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看热闹不嫌事大,梅德韦杰夫在万斯痛骂欧洲后又加了一把火

遗忘旋律的拾梦者 2025-02-17 18:28:21

俄罗斯看热闹不嫌事大,梅德韦杰夫在万斯痛骂欧洲后又加了一把火意识形态的炮轰,慕尼黑安全会议原本旨在聚焦俄乌冲突。然而,美国副总统万斯抛出一颗“意识形态核弹”。他的发言直指欧洲盟友,将焦点转向欧洲自身的问题。

长达45分钟的激烈批评,使会议的主题完全偏离。万斯声称,欧洲的民主制度“脆弱不堪”,并言辞犀利地称选举程序为“垃圾”。他甚至攻击道德标准如同“狗屎”,并点名攻讦德国和英国的政策。

这些言辞如同重磅炸弹,在欧洲引发极大震惊。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当场强烈反击,称其言论“不可接受”。波兰总理图斯克呼吁增强抗俄力量,挪威首相斯特勒也对移民政策表达异议。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此背景下强调“美西方共同挑战”,意图淡化分歧。万斯的发言被《卫报》形容为“价值观鸿沟的总爆发”。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支持万斯,呼吁“让欧洲再次伟大”。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也对此表示附和,突显出欧洲内部的裂痕。不过,万斯与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领袖魏德尔的会晤,引发了干涉德国内政的质疑。梅德韦杰夫的火上浇油事件发酵仅48小时,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迅速在VK平台发声。

他的三篇帖子如同锐利的刀剑,不断刺向欧洲。梅德韦杰夫将欧盟比喻为“试图扮嫩的老太婆”,声称其时代已“无可挽回地终结”。他讽刺万斯让“慕尼黑女巫团吓破了胆”,言语尖刻。

他模仿万斯的口吻攻击:“你们的民主是垃圾,规则是狗屎,言论自由就是个笑话!”梅德韦杰夫针锋相对,嘲讽欧洲必须“愤恨地咽下美国的羞辱”。显然,这些言辞虽夹杂俄式粗鄙,却深刻戳中了欧洲的痛点。

在美国绕过盟友直接与普京敲定乌克兰协议的情况下,欧洲的“战略自主”早已沦为笑谈。价值观同盟的崩塌万斯将矛头对准欧洲的“白左政治”,斥责其压制言论自由。他指控欧洲纵容移民危机,借“政治正确”阉割民主。

瑞典审判焚经基督徒、苏格兰监管私人祈祷等案例,成为他反对的证据。他痛斥道:“欧洲正在自我毁灭!”这一意识形态战争的言辞,彻底颠覆冷战以来的跨大西洋叙事。

安全架构的瓦解原定于慕安会上讨论的俄乌和平计划,被万斯的演讲彻底边缘化。特朗普特使凯洛格原本拟在会上提出“冻结冲突+承认俄控区”的方案,但未能成功发布。这揭示了美国对欧战略的矛盾心理。

德国总理朔尔茨因万斯的发言而选择“拒见万斯”,更印证了美欧互信的瓦解。经济同盟的名存实亡紧接着,欧盟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出忧虑。万斯演讲的次日,美欧贸易逆差同比扩大37%。

美国对欧钢铝的关税仍在持续,深化了这一经济裂痕。正如基辛格所言:“西方统治的终结,并非因为敌人强大,而是自己不再是自己。”梅德韦杰夫的尖刻评论,揭示了这一深层危机。

安全附庸化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北约的框架下,欧洲防务开支70%依赖美国,导致乌克兰问题上的话语权几乎丧失。经济殖民地化又是另一个隐患。

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正在抽走欧洲的制造业核心力量。在新能源领域,85%的核心技术专利掌握在美企手中。政治婴儿化也是欧洲的苦难。在万斯演讲后,欧盟27国仅发布3份声明,且内容避重就轻,显示出“集体行动能力瘫痪”。法国战略学者阿尔诺指出:“当欧洲忙着在慕尼黑争吵价值观时,华盛顿和莫斯科已重新划定势力范围。”旧秩序的终结这场风波或许标志着旧秩序的终结。万斯的演讲在国内赢得了美国MAGA群体的喝彩。然而,欧洲的回应却是加速推进“防御性工具”。欧盟共同债券的发行量同比增幅达210%。德法牵头组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成员已经增至14国。梅德韦杰夫的高调介入并非偶然。目前俄乌前线日均弹药消耗量已将从2023年的5000枚降至800枚,莫斯科将外交重心转向离间美欧。全球南方的觉醒亦随之而来。印度、巴西等国积极发声,强调“不选边站队”。印尼甚至提议G20应增设“去阵营化对话机制”。随着万斯在慕尼黑痛斥欧洲之际,中国外交部长却与中东欧16国签订自贸升级协议。非洲联盟也宣布启动泛非支付系统。当前,欧洲面临的当务之急,或许如德国《明镜》周刊所言:“先找回镜子里的自己,再思考如何面对他人。”这场风波不仅揭示了美欧间潜在的裂痕,更是对当前全球格局的深度反思。梅德韦杰夫的发声,固然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计算,但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现状的清醒认识。欧洲所面临的挑战并非传统的军事威胁,更多的是自我认识的相对失重。与其继续在意识形态间争吵,不如认真审视彼此间的关系。尤其在全球再平衡的时期,欧洲应重新思考自我定位,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找到出路。这一波动,是唤醒,亦是拷问,欧洲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世界舞台的角色。

0 阅读:14
遗忘旋律的拾梦者

遗忘旋律的拾梦者

遗忘旋律的拾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