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韦氏,大唐的固安公主,也是史书上寥寥几笔的过客。
人们总说,和亲公主的命,像塞外的风,来时浩荡,去时无踪。可我与那位辛氏固安公主,同封号、同归唐,命运却如此不同——她因战乱而返,我因"不贤"被逐。
开元十四年,我被封为固安公主,嫁与奚族李鲁苏。
出塞那日,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赞我"巾帼安边",朝臣贺我"福泽深厚"。可没人告诉我,这个封号是轮回的诅咒——上一个"固安公主"辛氏,刚刚从契丹的尸山血海里逃回来。
陛下在丹凤门送我时,眼神比雪还冷:"奚族反复,卿当效仿辛氏,莫辱国体。"
我攥紧嫁衣上的金线,忽然懂了——"固安"二字,不是给我的荣耀,而是给帝国的承诺。
二、我救了他的国,他却毁了我的名在奚族的第三年,李鲁苏的牙官塞默羯谋反。
那夜,我亲手在酒中下药,诱杀叛将。帐外刀光剑影,帐内我按着发抖的侍女说:"怕什么?我们汉家女儿,要死也得拉个垫背的。"
捷报传到长安,陛下赐我珠玉锦缎,诏书上写:"忠节可嘉,永固边疆。"
可李鲁苏怎么对我的?他搂着新娶的宜芳公主(那个杨氏女!),对唐使笑说:"固安公主性妒,不堪为可敦。"
多可笑啊——我平了他的叛乱,却成了他口中"善妒的妇人"。
天知道我是怎么回到长安的。
马车驶过朱雀大街时,我听见茶肆里有人议论:"听说了吗?那个固安公主,因争风吃醋被奚族退回来了!"
我死死咬住嘴唇,直到血腥味弥漫口腔。
陛下在兴庆宫见我,叹道:"鲁苏上书说你不贤……罢了,回来也好。"
我伏地叩首,额头抵在冰冷的金砖上。
原来,和亲公主的功绩可以抹去,但"妒妇"的污名,史官一定会记得。
四、辛氏,我羡慕你后来我见过那位辛氏固安公主。
她在曲江畔的别院栽了满园牡丹,见我便笑:"韦妹妹,你可知我多羡慕你?至少陛下还夸过你忠勇。"
我望着她鬓角的白发,突然哽咽——她背负着"丧夫亡国"的痛,我承载着"妇德有亏"的骂名。
我们像两面镜子,照出大唐公主最真实的命运:
- 活下来的,是帝国的耻辱;
- 死去的,才是王朝的贞烈。
如今我常坐在庭前看云。
长安的云是软的,不像塞外,总像要压碎人的骨头。偶尔有燕子掠过屋檐,我会想起奚族草原上的鹰——它们搏击长空时,可会在乎地上蝼蚁的评说?
史书不会记载:
- 那个"性妒"的固安公主,曾单枪匹马平定一场叛乱;
- 那个"忠节可嘉"的固安公主,临终前烧掉了所有赏赐的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