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老龄化浪潮正以空前的速度重塑人类社会结构。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达21亿,其中80岁以上超高龄群体超过4.26亿。面对老年人感知、体力及认知能力衰退的普遍挑战,养老机器人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关键技术路径。
近日,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智能养老领域迈出从技术引领到规则制定的关键一步,同时也预示着养老机器人产业将迎来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的当下,养老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庞大的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必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传统的养老模式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养老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产物,应运而生,成为缓解养老压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希望。
此前,尽管养老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各种产品层出不穷,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整个行业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的状态,不同厂商生产的养老机器人在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参差不齐,这不仅让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感到困惑和迷茫,也严重制约了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牵头制定的这一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从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到认证等各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且详细的基准。这就如同为养老机器人产业搭建了一个坚实的框架,使得整个产业有了可遵循的规范和准则,为其未来的蓬勃发展筑牢了根基。
精细规范,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维度性能准则,IEC 63310标准创新性地构建了覆盖养老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要求体系,首次将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量化融入技术参数,推动养老机器人从“功能实现”向“体验优化”转型。
在通用要求方面,对可用性、可靠性、无障碍、能耗和噪声等提出了严格标准,确保养老机器人能够方便老年人使用,稳定运行,不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干扰,并且适应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的操作需求。
在健康与安全保障方面,标准对养老机器人提供的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养老机器人应具备精准监测老年人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体温等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同时迅速联系家人及医护人员,为老年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在通信支持方面,要求养老机器人能够为老年人与家人及医护人员之间搭建便捷、高效的沟通桥梁,通过视频通话、语音消息等功能,让老年人能够随时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缓解孤独感,也方便家人及时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
在生活服务领域,养老机器人要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支持。从帮助老年人打扫房间、洗碗筷等日常家务,到陪伴老人下棋、读书、观看电影等娱乐活动,再到协助管理家居设备,如控制灯光、调节温度等,以及提供简单的身体护理服务,如协助穿衣、洗漱等,养老机器人都需要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老年人丰富多彩的生活需求。在移动性支持方面,对于有外出和助行需求的老年人,养老机器人要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辅助,如帮助老年人站立、行走,甚至在外出时提供导航和陪伴服务,让老年人能够更加自由、独立地活动。
此外,在信息和数据管理性能方面,标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养老机器人在收集、存储和传输老年人的相关信息时,必须严格遵循安全、隐私保护的原则,确保老年人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和滥用,让老年人能够放心使用。
引领变革,推动产业升级与社会发展这一国际标准的发布,对于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而言,无疑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变革。长期来看,IEC 63310的发布将对重塑养老机器人产业的竞争格局与市场生态产生多重重大影响。
首先,IEC 63310的发布势必引发技术壁垒升级,标准中涉及的实时健康数据分析算法、低延迟远程通信等关键技术,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行业从低端硬件组装向高附加值服务转型。
其次,IEC 63310的发布也将重构市场准入,通过统一测试认证流程,降低跨国贸易技术壁垒,我国企业可凭借先发标准优势抢占全球市场份额,而未能达标的产品将逐步退出主流市场。
再者,该标准还将推进产业生态协同,推动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智能家居厂商形成技术联盟,催生“机器人+服务+保险”等新兴商业模式,预计到2030年将带动万亿级产业链集群。
而对全社会而言,养老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减轻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负担。在一些家庭中,子女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养老机器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空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和情感陪伴。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有尊严地独立居家享受高质量生活,还能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进一步增强老年人融入社会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主导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不仅彰显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话语权跃升,更揭示了技术标准与人口战略的深层联动逻辑。通过将“适老化”理念转化为可量化的技术规则,这一标准既为全球银发经济提供了发展范式,也为我国抢占老龄化时代的技术制高点铺设了战略通道。
未来,随着标准落地实施,智能养老有望从实验室创新加速走向规模化普惠,重新定义“老有所依”的全球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