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晒中央美院纸堆同款照片,美院油画生作品也遭热议

可儿趣事 2024-05-28 22:16:47

2024年中央美术学院一位学生的毕业作品受到热议。

原因大家一眼就知道,一堆废纸盒堆在一起被称为艺术,这个万万没想到。

作品名称《超级蜂巢》,远看一大堆垃圾,近看还是垃圾一大堆,据说造价还花了一两万。

作者称:作品创作灵感来自自己在北京市区"筒子楼"里的生活。

作者表示:"想通过这件作品,反映普通劳动者在这座城市追求美好生活的艰辛历程。

创作理念背后所蕴含的内涵是:

“当代社会中一些速朽品被不断丢弃和回收循环利用,希望不要产生浪费”。

在众人热议之下,作者乔姐出来道歉。

对于被指作品像"垃圾"一事,乔姐表示有些困惑。

声称:"艺术作品是否必须造型精致才算'艺术'?我认为,艺术的内涵和表达意图,远比外在形式更为重要。"

在人们的意识里,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

很多艺术品是抽象的,需要慢慢理解,一些艺术品就有这样的经历。

作品《泉》就是1917年,杜尚把随手买的一个小便器签上名,送就去参加纽约独立艺术家展览,当时很多人就看不懂。

而反观《超级蜂巢》就好像是故弄玄虚,一目了然地懂了。大家质疑,这样的艺术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网友认为,美学价值不但取决于视觉美观,而在于是否能引发深层次思考,触及人心。

是否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让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观众感受到悲伤、喜悦、愤怒等情感。

主题是否能够与观众的生活经历、思想和价值观产生共鸣。

如果不能引起别人(或者说大多数人)的共鸣,那仅剩下的就是自我感动罢了,还谈什么内涵,谈什么艺术,谈什么思想?

作品的成功与否,是当你传达的思想不被人民理解时,这件作品就是失败的。

对于这个作品造价两万,也被网友质疑:

是不是跟父母说要毕业设计,要了两万块钱,然后买了两万块钱的东西,拆了快递把盒子留着串起来做成的。

她的解释其实根本不是给网友听的,是给父母解释一下,这两万块钱怎么花掉了。

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我们上大学时,给父母要两万,父母什么反应,她奶奶要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捡了200块钱的垃圾,被孙女一两万买回来了,不得心疼死。

大家认为,

如果《超级蜂巢》也叫艺术,那么全国收破烂的都是超级艺术家,农民个个都是教授级的,纷晒出同意境照片。

艺术,

之所以称为艺术,

要具备艺术性,艺术品是否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观众了解到某个时期的文化特点。

艺术品的表现,

是否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艺术家的独特风格和技巧,是否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艺术家的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不管用哪种方式表达,首先得是美的,让人愉悦或者感动的。

网友感叹,

央美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居然敢拿出来展览,好无语。

这样的情况,以后直接发毕业证就行了。

甚至还有人调侃:

也算是人才吧,我可堆不了那么高,一般的放两堆,高了容易倒。

也有网友认为,是艺术生本身不够资格。

前辈大师的一根线也可以被人欣赏,是因为他生产了无数的作品,写实的,抽象的,朦胧的,印象的。

可是你什么都没有过,出道就是捆一堆纸壳箱子,没有任何铺垫,所以不被认可。

对于这件作品,官网给予解释是:

中央美院作品被群嘲,看不懂也请给予尊重。

有位网友去看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作品。

网友称,

中央美院,作为我国的最高美术学府,毕业生的作品让她大失所望,感觉现在的中央美院学生水平和以前差距有些大。

学生作品大部分色彩感觉很压抑,基本没有感到美丽,健康,积极,向上的催人奋进给人鼓劲的能量。

画作缺少灵魂,

主题缺少精神和激情,看得人心情不愉悦。

她认为,绘画的基础可以学习,但绘画者精神世界的塑造是长期的。

心中有爱,深入到生活中,才能创作出有激情有精神的作品。

美院现在招生,大概率是看考生的技法,色彩人物造型准确性把握等,纯技能性的东西侧重。

但对表现题材的深刻性认识,艺术思想贯穿,作品影响及感染力等却忽视,甚至不再多重考虑。

加之现在的孩子生活单纯,阅历近乎白纸,表达的东西所以乏力,仅仅是个技法展现而已。

很多网友表示赞同,不光油画,现在国画教育前景也堪忧,中国国画的大写意小写意都被丢光了。

内容来源:大皖新闻

0 阅读:0

可儿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