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下楼的时候,遇上了对门儿刘大爷的侄女儿,她拎了一兜子水果,说是给我买的,要对我表示感谢。
她说:"今天她过来探望刘大爷的时候,刘大爷说了些让她暖心的话。"
是这么多年的头一次。
她听刘大爷原话说的:"他自己老糊涂了,不知道谁好谁赖了,多亏对门儿小王(我)提醒。"
刘大爷对他侄女儿说 :以后她每来一次,给她500块钱。
他侄女儿不到50岁人挺实在的,一直靠在医院做护工生活,就在刘大爷相邻的小区住。
刘大爷老伴儿走了6年,这6年侄女时不时过来看一眼,帮他打扫卫生,洗洗衣服什么的。
老爷子和我前年去世的老爹关系不错,他两个儿子,都在本市工作。
找的都是本地的独生女儿,都特别顾岳父岳母家那种,平时刘大爷有事儿找他们的时候基本都特别费劲,互相踢皮球。
联系刘大爷的时候倒都火急火燎的,刘大爷想想躲都躲不掉,因为都奔着刘大爷的钱。
大儿子,儿媳是做小商品生意的,压货多出钱慢。
小儿子儿媳虽是事业编,听着福利待遇挺好的但是赚的却少,也惦记老爷子的钱。
刘大爷电业局退休的,一个月8000多呢。
当年他老伴儿因车祸去世,在商量刘大爷到底去谁家的问题上的时候,俩儿子都互相推谁也不愿意让刘大爷去,答案当然是心里不愿意养。
他们只惦记老爷子的钱。
刘大爷早接受这种结果,自己就是没教育好两个孩子。
也认了,自己在旁边住,不跟他们在一起掺和。
剩下的生死由命了。
他嘴上是这么说,可心里又隐隐对两个儿子还有盼望。
还时不时的在两个儿子比赛着惦记他的钱的时候,拿出来讨好两个儿子。
我爸既和他是老邻居,又是老棋友,没少提醒他。
"守住老本儿,大不了最后去养老院,也比一点点的把钱都让儿子儿媳惦记去,最后也不管他强。"
尤其是我爸再去他家无意之中遇到开始出现在他生活里的侄女之后,更是这么认为。
他那远房侄女是因为上大专的时候,有一次没钱交学费了,跟亲戚们借钱都不借,是刘大爷借的。
对于刘大爷来说那个钱就是九牛一毛,也没太当回事儿,但是她心里却一直都记着刘大爷这份恩情。
刘大爷老伴儿去世之后,她得知刘大爷儿子儿媳就惦记他的钱没人管他,才开始定期来的。
每周来一次那样,帮着收拾收拾卫生,洗洗涮涮的。
看得出来,刘大爷对这个侄女儿并不亲,人家每次来,他都一副我可没求你,是你上赶着来的态度,挺冷淡的。
他侄女也真是好脾气,只要老爷子还开门让她进来,她每次都情绪稳定,一点都不生气。
我后来也碰到过她几次,说起刘大爷的态度,她说那么大岁数再活能活多久,自己本也是个心软的人,在路上遇到受伤的小猫小狗小鸟,自己没钱都想法去救的,更何况是还是对自己有恩的远房叔叔,能帮一把就尽量帮一把。
本来就不擅家务的刘大爷,自老伴儿去世之后,那屋里不是用一个"乱"字可以形容的。
若不是这个侄女定期来,真的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他那俩儿子真的是太狠心了,老爷子有两次生病,都是我和我老公帮着给他送到医院的,给他俩儿子打电话过来是能过来,但都怕让自己掏住院看病的钱。
在刘大爷的病床边的那副互相推诿的嘴脸,我看着真的是想打他们一嘴巴子。
我和老公因为我爸的原因,对刘大爷一直以来也是尽量能帮就帮一下的态度,他老伴儿去世的头几年他的身体还比较好,闲着没事儿去公园遛遛弯儿打打太极,自己也能伺候自己。
可自从去年过完70岁生日他得了一场病毒性肺炎我们又给送到医院之后,他的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需要有人在身边全天照顾,他才开始犯愁。
他不想去养老院,因为他有几个同事在养老院过的并不舒服。
他想让我和老公给他出出招,怎么才能让他的两个儿子愿意接受他回他们身边养老。
因为我和老公和他两个儿子儿媳都一般大的年纪,他让我们从同龄人的角度给他点儿建议。
听的我和老公真的是无语:刘大爷真的是太天真了,心底里还是对他那两个儿子抱有幻想。
我忍不住说: "养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知道孝顺,懂得感恩"
"但您的两个孩子正相反。您别费这个劲儿,也别想着再付出去感化他们了。"
他听我这么说后,挺难过的。
哽咽的说:"以后养老没着落了,这样的话不如得个急病,早点儿死了,也省着我们这多年的邻居也跟着他费心。"
我看他这样,心理真的很着急,想想他一直都对着态度比较冷淡的远房侄女,跟他说:"您老难道真糊涂了吗?您那远方侄女儿多好啊!常来帮你 您维护好了,不就行了吗?"
可能老爷子现在才真正有危机感了,这次听进去我说的话了。
行动力挺强的,知道改变,珍惜侄女儿的付出了。
他侄女儿每周过来一次,刘大爷每次给她五百,这样多好,有来有往,干的踏实。
相信本来就有感恩之心的他侄女儿,之后会更用心照顾刘大爷的。
人情世故都是相互的,即使亲生父母子女之间也得是相互奔赴。
他的两个孩子都没有这个心,何必再上赶子追着!早寻出路才是正事。
而他侄女,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