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沙探秘3000年前的巴蜀文化

镜观三秦 2023-05-22 13:47:16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蜀地沃野干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

--《后汉书.公孙述传》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001年2月8日下午,在成都市区西北金沙村,一个尘封了3000多年的地下宝库被悄然打开。大型建筑基址、祭祀活动场所、居址、墓地等重要遗迹不断被发现,上万件金器、玉器、青铜器、陶器、漆木器、石器、骨角器、象牙等珍贵文物破土而出,考古学家将这里命名为“金沙遗址”。从遗址的规模和出土遗物的等级分析,金沙遗址极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在成都平原兴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距今约3200-2600年)的又一个都邑所在。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金面具: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同时期形体较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金面具,可能是附着在青铜或木质人头像上使用。金面具的出土反映了古蜀文明发达的巫术、宗教文化,同时也展现了古蜀先民对黄金制品的崇拜。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金沙遗址出土了数以吨计的象牙和众多的野猪犬齿、鹿角、麂骨、犀牛骨、马骨等动物遗骸以及大量的乌木及植物遗存。这些资料证明,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呈现出一派森林密布,河渠纵横,动物繁多的景象。在这个绿色天地之中,古蜀先民与大自然亲密拥抱、和谐相处。

走进金沙 探秘3000年前的巴蜀文化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在祭祀区古河道边发现了一处3000年前的树根遗迹,分布范围达100余平方米。经鉴定,这棵树应为秋枫。在我国,秋枫主要产于陕西、江苏、福建、四川、云南等地,常生长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沟谷中,或于平原栽培,喜水湿,秋枫树根遗迹在祭祀区的发现也反映出当时成都平原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环境状况。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根据祭祀遗迹的堆积情况,考古学家推测当时古蜀人的祭祀方式主要有“燎祭“瘗( yi)埋”“浮沉“高台祭祀卜甲祭祀”等,在祭祀前可能还有“毁器”的传统。每次祭祀行为使用祭器的数量、组合及埋藏方式各有不同,表明古蜀人对山川、河流、太阳等的祭祀方式和对象并未严格限制,有时也可能是几种方式共用。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金沙遗址出土玉镯数量较多、选料精细、圆周极其规整,应是一种保戴在手腕上的装饰品。

在中国古代,绿松石珠一般是作为串饰使用。此器为目前金沙遗址出土绿松石珠中形体最大、制作最精美的一件。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有领玉壁:该器体型巨大、制作规整,且由于光的作用与土壤的影响,出土时器表两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其中阳面呈紫蓝色,阴面则呈浅白色.这种现象体现出玉器因自身矿物质成分分布不均匀,受埋藏环境影响而产生的神奇变化。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十节玉琮该器共分十节,每节以转角为中心构成四个简化人面纹,其中一面的上部还阴刻一神人图案。此器在料、工、形、纹上与金沙遗址出土的其他玉琮完全不同,却与浙江良渚文化晚期玉琮相似,说明两地在较早时期可能就有了交流与往来。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肩扛象牙人形纹玉璋:该器两面对称刻划两组图案,每组图案由一跪坐人像、两道折曲纹、三道直线纹组成。人像高冠高鼻,双膝着地,肩上所扛之物极似一根完整的象牙,真实形象地反映了金沙人用象牙 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景。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金沙遗址出土卜甲21件,大多为龟背甲,是古代占卜器具。占卜是吉代祭典中的重要仪式,一般选择龟腹甲,用钻(凿)的方式在龟甲的一面钻孔,然后烧灼,根据另一面的裂纹(兆)卜问吉凶。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象牙:金沙遗址出土了数以吨计的象牙,既有完整的象牙,也有圆形象牙饼、象牙尖等,另有少量成型器物。其中,祭祀区一号坑有规律地平行放置了8层象牙,最长者近1.85米,十分壮观。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铜立人身着长袍,腰佩短杖,头戴太阳形冠,双臂呈环抱状姿势,神情威严肃穆,应属巫师作法形象。其造型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颇为相似。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经国家文物局2005年8月15日第15次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这座宏伟的大跨度钢结构建筑,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遗迹馆”,它所展示的是金沙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掘现场之一“祭祀区”。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001年2月8日,金沙考古在这里拉开了序幕,金沙王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悄然打开。“祭祀区”是古蜀时期一处专用的滨河祭祀场所,分布面积约15000平方米,年代约为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650年)。现已发现60余处祭祀遗存,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6000余件以及数以吨计的象牙和众多的野猪獠牙、鹿角等。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目前,这里的考古发掘工作尚未结束,黄土中仍掩埋着许多珍奇之物,金沙可望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0 阅读:18

镜观三秦

简介:风光、人文、纪实自媒体品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