起帮母亲粘。后来学会后,母亲就专门送花,郑则仕和弟弟妹妹就专门粘花。

粘好花后的闲暇时间,郑则仕又会将最小的妹妹背在腰上,开始为即将下班的父母生火做饭。

这种艰辛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郑则仕15岁的时候。

当时,他正在读中学。有一天晚上,郑则仕放学回到家后,他的父亲将他和弟弟叫到了面前,告诉他们,家里的经济只能支持一个人去读中学,问他们两兄弟谁去!

郑则仕听到父亲的话后,便立即表示让弟弟去上学,他出去务工。

于是,第二天郑则仕就退了学,跑到外面去找工作。

郑则仕找的第一份工作是珠宝行的学徒,学习如何加工珠宝首饰。

起初,郑则仕是没有工资的,只是一天管三顿饭。后来随着郑则仕学会了一些后,才慢慢有了一份微薄的生活费。

这份工作郑则仕干了整整5年才干出师。

出师后,郑则仕也已21岁,工资也涨到了一个月2000块。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长弓影业公司发出了一张招生海报,说是要举办一个演员培训班。

郑则仕看到这张招生海报后,年幼时的梦想瞬间在脑海浮现。

那时,郑则仕还在上小学。每次看电视时,郑则仕总是喜欢 看一个名叫冯宝宝的童星。因为冯宝宝年龄和他差不多,但两人的境地却是天壤之别。看着冯宝宝光鲜亮丽的衣食住行,郑则仕便也有了当明星的梦想。

在生活的压力下,郑则仕将这个梦想隐藏了很久,但当长弓影业培训班的招生海报出来后,郑则仕便再也隐藏不住了。

随后,郑则仕回到家,将自己要当演员的想法给父母说了一下。但话刚说完,郑则仕的父亲就表示坚决反对,认为放弃一个月2000块的稳定工作,去做一件成与不成都是个问题的演员,实在是太不理智。

父亲的话不无道理,郑则仕听后也很为难。毕竟生活和梦想一直都是普通人绕不过去的难题。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郑则仕的母亲看出了儿子的两难,想到儿子从小到大都在为这个家奔波,不禁有点心疼。

于是,郑则仕的母亲便拿了决定,对郑则仕说:“去试一下,儿子,你还这么年轻。”

很多年以后,当郑则仕谈起这件事时,他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因为他总觉得母亲没读过书,不识字,是讲不出什么大道理的。

但当他到了他母亲当时的那个年龄之后,他回首一望,才发现,原来他的文盲母亲说的话、做的事,比哲学家写的书还有哲理。

也就是因为母亲当时的支持,郑则仕成功进入了长弓影业举办的演员培训班。

而就在郑则仕进入培训班的第一天,长弓影业的老板,也就是著名的武侠导演张彻,给所有学生讲了一段话:

“你如果认定你是一颗种子的话,你一定要相信,你一定有发芽的一天,但是你要不停的灌溉。”

这句话给了郑则仕难以形容的激励,也坚定了他当演员的决心。

在培训班,郑则仕算是真正的接触到了演员这个职业。同时,也接受到了专业化、系统化的表演培训。

而也就是在郑则仕学业刚出师后没多久,一个表演的机会就找上了他。

当时,在郑则仕宿舍的对面,住着一个导演,名叫黎继明。黎继明当时是无线《声宝片场》比赛的副导。《声宝片场》当时刚开始举办,还未对外发布招募。

偶然有一天,刚要出门的黎继明,看到了回宿舍的郑则仕,于是便喊住了郑则仕,将《声宝片场》这个比赛节目告诉了他,并表示可以写信将他推荐给正导演。

也因为这个机会,郑则仕参加了《声宝片场》的比赛,并一举拿下了总冠军。

这一年是1976年。从这一年起,郑则仕进入了TVB,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演员生涯。

1 阅读:289
评论列表
  • 2024-01-19 11:18

    然后50岁呢?又是怎样的经历

  • 2024-01-18 20:32

    那是你的路,如果没有这磨难就没有今天的你[哈哈笑][哈哈笑][哈哈笑]

南红故事

简介:所有文章中的故事非作者本人经历,作者只是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