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女代表?后续如何

琼花碧草意迷 2025-03-24 17:46:44

全国人大代表赵昭,回乡养牛,如今牛群规模达4000多头,这听着是不是有点厉害?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质疑,有人点赞,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咱们今天就好好说道说道。

先说说这位赵代表,大学学的是平面设计,毕业后先在郑州工作了一阵子。可郑州的灯火辉煌,似乎和她家乡南阳南召县那片静谧的田野格格不入。她看着家乡没啥变化,心里痒痒的,想着是不是该回去做点啥?这想法,是不是挺常见的?好多农村孩子都有过类似的想法吧?大城市闯荡,最后还是想回家乡,这很正常。

于是,她辞了职,回乡创业,目标是养牛。这第一步,可不是那么容易。 没钱? 她四处借钱,贷款,还找父母帮忙,才凑够40万启动资金。 没技术? 她虚心向村里老养牛人请教,白天干活,晚上看书,一点一点学习。没销路?  她自己跑市场,和客户谈价格,保证质量,一步一步地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渠道。这过程,肯定没那么轻松,对不对?

创业哪有那么容易?  她遇到的挫折可不少。2015年,进口牛肉冲击市场,她养殖场亏了不少钱,还遇上牛生病,那段时间,她肯定压力山大。但是,她没放弃,继续摸索新的养殖模式,比如利用牛粪做肥料种庄稼,用秸秆做饲料,带动村民一起种饲料玉米,解决饲料问题,还雇佣村民到养殖场工作。

现在,她的养殖场规模已经很大了,带动了一批人就业,也让家乡人富裕了起来。成为人大代表,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有人说,这发展速度太快,让人难以置信。的确,从几头牛发展到4000多头,这中间肯定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付出。但仔细想想,她有规划,有努力,有坚持,这成功,也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说,农村创业,并非没有机会,关键看你怎么干。  赵昭的经历,给年轻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也给那些觉得农村没机会的人,上了一课。  不过,她也提醒大家,创业需谨慎,别盲目跟风。

现在这时代,信息流通快,大家对各种事情都容易产生质疑,这很正常。 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坚持。赵代表的故事,不单单是一个养牛的故事,它更是一个关于梦想、关于坚持、关于回馈家乡的故事。或许,你也可以从她的故事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启发。

你看,这位养牛的全国人大代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在农村,一样可以闯出一片天。当然,这其中付出的艰辛,我们或许无法完全了解,但这份坚持和努力,值得我们敬佩。  这故事,是不是让你对农村创业有了新的看法?你觉得,赵昭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0 阅读:16
琼花碧草意迷

琼花碧草意迷

走近我,发掘更多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