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这天,家里一片忙乱。
李凯和周佳的结合,对我们家庭而言是件大事。
我记得两人认识还是在2023年初,李凯大学毕业没多久,在重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去了一家电子厂当技术员。
周佳是泸州人,高中没念完就出来打工,恰巧也在同一家厂里做流水线工人。
李凯其实是个挺温和的小伙子,而周佳则性格开朗,还有点儿农村姑娘特有的朴实。
两人在一次厂里的员工活动上认识,没多久就彼此看对了眼,开始正式交往。
第一次把周佳带到我们家,我对这个姑娘的印象就不错。
她虽然家境一般,但长得清秀懂事,我看得出来,她是个勤快的孩子。
不过,确实有个问题慢慢浮现——周佳有点倔。
尤其谈到结婚时,她的要求显得有些超出我预期。
她希望婚礼能体面,怕她的亲戚朋友看不起她。
这话听起来并不让人舒坦,毕竟我们家并不是不愿意办婚礼,但总觉得似乎有点被误解。
但考虑到年轻人风光一点的心愿,我还是同意了她的要求。
婚礼现场的意外冲突婚礼定在2023年10月3号,那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忙活开了。
李凯和他爸在院子里布置场地,我在厨房张罗着烧菜,整个家都热闹非凡。
本以为一切都会顺利进行,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
婚礼当天,周佳的父母周建国夫妇到场。
我眼尖地发现他们穿得特别朴素,带着些许疲惫的神色。
总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但也不好多说什么。
一直到婚礼进行到双方父母上台,矛盾才浮出水面。
按照流程,李凯先给我们敬茶,他恭敬地叫了声“爸”“妈”,我们高兴地接过茶,并递上改口费。
接下来该轮到周佳敬茶,她甜甜地叫了声“爸”“妈”,场面一片祥和。
可当李凯要给亲家敬茶时,场面瞬间僵住了。
李凯端着茶,弯腰叫了声“爸”,但周建国却坐着一动不动,连看都没看他一眼。
台下一片哗然,连主持人都愣住了,赶紧打圆场。
可就在这时,周建国冷冷地开口:“我没听见他叫我爸。”声音不大,却惊得李凯手足无措,他的脸立刻变得苍白。
我心里有火又压不下,只能强压怒气说:“看来你没让你岳父满意,以后你就叫他叔吧!”
这话一出口,台下瞬间安静了。
婚礼勉强继续,但心里的那口气始终堵着。
回家后,李凯终于憋不住了,问:“妈,他们什么意思啊?
婚礼是他们女儿坚持要办的,现在倒好,把人晾在台上,看我们丢脸!”我叹了口气,让他就别提了,日子要紧。
但这事儿显然让李凯和周佳都放不下。
解决矛盾的转机和和解第二天,李凯和周佳决定亲自回趟泸州问问清楚。
回来后,李凯一脸疲惫,周佳眼睛红红的。
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妈,他们家真是穷怕了,怕我们要他们的钱,可又抹不开面子说没钱。
婚礼改口费的事,他们根本没准备。”
听到这儿,我愣住了,心里翻江倒海。
原来是这样!
可不管如何,当着亲朋好友的面连茶都不接,这不是存心让我们家难堪吗?
从那以后,两家关系越来越冷淡,只是象征性地发条信息,连面都少见了。
每次李凯提到过去缓和关系,我心里总有疙瘩,想着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
转机在2024年初出现。
那天我正在家收拾屋子,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周建国打来的。
他在电话里支支吾吾,最后才开口:“亲家,上次的事,是我不对,给李凯那孩子添麻烦了。
我把家里养的牛卖了,凑了点钱,改口费能不能让他们回来拿一下?”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难受,眼泪差点掉下来。
我完全没想到,他居然为了这事,把唯一值钱的牛给卖了。
第二天,我拉着李凯和周佳去了泸州。
到了周建国家,他早早地在村口等着我们。
见到我们,他脸上带着几分难为情,把一个红包递给李凯:“孩子,是我对不起你。
这改口费,不是什么事儿都得用钱来衡量的,但这是我这个当岳父的一点心意。”
李凯接过红包看了看,又递了回去:“爸,我不要钱。
我今天来,是想当面跟您说一声,谢谢您把周佳交给我。”
周建国愣了几秒,眼圈一下子红了。
他拍拍李凯的肩膀,嘴唇动了动,最后说:“好孩子。”
生活中的深刻反思和体会从那以后,两家的关系慢慢缓和了。
过年的时候,周建国特地坐车带了一袋腊肉来我们家,说是亲家之间不能总这么生分了。
我招呼他坐下,倒了杯茶给他。
他端起茶杯,笑着说:“亲家,这次,我可接了!”
这一杯茶,喝得我心里暖暖的。
那天的情景忽然涌上心头,既好笑又后悔。
谁能想到,生活兜兜转转,有些事儿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明白。
过去那些隔阂,如今看来,都是误会与不理解导致的。
我总算明白,有时候,家和万事兴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话,更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方向。
只有彼此理解和包容,家庭才能真正和睦。
我想,这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