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的莫扎特,童话是不会过时的

梦见乌鸦 2022-07-16 22:39:33

看这部电影要摆正心态,适当地调整预期值。

《外太空的莫扎特》,不是什么科幻巨制,而是一部儿童电影,童话片,带着这个预期值去观影。

陈思诚自编自导,可以说基本代表了他的主观意愿。从中能看出他一定是老国产童话故事的爱好者,因为该片有着一个不算新鲜的外壳,却有着国产童话故事的鲜明特点,简单说下。

我国当代儿童作品的起点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著名作家茅盾在《少年儿童文学漫谈》中指出——“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少年的心理活动的特点,是必要的,要了解他们的特点,为的就是找出最适合于不同的年龄儿童、少年的不同的表现手法。”

因此在随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儿童作品百花齐放,并一改50年代红色/“小大人”为主的特色,诞生了两大特征:“儿童立场”和“浪漫主义”,包括著名的《小兵张嘎》、动画片《大闹天宫》就是这个时期出现。

其中必须要提到的是以现代为背景的创作的儿童/童话故事,比如《小铃铛》《花儿朵朵》《宝葫芦的秘密》,故事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影响了包括郑渊洁在内多位名家。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作品,是我国当代儿童文学、现代童话作品的起点。

如果看过上述这些作品,就会发现《外太空的莫扎特》跟它们很“像”,这个像不在于故事,而是一些固有特征。

★比如城市地标。

该片出现了很多北京著名建筑,“莫扎特”带着孩子们走遍了很多地方,结尾重头戏还是在长城。这是我国童话故事的标配,起因在于《小铃铛》,把北京的很多著名建筑作为取景地,献礼建国15周年,没想到这个特色一直沿用至今。

您就数吧,包括《霹雳贝贝》《小龙人》这些以现代为背景儿童影视剧,绝对不缺各种地标建筑和景点,简直比哥斯拉还“准”,这是个特色。

★另外一个特征,就是极具文化特征的“儿童视角”。

我们童话故事中的主视角都是以儿童为主体,且一开始或多或少都遭遇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宝葫芦秘密》中希望不劳而获的王葆,《小铃铛》里想要把小木偶据为己有的石小满。

这是最明显区别于西方童话故事的地方,西方很多童话主角都是完美的,其遭遇来自于外因(坏皇后,坏继母、强盗),而我们的童话故事主角一开始是不完美的,都有各自的缺陷,但角色本身善良,通过故事才发生转变,象征了我国千百年农耕文明下,对勤劳勇敢人民的歌颂。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的小天与之类似,但他的遭遇是内外因“联合”,颇有与时俱进、东西方贯通的特色。

小天的目标与父亲的意愿相悖时,他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导致他丧失了积极的动力从而日常颓废,消极面对一切。这就必须出现一个契机(引导出“莫扎特”的出现),扭转他的一切。

★最后一个就是“现实意义”了。

即无论有着多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最终还是要落回到现实,并且在离奇的冒险或奇幻之旅中,通过一系列事件建立起主角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性,比如电影对儿童兴趣发展的讨论);也旨在对于彼时的成年社会的思考(讽*刺性,比如电影中的姚晨一伙儿),而在返本溯源的过程中寻找应对现代社会生活的良策(教育性,比如片中的父子关系)。

简单说一点,就是“寓教于乐”——你看这部作品学到了什么?这是我国儿童作品无法回避的。

这部莫扎特选择的方式是融入了很多元素,比如家庭、父子情、伙伴友情、个人兴趣、成才理念等,并通过“做任务”的方式进行表达。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了说教,因为元素将拆开了、揉碎了融入到“剧情任务”环节中,比如电影中的“我爸”任务、钢琴决赛任务,还有一些支线,比如马元的母亲任务等。

再依靠剧情推动力来达成目标,能把程式化的东西消解。简单说就是我不是为了教育你,而是帮你达成某种目标,在完成目标之后,从而感悟出一些思想性。

返回头再从该片众多元素中摘出突出的地方。

电影与其说是表达中国式家庭教育或者父子关系,倒不如说是是在表达兴趣爱好对一个人未来的影响,或者说在当代环境下,兴趣发展对孩子的重要性,这才是核心。

前文说了,《外太空的莫扎特》故事模式很常见,“童年小伙伴”国内外很多作品都有表现,主题大同小异——小伙伴通常是知心朋友/童趣梦想的化身,一开始主角都是有求于对方,希望对方帮助自己完成一些无法达到的事情,但最终发现事与愿违,还是要靠自己。

但《外太空的莫扎特》则虚晃一枪,表面上“莫扎特”来帮助小天的,实际上这个外星人,最终任务是来让小天帮自己的。(不剧透了,看过便知)

其中剧情分水岭在于小天弹钢琴进决赛并夺冠的桥段。

他为了完成与父亲的约定,逼迫自己弹钢琴,以前一直在帮助他完成钢琴任务的“莫扎特”,此时只是充当了引导作用,相当于告诉小天一个窍门,随后就不管了。但这位就在短短30天内,从一个家教老师都不想教的学生,晋升为全国冠军,这不是天才这是什么???

但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爱的是天文,哪怕得了钢琴宇宙冠军,少爷我也不愿意弹钢琴。

了解这个主题,再结合“莫扎特”的真实任务,就会发现,电影对片中多元化的元素,进行了相对客观的呈现。什么父子关系啊,代际沟通啊,电影呈现得更多是探讨。没有直接下定义或者定论。

你能说“我爸”是错误的吗?他也是用自己过去的教训,给自己的后代一个“不要重蹈覆辙”的希冀,到了最后我们才发现,父亲对小天的教育行为也是遗传的,原来他老爸当年也是这样对他的,这就把一个中式家庭教育的局面呈现给我们看。

对于小天来说,我虽然很会弹钢琴,但就是不喜欢……我认为未来一定要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但这些还需要家人的支持,但不是由着性子自己来,更不能消极或者对抗(更不能干掉“我爸”)。

所以到了最后,这些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中囊括的多元化元素综合在一起此消彼长,小天找到了正确的发展路线,莫扎特的任务也完成了。这是非常典型的本土童话故事啊。

虽然结局有些理想化,好在有足够的铺垫和巧妙的设计,但还是那句话,电影所要呈现的还是有些太满,如果可以精简一些,比如专门表现小天的钢琴任务,这样主旨会更鲜明,电影观感会更好。

当然了,也许是我个人的问题,岁数大了,喜欢归纳个中心思想。或许如今这样多元化的主题,更加适合年轻观众,毕竟电影的支线任务,贡献了大量笑料,是要比主线任务更有看点的,比如黄渤的每次出场,全是笑点,电影终究是喜剧片。)

《外太空的莫扎特》有很多致敬老国产动画故事的地方,导演也时不时地展示出怀旧的地方,比如老校园、旧水塔这些很有年代印记的场景,就特别有韵味。

电影是念旧的,但并非重复过去,因为与这些旧建筑对应的就是霓虹高楼和射电望远镜。

就像小天最后一个动作最后一句台词,以“怀旧”的名义又把手放在了钢琴之上,但怀旧不能当饭吃,还是要向前看,人家的兴趣是天文,而不是“弹钢琴的”。只不过小天是想起了曾经在弹钢琴时,陪伴在自己身边的“莫扎特”而已。

因为唯有童话,是不会过时的。

0 阅读:22
梦见乌鸦

梦见乌鸦

梦见乌鸦的电影世界,新片影评,热辣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