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国政府已经任命卢沙野大使接替吴红波大使,担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
郭嘉昆还透露,卢沙野特别代表将协助协调处理涉欧事务,并根据需要同欧洲国家及欧盟机构开展磋商交流等工作。消息一出,有人直呼“战狼”重返欧洲“战场”。卢沙野在任职驻法国大使期间,做了很多让西方与亲西方自由派人士不爽,而中国人却觉得很提气的事。个人觉得,有3个名场面不得不提。第一个名场面:回怼反华学者用词犀利,把法国反华政客和媒体气得跳脚。2021年,法国议员、参议院“台湾交流和研究小组”主席李察组织“国会访台团”,中国驻法使馆强烈反对,法国外交部发言人却表示不干预李察的活动。就在这个关口,法国一名叫邦达兹的反华学者在推特上(现在的X)疯狂挑衅,对中国驻法大使馆大放厥词:给你和你的妖魔们一个大大的吻。卢沙野大使也没惯着它,随后在使馆的官方推特上贴出邦达兹的推文,回了他一句“小流氓”。在法国的语境中,“小流氓”这个词也含有极端无能的意思,一语双关。法国媒体和一些议员如获至宝,集火攻击中国大使馆和卢沙野大使“话风粗野”。这一场斗法中,最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为了反制挑衅中国的法国政治流氓,中方毫不犹豫地宣布了对他们的制裁。法国外交部要求召见中国大使抗议,不过得到的回复却是“今天没空”,卢沙野因此一战成名,被欧洲媒体称为“五星级战狼外交官”。第二个名场面:在乌克兰问题上戳穿皇帝新装,把一众反华国家气得跳脚。2023年,卢沙野在接受法国LCI电视台采访时,面对主持人不怀好意的纠缠,回呛“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并没有独立的国际法地位”。更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跳脚的是,卢沙野的陈述让三国主权在国际法层面暴露重大BUG。这次采访在欧洲引发轩然大波,波罗的海三国更是分别召见中国大使,要求中方作出解释。有80名欧洲议会的议员致信法国外长,要求宣布卢沙野大使为不受欢迎的人。卢沙野在随后的回应中称,他表达观点的自由不应受到限制,何况他也不是胡编乱造,批评一些媒体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正是卢大使的提醒,大家才发现确如其所说,苏联宪法中虽然有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的条款,但也规定了苏联主权优先于加盟共和国主权。而波罗的海三国就更没有什么不服气的。他们从苏联独立出来时,甚至没有参加签署分家的《阿拉木图协议》,这暴露出它们的独立国家身份在国际法层面还站不住脚。卢沙野大使的大实话,正中了这些国家软肋,让他们十分难受。第三个名场面:直言台当局是叛乱政权,统一后要“再教育”,把台湾社会气得跳脚。2024,卢沙野于中法建交60年专题研讨会上表示,台湾问题实为中国的内战延续,岛上民进党政权实为叛乱政权。此言一出,岛内舆论简直炸了锅。绿营那帮逆畜自不用说,就是蓝营同样也气得鸡头掰脸蔡正元称卢沙野“既不懂国际法,又不懂两岸关系”,批评其为“最差的外交官”,甚至语无伦次、气急败坏地说:“大陆有本事就打过去啊,没有那本事就别说。”要知道,蔡正元在很多大陆民众眼中还算得上统派,但他都被这番话刺激得不行。而在2022年,卢沙野就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有一番话让台湾社会跳脚。卢沙野说:“统一后,我们要(对台湾人)进行一次再教育。我相信到那时,台湾人会再次支持统一。”绿营照例不说了,看看蓝营名嘴赵少康的反应就知道。他在电视节目中,叫嚣要大陆对卢沙野进行再教育。卢沙野大使的表现,正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官的新风貌,也是中国人民普遍愿意看到的转变。多年以来,中国外交官风格给人感觉太软,存在感非常弱,老好人一个。这种外交官深受自由派人士的喜欢,比如前驻法大使吴建民。中国人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外交官?看看那些年寄钙片的民众就知道了。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发现,老好人并不会得到尊重,哪怕是有实力的老好人同样如此。真正能得到尊重的人,一定是既有实力,又不惧斗争的人。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来说,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人民普遍希望,中国外交官不是好惹的,有事大家给你担着。外交官应该是国家利益的斗士,而不是人民花钱养了个窝窝囊囊的吉祥物。这些年,美国和西方遏制和围堵中国日甚一日,反华媒体、政客甚嚣尘上,中国人民希望我们的外交官能够站得出来、顶得上去,有理有利有节地展开斗争。中国外交哪有什么战狼,只是因为恶狼太多,我们不得不与狼共舞,否则要被它们吃得渣都不剩。法国反华政客和媒体疯狂羞辱和挑衅我们,卢沙野狠狠反击何错之有?如果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这些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站在欧洲反华最前沿,在台湾问题上屡屡踩中国的底线,卢沙野和他们讨论讨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地位问题,以及与他们立国相关的国际法条文,有何不妥?以立陶宛为例,突破中国红线仍顽固表态:“我们要继续发展与台湾地区的关系,中国大陆正成为立陶宛外交和安全政策日益严峻的挑战。”是谁给这个鼻屎大的国家勇气,来挑战一个联合国上三常国家?他们是不是觉得挑衅中国,不会受到惩罚、承受代价吗?卢大使的直言直语,就是提醒这些反华国家挑衅中国可能承担的代价,增加了它们的忌惮,有何不妥?在国际舞台上,很多都像立陶宛那样的国家,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去年卸任,一名欧洲外交官恶狠狠地说:“我们仍然清楚地记得卢沙野对波罗的海国家的言论。”它们疯狂挑衅中国都不怕中国人民记恨,我们难道还怕它们记恨吗?有人喜欢就有人恨。国内那些亲美西方的自由派人士,对卢沙野大使非常不爽,想方设法抹黑贬低,造谣攻击的事件也不在少数。卢沙野大使关于波罗的海三国地位的言论引发争议后,外交部回应是“个人观点”,中国的一贯立场没有改变,立即有人颅内高潮说“卢沙野没有与官方表态保持一致,自作主张”。去年底,卢沙野结束驻法大使一职归国,这些人又造谣卢大使被贬、受到处理了。这一次的重用,让他们的谣言不攻自破。卢沙野肩负重任重返欧洲,其中的信号相信欧盟国家能够感受到,特别是那些反华政客。一些人无论多不喜欢卢沙野,他们都不可能左右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意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欧洲反华政客屡屡伤害中国,就不要做中国会逆来顺受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