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0月,中央纪委对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李晓鹏高调宣布“双开”,此时这位从河南银行学校走出的金融巨擘已经在权力与资本的旋涡中沉浮了46年。
从数零钞的基层柜员到执掌万亿资产的光大掌门人,他的人生轨迹本是一个寒门逆袭的励志故事,最终却以收受恒大800万美元“顾问费”、家族成员集体涉案的结局草草收场。

许家印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而居然还有人敢贷款给他,披着老乡情谊的腐败下,是房地产与金融业的灰色产业链,家族式的产业链贪腐到底有多骇人听闻?
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了更快恢复经济发展,试图用房地产业链来拉动经济,因此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到2016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已经达13%,而信托行业的规模突破20万亿,成为房企融资的隐形钱袋。
很显然,恒大赶上了这趟风口,以“高杠杆、高周转”模式狂飙突进,销售额从2009年的303亿暴涨至2016年的3734亿,登顶全球房企榜首,在这场资本盛宴中,监管层对金融创新的鼓励,让信托行业模式大行其道。

这种名义入股、实质放贷的操作,既能美化房企资产负债表,又能让金融机构赚取高达15%的年化收益,李晓鹏执掌的光大信托,正是这一模式的“急先锋”,2017年其规模从几千亿暴增至1.1万亿,其中地产项目占比超四成,恒大是他们的重点客户。
李晓鹏和许家印是河南老乡,也因为这层关系,二人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
2016 年的春天,在深圳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举办的酒宴之上,两个人用恒大冰泉来代替酒,就这么敲定了双方合作的事宜,当时恒大正好深陷在深圳某个旧改项目的拆迁困局当中,光大信托直接注入了85亿的资金,这里面有 23 亿被用来支付那些 “钉子户” 的灰色补偿费用。

而这种资金的走向,在项目的账目里被伪装成了 “拆迁安置费”,从此刻开始,双方的合作就已经变成了政商之间利益输送的一种途径,这种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商业和政治生态,也为这个项目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
回看李小鹏的成功之路,和许家印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1977年,18岁的李晓鹏考入河南银行学校,这所被称为“金融黄埔”的院校曾经走出数十位省级分行行长。
白天,他在郑州某银行清点零钞,夜晚还要在油灯下苦读,经过努力,他考入武汉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2014年,李晓鹏在招商局集团操刀的“蛇口自贸区金融创新方案”成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他将前海土地、港口物流与信托产品捆绑,设计出土地收益权证券化模式,总的来说就是政府以土地作价入股,信托公司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开发商则获得低成本融资。
这套方案还被《亚洲金融》杂志评为年度最佳产融结合案例,但是,虽然短期获益明显,其中理财资金多为1-3年短期产品,而土地开发周期长达5-10年,从长远来看已经出现错位。
2017年执掌光大后,李晓鹏开始进一步推动集团发展,但也正是这样快速疯狂的拼凑资源,风险管控才出现了大问题,光大信托内部考核指标与业务规模直接挂钩,这种畸形激励机制,让债务黑洞越来越大。

李晓鹏的贪腐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他的权力已经渗透到政治和商业领域,他的妹夫张有赋从信贷员跃升省分行副行长,办公室搜出成箱未拆封茅台,这种“左手受贿、右手贪污”的双重操作,和李晓鹏之间达成了黑色的家族产业链,张有赋会将部分资金通过香港壳公司汇入其子李某的私募基金账户,再以“项目优先配资权”洗白。
在光大12名落马高管中,7人为河南籍,掌控信贷审批、人事任免等核心部门,他们通过“项目互保”“交叉持股”等方式,将62亿资金注入关联企业,可以看出,李晓鹏通过这种“链条”让风险层层转嫁,最终由国有资本兜底。
不仅如此,李晓鹏还跨境洗钱,通过维京群岛离岸公司收取恒大800万美元“顾问费”,资金流向与光大注资恒大高度重合,信托行业的通道业务长期游走灰色地带。

光大信托在仅仅四年的时间里,就向房企违规输血超2000亿,而地方保护伞的存在让风险预警机制形同虚设,甚至有说法称河南某领导直接致电要求‘关照’恒大项目,压力甚至给到中纪委。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已经成为挡箭牌,2021年恒大暴雷前夕,光大仍向海南海花岛项目注资60亿,账目显示这笔钱并未用于工程建设,而是偿还了某海外债券利息,李晓鹏就打着“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旗号进行辩解。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2023年恒大那高达2万亿的债务重组方案里,光大面临着近乎400亿的缺口,这几乎是血本无归,要知道,在全国那超过 60 万套的烂尾楼当中,差不多有 10% 是靠着光大信托输血的。

就在这个时候,中央纪委开展的 “金融反腐” 专项行动也到了收网的时候了,李晓鹏家族及其派系里有12个人接连入狱,他儿子李某的 28 个地产项目也全都被查封了。
恒大的债务问题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把相关的人和事都卷了进去,光大信托原本想在房地产项目里分一杯羹,却没想到陷入了这样的困境,那些买了房子的业主们,满心期待着能住进自己的新房,却只能对着烂尾楼唉声叹气。
信托合同变成废纸、恒大冰泉的泡沫消散,留给时代的不仅是财务窟窿,更是对金融腐败问题的反思,光大的教训在于把党的领导变成了“老板”领导,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老乡联手,全民买单”的覆辙,这是时代给我们的问题。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马腾跃.李晓鹏:金融创新不能超越边界[J].中国金融家,2019,0(3):46-47

霧里看花
迟早烧到平安,平安才是全国地产商最大的投资机构
用户10xxx39 回复 03-28 11:46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有美國貝萊德公司的股份,不知是多少?
薄雾清风
就一家银行,一个人贷款给恒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