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华容县为什么能出59位进士,还能出大批开国将军?
家族文化
2024-07-22 00:47:16
华容县是湖南岳阳市下辖的一个县,是一个面积有1500多平方千米,人口有50多万人的地方。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华容县有59人考中进士,其中包括1名状元。解放后又涌现出了许多开国将军。
为什么华容县从古至今能不断地出人才呢?我们根据当地的历史、地理和移民以及教育,分析一二。
在古代,华容县是一个教育文化落后地方,汉民迁入少。虽说西晋至南宋时期,已有部分汉民迁入,但是数量不是很多。
所以在唐代,境内没有出一位进士或无考。
自宋代,境内开始兴建了县学,还有书院,境内教育文化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所以,宋代境内有4人考取进士。
元代,因为蒙古人对汉族和其他民族考试有等级划分,录取的机会少。加上元末战乱不休,读书环境也受到严重影响。
但元朝,华容仍出了2位进士。
明代,境内建有龙峰书院、泮东书院等多所书院,还重修县学和文庙,十分重视教育文化。
另外,有江浙、陕西、山西等地移民人进入境内开荒种地。这些人不仅仅农民,有的祖上就是读书人,他们的到来对境内教育影响较大。
明朝,华容有毛珍、傅尚文、刘大夏、魏廷楫、黎淳、白竹、李琳、蔡系周、易廷宪、白忠、孙继芳、萧一中、张存意等34人中进士及第。还有162人考上举人。
其中黎淳还中了状元,做过礼部尚书。刘大夏曾任兵部尚书,孙谷、萧一中担任过右副都御史这样的高官。
清代,境内建有沱江书院,各地均有兴办私塾。教育文化得到了繁荣发展。
清朝,华容出了吴堂、潘楷、白兼、张召华等19位进士,还有212人考取举人。
民国,境内的书院均改为学校,私塾增加至418所,私塾师生就近6000余人,培养了不少革命人士和进步青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境内有不少青年去法国勤工俭学。
涌现出了何长工、蔡协民等多位革命人士。
解放后,华容是革命老区,境内有4457人被评为了革命烈士(以往数据)。有刘革非、高风、朱祖光、吴芳、刘革非等多人。
在解放授予的“开国将军”中,华容就有张树芝、方之中、朱绍清、吕展等人榜上有名。
1990年,境内中小学有538所。至2007年,中小学精简为165所,包括117所小学、45所高中初中,还有部分职业学校。
2020年,华容一中有473人达到一本分数线,703人达到二本分数线。本科上线率达53%以上。还有1人以689分,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