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在2024年8月27日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共有1.5亿农业转移人口平稳有序地进城落户,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2014年的35.9%提升至2023年的48.3%。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农民进城的速度超出许多人的预期,同时也显示了公安部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
据了解,公安部正在加快推进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深入实施高频户政业务便利化措施,积极探索建立全国统一人口登记管理制度。下一步,公安部将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取消落户限制的要求,稳步推进居民身份证换领等高频户政事项“全程网办”,加快推进居民身份证与居民证等功能衔接并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好地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尽管按户籍计算,城镇人口已接近50%,但国务院会议曾提出,城镇化率实际上达到了65%以上,这一差异主要源于许多农民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却没有城市户口。大城市尤其对农业户籍人口的落户限制较多,这直接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真正农村剩余的人口主要是老人和孩子。如果将家庭主要劳动力或主要劳动收入来源于城镇的人口都算作城镇人口,那么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会更高。这意味着中国的农民比例可能很快从80%降至20%以下。
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的解决越来越依赖于城市的吸纳能力。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如无人机、智能农机等的应用,减少了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普遍在10%以下,而中国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然而,一些大城市在处理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上仍存在诸多限制,尤其是对老年人投靠子女的政策收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利益的考量。专家建议,应彻底放开户口限制,实现农村户口平等化,用现代化的思维解决农业问题,而不是回归农业社会。
总体来看,公安部的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落户政策的放宽,为中国农民进城提供了更多便利,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也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