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外交,舌战是基础,吵架是难免的,中国讲究大国雅量,在表述上委婉、体面一些,给普通老百姓的感觉是,说话不够强硬。和赫鲁晓夫联合国大会皮鞋敲桌子的行为天壤之别,这就是很多人至今潜意识中将俄罗斯称为战斗民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当中国官方的措辞开始变得严厉、变得直白的时候,普通老百姓就一个感觉:爽!这才是中国应有的大国硬气。
还记得国务委员杨洁篪在阿拉斯加的直白“训话”,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讲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这番表态在当时一度引发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社交媒体上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现场和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场景对比图刷屏传播,其影响至今历历在目。
这场中美唇枪舌剑发生在2021年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而导致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首先破坏了外交规则。
会议开始后,布林肯和沙利文做了约10分钟的开场发言,而后杨洁篪和王毅先后阐述了中方的有关立场,这属于正常的惯例,接下来是记者离场,中美展开正式会议。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美方打破常规以“中方发言时间过长”为由要求补充发言,并要求准备离场的记者留下。按照惯例中方需要补充发言,但美方要求中国记者离开会场,最终引发了90分钟的开场白。
是非曲折一目了然,是美方先破坏了外交传统,而美方所谓的补充发言,其内容是对中国事务的各种无端的指责和无底线的抹黑,将美国傲慢、高高在上的姿态彰显的淋漓尽致。要知道这次会谈,中方是应邀而来,而不是中方发起的。
最终才有了至今历历在目的“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讲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的中方直白表态。
当时美国针对中国的抹黑叙事涉疆、涉港、涉藏、涉台等一系列攸关中国核心利益,搞所谓的“有罪推定式”调查,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并趁机以此为由对中国发起一轮轮的制裁和打压。
近日广为传播的中美驻联合国代表进行的唇枪舌战,起因是美方代表持续散布虚假信息,在俄乌问题上抹黑中国,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进行了精彩且有力的直白驳斥,赢得国内的广泛喝彩。
在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的乌克兰问题公开会期间,美方代表在乌克兰问题上持续对中国进行抹黑,大致的叙事是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政治掩护,如果没有中国支持俄罗斯,俄乌冲突早已结束。
对此,中国代表耿爽进行了直白回应,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那战场的局势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俄乌战场上,最拿的出手的东西无外乎无人装备的实战运用,堪称最近这些年各种军事冲突中的极点。运用很频繁,但数量却没有太过惊人,俄罗斯送到前线的无人机一年也没有十万架。
十万架,这个数量看似很多,实质上对于无人机大国、强国来说,太少了。俄乌战场上运用最多的是自杀式无人机或者是穿越自爆机,这种东西的成本也就千把块,而不是动辄数千万的中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
如果中国真的给予俄罗斯军事补给,那么就不是一年不到十万架,而是一个月十万架,甚至一天十万架。中国国内产能开动,这个数字不是夸大,2023年中国交付的民用无人机数量超过317万架,一天十万架不是不可以,看有没有需求。
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光是庞大的无人机数量就足以压制的乌军头都不敢抬,更何况俄乌双方对无人机的应用规模太小,如果中国真的给予俄罗斯军事补给,那么中国动辄数百架上千架的无人机蜂群,足以让一个阵地陷入一片火海,哪还有俄乌战场上的争夺战。
这仅仅是无人机一个领域的冰山一角,如果进一步扩展到炮弹上,中国一家的产能就能碾压整个美欧的产能,俄罗斯也不至于一天才打个几万发炮弹,甚至换取半岛北邻的炮弹。另外在远程精确打击武器领域,中国历年展示在珠海航展上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种类就足以让很多地区国家眼红。
而这正是限制俄罗斯军事推进的一个重要领域,俄罗斯的远程打击导弹储备数量太少,国内产能又跟不上需求,最终导致俄军很难发起大规模的火力突击,有限的打击并不能完全摧毁预定目标,更多的发挥的是威慑效能。
如果中国果真给予军事补给,那么无人机、炮弹、导弹管够,俄军也能向美军一样通过一次次的精确火力碾压,哪还有什么俄乌冲突的战线前后方之说,北约的军援可能还没有开到前线就变成一堆废铜烂铁。
话虽直白,但是事实。所以在场的其他国家代表听到这个假设,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而是觉得中国代表说的没毛病。
相比前边的直白反驳,耿爽在美方代表后续的发问回应中把话讲的更直白,原话是:
“我想提醒一下美国代表,如果他认真听取了其他安理会成员的发言,他就不难发现,其他14个安理会成员发言的内容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并不跟美方的发言都保持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的发言就不正确,每个国家有权决定自己怎么发言,美国没有资格对他国的发言进行评判,也没有权利来告诉他国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重点在于,其他国家发言并没有跟美国保持一致,各有侧重,美国没能主导整个话语论述。更重要的是,每个国家有权决定自己怎么发言,美国没有资格对他国的发言进行评判,也没有权利来告诉他国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我们再次用了“资格”各个词语,和21年在阿拉斯加一样,“资格”一词将美国一贯将其意志强加到其他国家的做法展露无疑。
每个国家想说什么,美国管不着,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利去要求别国说什么,更不要期望强迫别国按照美国的思维去做什么。吵吵架可以接受,毕竟外交的本质就是舌战,舌战的根本就是吵架,但妄图通过无底线的抹黑他国来强迫他国按照美国的意愿做什么、说什么,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还是国务委员杨洁篪的那句话“美国的这些老毛病要改一改了”,中国接受吵架,但不绝不允许美国对中国指手画脚,大国雅量要有,但君子和小人中国人自古有一套成熟的对待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