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就业……德州市残联推出暖心举措

齐鲁晚报 2025-04-11 17:41:4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4月11日,德州市召开“2025年度民生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市残联、市司法局、市文旅局分别介绍本部门承担的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齐何军介绍了市残联牵头负责的民生实事有关情况。

围绕“一条主线”,谋发展、促落实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民生实事工作安排,2025年市残联牵头负责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残疾人“社区微业”就业这项民生实事。目标是为2000名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康复救助服务。开展技能培训和服务帮扶,通过“社区微业”等多种形式,2025年底,全市残疾人新增就业1200人以上。市残联围绕“有力有效办好民生实事”这一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向上对标先进,在充分现场调研、专题会议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落实进度图,明确了年度目标、季度目标及月度目标,确保此项实事落地落实。

聚焦“两条路径”,抓创新、树标杆

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落实好《德州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细则》,为符合条件的未满18周岁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今年以来已为800余名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了康复服务,其中为8名儿童申请了免费肢体矫治手术,为30名儿童适配了辅助器具。

促进残疾人“社区微业”就业。以“惠残爱心小屋”为标杆,充分挖掘利用社区资源,通过全面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和访企拓岗活动摸清残疾人和用人单位就业需求,利用新就业场景、新就业形态,加大“微岗位”开发力度,精准、高效、全面帮助残疾人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同时,将文创就业与“社区微业”有机结合,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在社区内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融入。截至目前,通过多元化形式,全市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417人。

注重“三项服务”,勤协调、提质效

深化高校残疾人大学生“一人一策”帮扶服务。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将就业状况调查核实、就业服务档案建立完善、职业能力测评、跟踪回访融入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帮扶全过程。

优化企业“三送”服务。针对缴纳高额残保金的企业主动上门开展“三送”(送政策、送人才、送服务)活动及走访拓岗活动,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持续深化“岗位找人、上门指导”服务。

规范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开展定点康复机构规范提升,围绕制度流程、专业技术、档案管理等核心内容开展残疾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残疾预防日等残疾人节日节点,线上线下开展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和康复救助政策宣传,扩大宣传面和知晓率,呼吁社会关心、关注残疾儿童,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市残联将定期通过媒体、官网等渠道公布民生实事进展情况,让公众了解并监督实施效果。重点完善闭环落实机制,对落实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工作、查漏补缺,跟踪推进,力争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0 阅读:0