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归乡,忆起往昔亲人,诸多往事渐模糊。趁尚存记忆,以文字记录,为亲人撰文,留存美好,让爱永恒。
在我那如繁星点点的记忆深处,外公的身影如同那最璀璨的一颗星辰,虽不常被清晰忆起,却始终散发着温暖而独特的光芒。
外公姓蔡,老家在江西樟树,后来到余江定居。
外公年轻时曾作为下乡知青,来到我们潢溪乡卫生所担任医生。在那个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时期,外公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为当地的百姓驱除病痛,成为了乡亲们心中备受尊崇的医者。据说,外公在当地颇有名望,许多人不远万里慕名前来找他看病。

外公长得高高瘦瘦,帅气的面庞中透着儒雅与温和。姐姐曾跟我描述,外公平时话不多,总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沉默的人,却有着一颗无比炽热的心。
妈妈常说,外公是个好男人,对外婆极好,事事都依着外婆,尊重她的想法和决定。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海誓山盟的轰轰烈烈,却在平淡岁月中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了无数的风雨。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外公总会把好吃的、好用的都先留给外婆,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她的深情与呵护。
对于子女,外公更是关爱备至。尽管家中孩子众多,生活并不富裕,但外公总是竭尽全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和担当,为子女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教会他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

很遗憾,外公离世时我年纪尚小,小到几乎没有与他相处的真实记忆。但我还清晰记得,得知外公去世的那一天情形。当时,我和姐姐正在老家的圩堤外面放牛,突然有消息传来外公去世,爸爸急匆匆地赶来喊我们。那一刻,懵懂的我还不太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只是跟着大人的脚步,前往外公居住的邓埠镇。
外公外婆住的是那种一层楼的矮房子,一排一排的,很多家连在一起。房子虽然简陋,但前后通透,布局合理,住起来倒也舒适自在。
外公办丧事的时候,按照习俗,每个人都要去参拜、磕头、烧香。那天发生了一件让当时的我感到有些委屈的事情。小姨的孩子和我年纪相仿,但他头上戴着和舅舅戴的一样的帽子,而我只有一件白色的衣服和一块盖在头上的白布。小孩子的心思单纯直接,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为此伤心地大哭起来。现在想来,那不过是童年里一个天真的小插曲,只是当时的大家都不明白我哭的真正原因,还夸赞我懂事,为外公的离去而伤心。

虽然我对外公的记忆十分有限,但从家人的描述中,我能深深感受到他的慈爱、他的担当、他的默默奉献。他就像一座沉默的高山,给予家人坚定的依靠;又像一条宁静的河流,滋养着家庭的每一个成员。
如今,外公已经离开了我们很多年,但他的形象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我知道,外公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爱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或许有一天,当我回首往事,我会更加清晰地看到外公在我生命中的痕迹,那是一份永远无法割舍的亲情,一份深深的怀念。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带着外公给予的力量,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让他在天堂也能感到欣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